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转折.小学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关爱的课堂,才能逐渐培养孩子感受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引导学习新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情感足语文的灵魂.学生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情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又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人的情感智慧和创新能力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你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往往会灵感涌动,妙思连翩,奇思异想,层迭不穷。倘若处在压抑、恐惧的学习状态下.往往思维之门禁闭,大脑空白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总目标中有这样的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众所周知,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的民族情感,让孩子了解并深入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激发孩子的热爱之情,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又必须从小抓起,小学高段如何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对小学高段  相似文献   

4.
毛殿豪 《广西教育》2007,(12B):28-29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优劣,既决定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又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那么,怎样改变语文学习后进生(下文简称后进生)的学习,激起他们对语文的情感,增强其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5.
蒋芳 《文教资料》2010,(27):49-50
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学生“学得”、“习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要有热爱生活的情感,热爱读书的情趣.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体系: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的习惯,读书和写作相伴的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将会变成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化成学习语文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对汉语拼音的教学印象,留在孩子大脑里的是进入小学进行语文学习的第一记忆。对于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从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阶段,就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学生好学的情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瑞 《陕西教育》2011,(11):50-50
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掌握语文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语文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具有体验性强的特征,它是表达的艺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美与自由的艺术,要想孩子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美好的生命和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性学习策略,创设模拟情境,在活动中体验:激活相关经验,在联想中体验;提供体验环境,在实践中体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享受摇曳多姿的学习过程,是孩子的天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多元整合的学习方式,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正在进行一次语文教学的革命——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而语文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要顺应语义学习的规律。为此,我们确立了语文作业设计的两条原则:1.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2.作业设计要由习题化转变为生活化、实用化:本着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刘恩明 《小学生》2010,(2):39-39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不单单要走进文本,去体会,去理解,去诠释文本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更应该走进学习的主体——学生,走进孩子,和他们一同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这样,教师的教学理念就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就要不断调整,真正地把新课程倡导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新型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让语文课堂真正灵动起来。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在“小”语文中探求“大”智慧,在“小”课堂中追寻“大”生活,在“小”文本中激发“大”情感。  相似文献   

14.
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一是要体现语文的学科性特点,它应主要以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为主体.文道兼顾.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切实要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既要开展语言学习活动,又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品德教育,熏陶渐染。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论述为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代之以激发孩子求知欲,开启孩子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罗兰 《宣武教育》2006,(1):16-19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内容,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梦是非常美妙的“愿望达成”.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美丽的梦。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孩子们的心中盈满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翅膀.闪烁着天真的灵性,点亮着童趣诗意……对学习、对生活、对理想。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丽的划待。这便是儿童最初的人生。而恰恰语文是为放飞儿童多姿多彩之梦而存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黄诗品 《广西教育》2005,(9A):31-31
课堂讨论交流是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桥梁。在语文“自能学习”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和解决的过程.因此讨论交流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恰当地、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影响学习的三个核心因素是状态、策略和内容.而“状态”恰恰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在教学中当师生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中,奇思妙想纷纷涌现,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这就是美好的教学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素质,从生命的内部去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0.
陆慧 《语文天地》2009,(11):65-66
教师的作用历来被称为“传道、授业、解惑”。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了知识即结构重要.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缺少一定的活力和创造性。新课程语文教学则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大胆创新了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