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同步高效课堂,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是教学改革的新挑战。以建筑施工技术项目化教学为例,探讨课程教学“导入”“学习”“实操”“评价”和“反思”模式,契合课程思政“引导”“思考”“践行”“领悟”和“改进”的“五步法”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同步,实现“理实一体”与“项目化”教学,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系统化,通过课堂主渠道精准高效培养人才。并提出培育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和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改进思路,为同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比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 ,有着百倍的复杂与艰难。如果人为地以“大课程论”理论统驭教学 ,把主体行为的“教学”放在结构性、物质性“课程”的依附性地位 ,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制度课程”。这种课程的内容会得到因循传统的教学的支持 ,但新的课程理念却会遭到惯例的抵制 ,这可能导致以旧思维和旧方法驾驭新内容 ,导致新课程目标尤其是创新素质目标的失落。因此 ,课程改革应超越“大课程论”或“大教学论”的同样思维不同侧重的偏见 ,在“课程与教学”和而不同的理念下 ,关注并释放教学的张力 ,引导教师致力于教学课程 ,把改革的重心落到体检课程、体验教学上来 ,走出已经或正在步入的“新制度课程”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本土原生的适应本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特指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我国本土(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是以儒家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为主线,包括“以学论教”的教学本质论、“君子成人”的课程教学目的论、“教学相长”的教学主体论、“仁礼文行”结合的课程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模式论、“知行结合”的教学过程论、系统完善的教学原则论、发达实用的学习方法论、知能结合的教学评价论以及系统成熟的教师论所组成,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概念范畴。我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围绕“教学”而非“课程”、围绕“学”而非“教”、围绕“实证”而非“思辨”、围绕“经验”而非“理论”建立起来的,这就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使它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建构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精讲精练”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在该课程进行精讲精练:“精讲精练”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对发酵工程课程进行精讲的要求;“精讲精练”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践.通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精讲精练”可提高学生对发酵工程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提高学生在发酵工艺方面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特殊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知识与经验形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包括“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基于“学习为本”价值观.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建构“学程式”新教材结构.以强化其实作性并促进有效教学。新教材的章节组织和结构特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并依托互联网,应当从“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教学环境”“提供练习机会”以及“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英语专业 “语言及语言教学背景知识”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双“O”+双“E”课程教学模式。双“O”是指Online线上教学和Offline线下课堂教学方式,双“E”是指课程在外语学习Exposure 和 Experience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沉浸式和体验式学习贯穿课程实施方案三个步骤中。线上教学和线下课程使学生沉浸在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以体验式任务型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程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体验式教学契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过程,构建“理论知识模块“”能力培养模块”和“社区实践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创社区实践项目,搭建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深度探索,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旅游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群结构设计时,要打破以“中心课程”为基础的做法,探索建立起一种“立体”模式,以适应多层次教学的需要。课程群建设突出旅游文化知识性的教学和创新分层次专业教学。在“旅游文化”课程群的建设实践中,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定位、教材建设和教学环节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了“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雨课堂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思政教育”意义重要。现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工科实用性”认识上的偏颇使得专业内容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有“融合”障碍。针对该问题,开展了“专业内容”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及改革实践。教学实践表明,上述教学改革可以有效突破专业内容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障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翻转课堂”和“同伴教学”的“混合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介绍“翻转课堂”与“同伴教学”这两种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在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实践了基于“翻转课堂”和“同伴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符合预期的良好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构建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发展现状,提出构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结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评价办法,为更好地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昊 《现代教育科学》2010,(4):81-84,88
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是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教师在“技术”、“实践”与“解放”三种课程理念及“传统”、“现代”与“当代”三种教学理念中的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课程与教学”与教师发展关系的深入探讨,提出了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教师角色重构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是知识性和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更符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本文从“商务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商务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商务英语”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声乐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了在“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运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训练的步骤教学方法,并分析了微格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首先说明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特点,然后阐述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思路,最后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当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分析,作者认为当前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诸多弊端。通过对项目课程模式的分析,作者认为基于项目课程模式下的课程改革能革除这些弊端,并以“商务广告的翻译”教学为例阐述了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下的“商务翻译”课程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已由“单一课程”向“课程群”转变,且课程的性质也由“必修课”向“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转变,同时丰富了实践教学课程.如何更好地完善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使其与基础教育更好地契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应走人本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时代气息、多学科教学论相互融合、具有学科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课程论视域下,依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形态理论来分析课程、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通常所谓的课程其实就是“理想的课程”,引导着教材的编制;教材则是“正式的课程”,承载着“理想的课程”的价值所系;教学则可以视为是一个“领悟的课程”“实施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的过程综合体,依据“正式的课程”,指向“理想的课程”。因此,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包括教材)和教学之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须臾无法分离或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