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进 《阅读与鉴赏》2011,(11):58-59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张红梅 《广西教育》2011,(25):55-55
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语感是指比较直接且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过程的浓缩。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方式,比如“注重朗读训练法”、“实践活动渗透法”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方式,比如“注重朗读训练法”、“实践活动渗透法”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  相似文献   

8.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训练语感应当从低年级的感情朗读训练抓起。  相似文献   

9.
何谓语感呢?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的都是‘目’,纲举目张,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王尚荣先生一语道破了语文的核心:语文最本质性的东西是文字表达形式,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为言语形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是左右读、写、听、说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语文教材高品位的言语形式,正是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主要对象。众多教育学家对语感的重视,体现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主要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咬文嚼字,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伸向言语形式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层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水平左右着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和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语文语感而言,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者语言现象敏感程度和高效率领悟能力,语文语感不仅是对文字进行字面上的理解,更是深入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感受作者写作的真实情感,品读其中乐趣。因此,有人认为,"语感无论在人的言语活动,还是在人的整体素质中,都具有决定性和标志性作用。"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课程当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良好的语感体现为具有较为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那么,怎样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4.
语感 ,由浅而深 ,由小到大 ,可分为三个层次 :表层 ,对语言文字的感觉 ;中层 ,对言语生活的感受 ;深层 ,对语文学习的感悟。因此 ,语感训练 ,既要循序渐进 ,又要突出重点 ,适度交叉。一、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这是语感的经典性含义 ,也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 ,如最早夏 尊先生所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 ;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 ;叶圣陶先生所说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等等。这个层次上的语感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感的对象以字词句为基本单位 ,尤以词语为要。 2、语感的结果是获得具体、鲜明甚至丰富、深刻的表象或形象 :…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一种对言语对象能够迅速作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力,它强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同时,它又是人们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加强语感训练对有效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活、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它的核心是学习语言,基本原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其基本特征是:以课文为载体,通过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规律,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当代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呢?本文认为可以从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8.
董硕果 《新疆教育》2013,(13):10-10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曾晓洁 《广西教育》2006,(7B):60-60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包括语文学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了。因此,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李国华 《学周刊C版》2011,(3):113-113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和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