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传播的参与成本低,人气集聚快,传播规模和影响可以迅速扩大,使网络舆情发展的集聚效应十分明显.依据时间轴线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散播一集聚一热议一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简言之,可以用网络舆论发展"四段三关"来概括或表述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短视频传播成为引发突发事件舆论爆发的重要因素,也引发了由文字到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转向。这种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的短视频转向,既有技术动因,也有媒介与受众动因。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裂变式传播及多层次传播,极易引发谣言、情感暴力、观点极化等舆论危机与乱象。因此需要加强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合作,从短视频内容生成、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与渠道以及受众情感等方面加强对突发事件舆论传播的引导与治理。  相似文献   

3.
孟威 《当代传播》2022,(1):10-14,50
本文通过新媒体文献研究认为,2021年度新媒体研究主题呈现新的整体特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媒体融合、舆论舆情、文化与信息内容传播、思想理论、技术创新应用与效果、公共卫生与健康传播、新媒体治理研究等八个方面;在短视频传播模式架构、舆论与情感关系、新媒体国家形象构建、新概念、新话语的理论阐释,技术与具身传播、信息传...  相似文献   

4.
新闻短视频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展开的新尝试。在信息传播上,这种报道形式能够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跨平台、跨地域传播,使新闻资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覆盖面更广,并提升新闻资讯的现场感。观众可在短视频的评论区畅所欲言,进而形成情感共振、舆论合力。本文以央视新闻中的时政新闻报道为例,对《主播说联播》和《V观》两个短视频栏目的叙事特点与舆论引导方式进行分析,观察总结其新媒体传播方法,以期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类新闻的传播报道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吕文宝 《传媒》2021,(15):53-55
在媒体融合的传媒生态中,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进行移动新闻报道的新选项,同时不断创造着新的舆论引导形态.本文以三家主流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内容的高点赞短视频报道为例,从信息主题、情感倾向、信息发布角度和素材类型四个方面对高点赞短视频的特征进行剖析,尝试总结主流媒体提升短视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力和引导力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舆论的运行具有一般系统运作的特征。舆论的运行如果处于理想的或接近于理想的环境中.公众意见在形成和聚合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转向和调整的反复现象.并最终达到一个时空阶段内的稳定。这种公众意见的转向,一方面源自于关于舆论对象的信息呈现在续量、结构和来源上的变动.另一方面源自于公众认知在舆论过程中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后情感社会的来临,加之新媒介生态的加速演进,情感转向客观上已经在我国新闻业实践中兴起。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主流媒体应当立足全媒体传播格局,合理运用情感表达策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前我国主流媒体已经初步探索出情感融入新闻生产的可行实践路径,但在后真相语境下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从主流媒体情感转向的动力机制、情感表达的策略运用,以及后真相语境下过度情感化的风险等层面展开深入思考,并探讨新闻情感建设性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洁  任景华 《今传媒》2016,(1):62-63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不仅是政府了解事件进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在公众心中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媒体时代,微博日益成为公众接受和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微博热议话题或事件引起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相反,微博也能成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引导舆论的工具.本文笔者将探讨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在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为政府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冬冬  张亚婷 《新闻大学》2013,(1):53-59,22
刘翔在伦敦奥运会比赛的失利及微博上的相关热议是具有典型性的传播学意义上的叙事.通过对微博中有关“刘翔事件”的言论及发布主体的梳理可以看出,在传播过程中左右当下舆论方向的是主流媒体、网络明星和网络公民三股力量,他们的话语代表着其所处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动机.N级传播时代话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事件的观照并不能揭示事件的真相,只是社会矛盾冲突所带来的话语狂欢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20):76-80
伴随着媒体的转型,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化、狭隘化的局限性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闻传播院校面向单一媒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所拓展,应包含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三个层面:培养适应多媒体、全媒体、多部门的人才;培养信息社会中与信息采集、传递、发布相关的岗位人才;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媒体公民。本文认为,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可以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提倡注重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两大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11.
数字新闻语境下,情感作为人与数字媒介的连接,重塑了新闻传播流程的全过程。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也将情感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新闻生产实践中,以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强化数字新闻时代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能力。本文基于数字新闻语境,聚焦《人民日报》抖音平台短视频新闻内容,从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渠道、新闻消费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情感转向的成因;从短视频新闻的选题、叙事、文本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感表达的具体实践路径,为数字时代短视频新闻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司峥鸣  谭天 《青年记者》2021,(10):35-37
作为一种伴随式新型网络视频评论方式,弹幕评论对公共舆论引发社会与传播影响.本文以《国家宝藏》弹幕为例,基于情感分析的弹幕交互设计的个案阐释,利用情感分析技术提取弹幕的数据,构建情感词典、建立情感分析模型,抽取情感词、计算情感值,提取情感分析结果,实现弹幕情感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从信息科学来讲主要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其过程总是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传媒人和受众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的认知、交流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递。共同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发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使情感互动与信息认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统一体。所以饱含着真挚深邃情感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感召力。穆青的新闻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既有与个人的情感需求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乡情、友情、人生感和民族情…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在网络传播中,舆论的时空似乎凝聚为方寸之间,改变了以往舆论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房祖名柯震东吸毒被抓,引发微博热议。相关微博话题成为当月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作为微博舆论场中的一种具象化的传播形态,本文探讨在共景监狱场域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微博热门话题在此事件信息传播中如何形成及其特点,以及公共事件微博话题传播中"共景监狱"式的社会信息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其中,2月中旬发生在广东的强烈的行为舆论,同时伴随流言的大量传播;4月下旬在北京也发生了较明显的行为舆论,但基本没有伴随流言的传播.比较这两次行为舆论,信息公开和公开的信息真实,是使舆论走向理性的关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简单讲述一下舆论的分类和流言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媒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民主化、信息公开化进程不断加深.许多社会事件都是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网络热点事件.本文选择了近期网络热点事件——“安徽丢肾事件”,关注全媒环境下网络舆论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安徽丢肾事件的报道分析,分析个体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的演变流程及网络舆论、流言传播对于事件升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雯 《青年记者》2020,(7):12-13
现代意义上的“舆论”(Public QPinion)一词,最早由法国18世纪启蒙学者卢梭提出。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是舆论的本质特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形态,不仅为公共舆论提供了呈现和发布的新渠道,更影响着公共舆论的产生、传播和影响机制。伴随着技术形态的不断升级,网络舆论亦不断发展和演变,呈现出与一般社会舆论不同的新力量、新格局、新战场和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观望期、公开期、问责期、沉寂期。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呈现新特征,自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传播对网络谣言的形成有三点启示: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谣言散播。  相似文献   

20.
吴卉 《东南传播》2014,(6):124-126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环境更加自主开放,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也有了新的载体和土壤。伴随人们参与制作新闻意识逐步增强,微新闻作为一种由公众提供原创新闻资源的模式被纳入新闻的发展视域,一度成为了网络行业和人们热议追捧的对象,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微新闻和传统新闻相比具有什么特点呢?微新闻如何形成并影响舆论?本文将对微新闻的传播特点及其舆论引导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