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背景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健康获得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场景,尤其是迁移过程中社会资本发生巨大转变的流动人口,以他们为对象研究这一影响机制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本文应用2012年武汉市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影响健康获得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通过积极作用于社会融合,从而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获得水平,社会融合在社会资本对健康获得的影响机制中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社会融合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是一致性的。此外,本文还对个体社会资本量表和SF-36量表在流动人口中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验证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资本决定了流动穆斯林就业途径的同质性和职业类型单一性。这对穆斯林流动人口住房、宗教生活和社会支持产生很大影响,对穆斯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具有引导性,能让穆斯林在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环境。然而从长远来看,流动穆斯林传统的社会资本某些方面则不利于其社会融入。广州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在是血缘、地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强关系,既有利于他们在信息获取、就业、生活适应、宗教信仰方面有作用,但其社会交往的局限性,不利于其在城市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3.
精准识别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影响,对于实现劳动力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城乡包容性融合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4—2018年共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城市社会包容度与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关系,并对不同单位体制和流动范围进行异质性分析,其结果发现:内在的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职业前景上;外在的城市社会包容度可以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职业发展水平,并会强化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促进效应,且个体层面社会包容度对职业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私营和外资企业、农村—城市上行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对维系社会公平、构建包容性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和社会融合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家庭化程度与社会融合程度成正比。本文利用河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专项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家庭结构、家庭化程度、影响家庭化程度的因素、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流动家庭的家庭结构类型比较单一,实际上就是单人家庭、核心家庭和一对夫妇户等三种形式。从家庭数量看,本质是家庭的占流动家庭的一半以上,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程度还比较低。在流动人口逐渐趋于家庭化和长期化的同时,流动人口以低层次的非正规就业为主,居住以租房为主,社会交往以原有亲朋网络为主,社会保障以原有保障为主,社会融合的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中国西部五省农村地区小学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增值性评价方法,构建多水平回归计量模型,研究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义务教育以"强制性"和"免费性"为特征的教育体制下,农村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孩子教育成就的影响效应明显,家庭社会资本占有量越多、质量越高,其子女受教育状况越好、学业产出越好,也更能享受到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带来农村家庭社会资本的变化,并对农村青少年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及其实施过程中,社会管理和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家庭社会资本要素,根据农村家庭社会资本的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二元Logit模型,研究了社会支持的不同主体对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因素对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对流动老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支持中的情感支持,其次是政府支持因素中的参加医疗保险的地点和社区支持中的医生随访。研究结果还发现户籍制度是阻碍流动老人健康的重要障碍。对此,应当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流动老人更多的情感支持,鼓励流动老人积极主动地融入社区;社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提升流动老人健康服务数量和质量,加快推进医保异地报销机制改革和医养结合。政府应完善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度,重点关注农业户口流动老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村成人扫盲教育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基本保障。随着农民社会流动的不断增加,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概括地说,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具有广泛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保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得出郑州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较低的结论,剖析出制约郑州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制度壁垒、收入水平及心理因素,建议加速制度融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增加流动人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机会,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促进郑州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学习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编“老年群体学习需求问卷”,对1 17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老年群体学习需求较高,基础性学习需求高于发展性学习需求;年龄资本、健康资本以及文化资本是影响学习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分析可以有效预测其学习需求,并且主观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对学习需求,尤其是发展性学习需求的预测度最高。老年教育应关切老年人的生活境遇、因材施教,并为其提供情感支撑,以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助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的乡土社会,以"走出乡土"为表征的"文字上移"促进了底层青年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在"文化脱域"与"空间转换"的视阀下具有一定的张力.流动张力是指个体不能完全从身体与心理上融入城市生活,还与乡土社会保留着空间与文化上的联系.从不同时空背景下的资本及其作用带来的空间实践变化,透视出农村教育精英的社会流动过程中存...  相似文献   

11.
如何推动流动儿童在处境不利环境中的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支持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教育政策的积极演变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教育支持与积极心理资本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提供了良好保障。构建积极教育环境、推动积极家校合作、促进儿童身份积极认同有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2.
人口大范围流动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社会组织用一种组织化的方式将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到服务管理体系中。社会组织能够在增强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扩展社会资本、重构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方面架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社会组织介入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是做好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有益探索,是构建城市少数民族嵌入式社区环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等五个层面,逐层递进地考察了大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受阻可能为大连市的稳定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据考察所得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加快大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入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引发城市流动人口剧增,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受其特殊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融入城市教育过程中面临诸多不适状况。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提高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作为农村教师主要来源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当下农村社会的教育环境使得教师的文化资本日益异化于教师而存在。文凭资本一方面难以转换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身份资本;另一方面,受结构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因素影响,文凭资本难以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联系,这是影响教师补充困境的深层原因。只要农村教育与以知识、技能为最主要凝结物的文化资本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变,农村教师在入职、工作状态上的不利局面就很难得以根治。  相似文献   

16.
高明  姜超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60-61,85
本文选取安徽省一所典型的高职院校,以家庭社会资本为理论工具,考察其对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农村大学生比例过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扩大阶层分化的倾向;家庭社会资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期望月薪具有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军 《中华家教》2023,(2):68-75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儿童智力发展、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等都具有重要启蒙意义。家庭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本的重要形式,是参与文化再生产的重要组成,其占有情况会深刻影响家庭教育的进程和结果。基于家庭文化资本视角,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西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并从家长、政府、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家长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政府要提供对家庭教育的保障服务、学校要承担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社会力量要参加对家庭教育的帮扶来增加西藏流动人口家庭文化资本的具体建议,从而可以为改善西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状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农村以青壮年为主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流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050位高中学生家长的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家庭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子女因素、高校因素与社会因素等6个维度之间,由于城乡家庭资本的不同而呈现显著性差异。农村家庭认为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程度大于城市家庭,而城市家庭认为子女因素、高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家庭。要消除这种影响差异,需要实行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的策略——文化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儿童学业的重要因素。农民工三种类型的文化资本均十分薄弱,对流动儿童学业产生不平等性影响。要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必须采取以下策略:推进社会公平,促进农民工家庭文化资本建设;从教育方面为流动儿童提供非家庭的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