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思佳 《青年记者》2006,(22):27-28
伴随着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思潮,如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的出现,纯客观报道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一些记者开始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创作主体身份,记者的行为和思想直接构成报道内容的一部分。这便是文中所要讨论的报道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自我呈现”。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这  相似文献   

2.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当前,在会议报道中普遍存在着过多、过浅,过板的问题,影响了宣传效果。我们认为,要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在求精、求深、求活上狠下一番工夫,让会议报道走进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3.
负面人物报道不宜"妖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当前各大媒体,负面人物几乎已成为仅次于娱乐、体育明星的第二大报道对象。然而面对当前负面人物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种种怪异、妖魔化的形象,我们不禁要问:“负面人物是否因其身上的缺陷,就要成为各大媒体随意揉捏和打扮的泥人?”“负面人物新闻报道到底有没有章法可循?”“他与典型人物报道的差异和不同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沈栖 《新闻记者》2004,(6):32-32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除盛唐稍有大度,与周边国家有所来往外,历朝历代都是闭关锁国,与他国隔绝,尤其是到了清朝,坚信“吾中华乃世界之中心”,更是夜郎自大,结果与西方相距一大截,“落后就要挨打”,被西方列强瓜分得“国将不国”。短命的蒋家王朝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相似文献   

5.
何奇  范伟 《当代传播》2003,(1):93-93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引领这场变革的正是如火如荼的科技兴农事业.作为新闻媒体理应不失时机地引导科技兴农事业健康稳步发展,避免一轰而起,一哄而散的教训重现,确保科技兴农事业经久不衰,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推出科技兴农、科技致富典型样板,使农民学有榜样,干有标杆,进有方向,避免蛮干盲从走弯路.  相似文献   

6.
近期从一家文摘报上读到一则简讯,说某地一位记者被该报社长以“反面报道有点多”而加罪辞退,使我这个毕生致力于新闻批评、舆论监督的地方党报老记者感到十分惊诧和愤慨。我特地找到刊于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从“反面报道有点多”的记者被辞退看舆论监督的尴尬》一文,  相似文献   

7.
现在,各类媒体非常重视对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处在特殊位置的军事期刊,如何抢占一席之地,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军事期刊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尴尬地“嵌入”战争@杨晓白~~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以"两会"报道的创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力量源泉一 :人 ,有血有肉的人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 ,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 ,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所谓新闻的个人化 ,就是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 ,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优秀的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 ,总是从某个个人的视角出发 ,以小见大、贴近读者 ,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在报道中 ,无论这种新闻是长篇特稿、通讯、专栏、会议新闻 ,还是领导人会见的消息 ,都至少需要一张有血有肉的人的面孔。可是 ,长期以来 ,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高祥森 《青年记者》2003,(10):24-25
一篇也许并不显眼的批评报道,也许就在刚发出的当天,就有人闹上门来,如果协调不好,写报道的记者还得面临官司缠身的尴尬,甚至落到官司打输、名誉受损的境地。批评报道真那么可怕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批评报道,我们可以试试用“中性”手法来操作。  相似文献   

11.
做好新时期“三农”问题报道,要选准“三农”问题关键点,调整报道思路、报道模式和报道视角,为全面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一、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由于农产品具有收  相似文献   

12.
备受关注的“两会”已落下帷幕,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时也是传媒界各类媒体各显其能的“比武盛会”。如何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突破以往会议报道的模式,做好两会报道的优化传播,是提高两会报道质量的关键,综观今年的两会报道,笔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王冰 《青年记者》2004,(9):66-66
党报经济报道所关注的对象应有所转移,再像以前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只围着政府转,显然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4.
典型宣传是党报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党报发挥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正因为典型宣传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典型宣传更要有精品意识,也就更需要我们对典型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之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这是由于我们的许多宣传动员是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而且我们现在大众传媒的前身,亦是以宣传为己任的党报党刊党台。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而且这个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新闻业得以产生。因而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它的目的是向公众灌输观点。完成宣传任务,得到满足的是宣传者,宣传行为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将颂扬性、成就性报道称为"正面报道",将批评性,揭露性报道称为"负面报道",要求新闻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严格控制负面报道的数量和规模,一直是有关部门自认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贾晓峰 《青年记者》2004,(2):30-30,34
任何时候,质量都是产品的生存保证,新闻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产品,而作为这种产品的制作人——编辑,要想出好作品,就要把好质量关。从事编辑工作十几载,笔者认为,要想做好稿件的编辑工作,应注意“精、细、深、实”四个方面。“精”有许多层含义:精致、精美、精心、精确等等,一篇报道,倘若不能去粗取精,传递给受众的信息一片混乱,势必会受到受众的抛弃。当今时代,受众可选择的阅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两会”期间,名演员、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的“限制娱乐新闻恶意炒作”的提案颇受瞩目,一度成为热门的娱乐话题之一。净化化娱乐报道,提升报道品位,还广大受众一片新闻净土,无疑是当前亟待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四、深度报道常见的几种形式及采写方法 苏若舟撰文认为,深度报道常见的形式有如下6种: ①多因多果式的报道。记者注意到,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很多,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现实的直接原因,也有历史上的原因;有稳定因素,也有临时因素。因此,记者在报道复杂的社会生活时,摒弃了用二值逻辑、一因一果的方法认识、反映事物的思维方法,而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多因多果式的报道,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