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职人员从政道德问题,包含公职人员从政过程中的道德规范及道德选择、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道德现象。道德规范的多元性和道德行为在社会中的复杂性决定了,公职人员的私德情况对其从政行为的"善恶"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从政道德的规范形成,道德选择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公职人员的道德评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其经济政治地位不容小觑,而且郑州市当前居民收入状况呈现顶尖底宽的"金字塔"形结构,即少数人拥有高收入,大部分人处于收入平均线以下,并且各收入阶层从高到低呈现梯度分布。如何较好的解决这三种不同情况居民住房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焦点问题。通过对郑州市住房体系的分析探讨建设"郑州模式"的良性循环住房供给体系,从而为城市住房供给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住房分层消费和城市阶层空间分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回顾住房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住房制度本身存在社会排斥性、多层次的供给体系导致了阶层空间分异、保障性住房不够经济等等,基于此从而为住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寇伟 《现代企业教育》2009,(24):160-162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已经步入重大转折阶段,政府应该承担起为中低收入阶层建房的责任,按照“有限产权,软硬约束,阶跃循环,社会参与”的思路,建立健全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住房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公共政策,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大量中低收入阶层的支付能力与适宜的住房标准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今天,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以保障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美国城市公有住房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一些大城市进行了公有住房建设。在此过程中,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法案,其住房政策的指向相应地由初期解决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向后期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逐步转移和倾斜。以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州政府通过立法授权地方政府使用征地权而获得土地的方式来进行的公有住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当时的住房短缺.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并由此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振兴,扩大了就业,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范围极其广大的社会问题.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提供帮助,但是,真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住房政策并妥善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国家却不多.尤其是在我国,中低收入人群占据很大的比重,随着住房政策的变化,这一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这也是城市矛盾凸现和各方利益冲突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对我国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研究,着重于对这一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2004年,在周星驰导演兼主演的电影《功夫》中,有一如既往的搞笑、夸张、狂欢、戏谑、武侠、无厘头等套数,也有新加入的特效、配乐等新元素。但更让观众们震撼和惊喜的是,第一次如此真实地直面了周星驰骨子里的"草根"。从而在观影的同时,从内心中感受到了那份来自"草根阶层"的善和爱,以及执着向上的草根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孟子作为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突出代表,一方面是知识分子保持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典范,另一方面则因受制于强大王权,苦于自身缺乏构造理想社会的力量,而不得不游走于诸侯之间,做着"帝王之师"的梦。这一两难处境,同时也是后世士大夫阶层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试图从纪录孟子一生行迹、思想的《孟子》一书中,透析孟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的处境,以及这一群体的独特气质和人格张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社会政策的灾后住房重建资金,按照风险伤害程度的差异向下层民众集中,有缓解阶层差异的功能.但由于国家投入不足以支撑整个住房重建,从而带动了民众自有存款、银行贷款、亲友借款等资金集中投向了住房建设市场,并根据民众市场能力的不同进行了新一轮的财富分配与流动,最终导致大量的财富向农村精英阶层聚集.这一财富分配与流动的过程,不仅强化了灾前民众的财富占有与地位阶层结构,更是将阶层差异进一步扩大.随着新一轮的国家投入的启动,下层农民在陷入偿还巨额债务特别是银行贷款金融风险的同时,农村精英阶层将进一步积累更多的财富,从而使整个阶层结构陷入两极分化的断裂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是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阶层分化的历史前提是准身份现象"和社会正常流动的无渠道状态;阶层分化的历史契机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和最初的发展;中国社会分化过程中有四种基本阶层类型,即基本阶层(工人和农民)、新兴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和企业家阶层)、复新阶层(个体劳动者和失业者阶层)、边缘阶层(军人、大学生、乡村知识分子、乡村干部等);阶层分化的主要特征是两栖人的出现,各阶层的社会地位的非一贯性"问题过早出现,因社会分化的急速发展而使学历因素"的实际地位飘忽不定,阶层间的政治差距缩小、经济差距加大;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进步意义在于推动了我国由身份"向契约"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并日趋严重,在概括了城市居民收入差别拉大、城乡差距加大、地区差别、行业差别、灰色收入等问题之后,作者提出了加强个人收入调节税建设,给城乡劳动者提供同等机会,改进公职人员工资制度,加强低收入阶层保障、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法规等五项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3.
明代通俗小说主要来源于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较多地表现了城市市民阶层文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具有较多的"江湖"气息;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传统深远的影响,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以德抗位"、"以才抗位"、"以情抗礼"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上涨,"住房难"成为又一热点问题。为解决"住房难"问题,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进行住房改革至今,国家已出台了关于保障房的相关政策,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以及廉租房为基本框架的住房保障制度。但廉租房门槛高,房源少,经适房质量差等问题,阻碍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发挥。国家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十二五"规划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政府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是各级政府为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的有力保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各方责任主体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管理.本文分别对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完善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齐抓共管”监管模式,促进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士"或士人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泛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和发展者孟子就是新兴士阶层的典型代表。该文以《论语》和《孟子》中有关"士"的论述为依据,阐述了孔孟儒学中的士人品格。孔孟认为"士"是道的承担者,修身以出仕弘道是新兴士阶层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共和国"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民主内容。"社会共和国"采取普选制、随时罢免制、监督制、公职人员有限工资制和废除官僚特权制等措施来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深入分析这些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新都市社会学的集体消费视角出发,以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为分析对象,重点介绍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安居工程项目、廉租房制度、住房分配的货币化等制度,以及分析来自再分配经济的购房准入机制给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所带来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外国人进行分层研究,是加深对境外人员认识与管理的必要途径。通过对在义外国人的住房情况、收入状况、生活支出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将义乌市外国人分为精英阶层、雇员阶层、边缘阶层及其他阶层。通过对各阶层的研究,探索各阶层的特点及需求,可以为义乌市境外人员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城镇化"过程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等社会问题导致了我国广大青年农民工阶层的公民权利意识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漫长的封建专制主义体系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使之缺乏公民意识,"全球化"过程中各种国外不良思潮的引入导致青年一代认知偏差,以及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培育我国青工阶层公民权利意识的途径在于政府加强行政管理和积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各级团组织努力做好社会整合和宣传工作以及社会上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青工阶层的公民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