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春湘 《现代语文》2006,(2):105-105
四书之一《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就是探察事物:“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可见古代圣人就非常重视用探究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为谁而生?理解为谁进行?不同的阅读者会持有不同的阅读理念。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主张:"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当代学者钱理群则强调:"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当代作家马原倡导说:"读书要有慧根……读书是读‘表’与读‘里’的合一。"为什么这些年来语文教育界提倡"一千个读者眼里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理解的方式?难道千差万别的阅读理解的方式背后没有普遍共通的规律吗?笔者试图探讨阅读理解的方式,不当之处恳请同人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阳明心学之致知过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范畴有机地构成王阳明心学体系。而就致良知论之,它本身就具有自足性。这主要体现在:王阳明从过程性这一角度来把握致良知,亦即致良知涵括致知如何可能、致知的必要性、致知的延续性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学术史上,特别是历史与考古学领域中,王国维先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出于诸种原因,对他的评价有的全盘否定;有的完全肯定;有的毁誉参半。郭沫若先生则以他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恰如其分的给这位国学大师评价和研究,现在准备对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王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多次提到"真".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状物,要讲究一个"真"字,不能无病呻吟或是隔靴搔痒.王国维所讲的"真",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这种境界要求"不隔",要求情感与言词的真实生动.可以说,"真"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重要范畴,也是为我们历代所推崇的一道真理.  相似文献   

6.
诗中咏史,历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形式。王国维曾用一句诗来概括"有为而作":"为寻甘石问,失纪自何年?"史笔是王国维先生作为一位史学家的客观冷静的笔调,犀利而敏锐的历史眼光,主要体现在咏史具有科学追问与破疑精神,史学思维方式,以及具有深邃的宇宙观和绵远广大的时空意识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中西文化融合中产生的学术大师,他从热衷西方哲学入手,进而转入对文艺思想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和理论特色,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想有总结性地发挥,对近代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就是对五四以后的现代文艺思想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王国维文艺思想发展、成熟、归宿的演变历程,提示其文艺思想的价值和对我们的启示作用。一、王国维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王国维从事文艺思想的研究起于1903年,迄于1912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第一个阶段大约在1907年以前,这是…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悲观哲学,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他前期以世界性的眼光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引入我国,并将悲观主义哲思渗透在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他善于以严谨而又开放的态度去挖掘中国生命文化中隐含的悲观之义,以赤子的情怀承受由悲剧带来的苦难,并阐释了欲望与痛苦之不可摆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美学史、文论史上,王国维是一位促使古典美学、文论向现代美学、文论嬗变的关键性人物。他总结、继承我国文艺创作的丰富经验和美学、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西方哲学、美学观点,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对文艺美学中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进行了超越前人的新的探讨。本文拟围绕《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文本,对王氏在词学研究、《红楼梦》研究、戏曲史研究中所1体现、阐发的文艺思想——诸如境界说、解脱说、文艺进化观、自然7观、悲剧观、7比较艺术观等作一简要论述。 一 《人间词话》以传统的词话形式写成,书中阐述了王氏有关艺术理论的基本见解,可谓艺术通论。《人间词话》通行本上卷为王氏手自删定,最初刊于一九○八年《国粹学报》。《人间词话》在评析历代词家的基础上阐述的主要理论为: (一)“境界”是评论诗词的最高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美学范畴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三个时期,最早的美学范畴来自康德和叔本华,后渐渐注重中国学的实践,提出古雅等范畴,最终在境界说中完成了美学体系的构建。王国维的美学范畴体系,继承了中国化的血脉,思想方法却是西方的。古代美学的结构重心是作家和作品的关系,而王国维则从作家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立论,以“真”作为核心范畴,把学艺术的意义的来源从对道的阐释转换为对现实生活的审视,用现代认识论方法重新整合古典审美范畴体系,从而实现了古代美学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是一个具有悲剧情结的人。在王国维的生命历程中,悲剧情结如影随形伴其一生。具体表现在悲剧情结的萌发、悲剧情结的加剧、悲剧情结的诗词外化以及悲剧情结的总爆发这一情感历程中。因此悲剧情结是王国维生命轨迹中内心世界最为鲜明的情感脉络。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悲观哲学,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他前期以世界性的眼光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引入我国,并将悲观主义哲思渗透在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他善于以严谨而又开放的态度去挖掘中国生命文化中隐含的悲观之义,以赤子的情怀承受由悲剧带来的苦难,并阐释了欲望与痛苦之不可摆脱。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没有系统阐述过外国语和中国语的翻译理论,但其著作和文章中多涉及这一领域,再加上他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总结其翻译思想可概括为:翻译并非易事,要慎重对待;字词翻译力求准确,适当借助外来译词;句段的翻译应完整统一,不可无辜增删其意义;诗歌翻译应注重其自身艺术特色等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词论是以“境界”说为核心展开的,并且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对《人间词话》中词人的创作、词作(作品)、鉴赏(接受)等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十分广泛,涉及哲学、美学、词曲、经学、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且在这些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相比而言,王国维对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以来都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将对他的教育思想及其贡献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的现实的学术历程可分为纯哲学研究和泛哲学研究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的文学和史学研究是第一阶段纯哲学研究的展开;王国维的学术人生缺少了可能的第三个学术阶段,即新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的文学思想所以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呈现一种独特的风貌,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王氏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引进西方近代哲学思想来认识文学。其文学思想与传统文学思想的根本差别在于,他紧扣住文学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这一点来阐明文学的基本性质特征,因而,他的文学观带有明显的近代文学意识,应属于近代文学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对人格问题十分看重,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中,他是将作家人格的特质视为作品意境之深浅有无,他所谓的人格是和他的意境说完全一致的.他也十分重视人格审美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人培养成完全之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2012,(1):24-24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日身体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时间仅为两年多,但在现代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在他静默无语的背后,隐藏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有不可回避的人格缺陷;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他的教学方式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他的自沉,尽管结束的是个体的生命,却成为现代文化史的一个象征,一个阐释不尽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