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高,是因为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土,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想要课堂教学有另一扇窗为学生打开,教师就要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让学习和生活链接,真正还给学生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师》2018,(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用爱和尊重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教师应是孩子思想意识的启蒙者、学习探究的合作者;教师应是孩子探求知识的良师、健康成长的益友。  相似文献   

3.
黄双喜 《中国德育》2012,(19):28-29
回顾以往的品德课堂,多采用“故事+观点”的教学模式,内容抛开了儿童的生活,形式远离了儿童的需求,使得品德教育长期深陷高耗低效的困境之中。殊不知,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良好品德也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过什么样的生活,儿童就会获得什么样的道德。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  相似文献   

4.
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管红红 《考试周刊》2012,(61):136-138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是随着新课改而出现的一门新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多重教育价值。体现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走向自然。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首要理念。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作者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从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必须设计和组织一系列学生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活动是该课程实施的载体、手段、方法与策略。活动性教学策略旨在对其教学文本单元话题及其分话题的教学目标、活动程序、方法、形式等因素的实用性、有序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并建立起“创设情境,激趣导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悟明理,育情导行;拓展延伸,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即活动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自己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教育《,品德与生活》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方式研究生活。本人在使用《品德与生活》这本教材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活动型综合性。哪些内容得到了综合呢?又从哪几方面体现活动性这一特点呢?我认为以儿童自身的生活为源泉.以课堂的主要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韩鸿梅 《考试周刊》2011,(30):217-217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这一新理念赋予了儿童更直接、更贴切的生活,赋予生活更广阔、更鲜活的生命。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对于处于感性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又都是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学会和谐相处》一课时,出示一则讨论题:我们与同学的交往中应该怎样做?我特别请一名平时表现比较好的A同学回答,他站起来,侃侃而谈,痛斥不团结行为的不正确,大谈和谐班级的好处,例举了自己如何如何。然后全班学生各抒己见。总之一句话,让我感到欣慰,认为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策之窗"在向网络社区舆情开放的过程中存在回应迟滞、暴力处决、互动缺失和隐蔽议程等问题。政府应该不断加强网络社区舆情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民互动"和对决策权力的监督,并不断提高网络公关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政策之窗"及时开启,从而对网络社区舆情中的公共问题做出合理的回应,维护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思想教育的课程。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材,采用科学方法,深化教材内容,让学生接近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品德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课程以来,活动性成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本文试从开展活动的时代要求、基本要素、实施策略等诸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周学松 《山东教育》2004,(31):51-51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作为一个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与教师以往熟悉的思想品德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因此,正确理解课程活动性特征,灵活设计学生可直接参与的活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就成为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遵循“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珍视儿童童年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超越离不开自我觉醒。生命的觉醒离不开蒙昧的开启和潜能的激发。 唤起生命的觉醒。优化生命的品质是教育的恒久主题;奠基生命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冲破习惯心理和思维定势,改善行走方式。实现自我革新和永续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追求。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教育的品质越高、行为越优化.生命发展就越充分。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教育的本质觉醒和情感的激扬.是追求的高远豪迈和拥抱本真的无私无畏。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要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确立学生在品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注重心灵沟通、引导学生"认同",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课是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社会育德的责任。但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依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品德课脱离社会生活,学生收获甚微。本文提出以品德课课程性质为基础,利用品德课的活动性质,进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品德课的学习生动活泼,富有意义,成为具有实效性的一门生活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