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石家庄地铁订单班的"2+1"人才培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校企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满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组织和制度作保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对接"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观念转变,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有利于强化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达到专业技能培养与科学人文素质的有力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够规范;企业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人才培养难与企业对接;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其人才培养难以达到企业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大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企业转变合作观念,对接人才培养转型;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达至人才培养要求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订单式培养能突破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使高职教育与技术、经济发展相适应,是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的新举措。订单培养开展的基础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通过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尔订单班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五联动、四协同、三递进"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订单班运行过程中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考核,创新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呈现多元化趋势。针对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下简称“LED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校企合作订单班、产业学院等合作模式及其特点,针对现阶段LED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如何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养工匠型人才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季瑶娴 《职教论坛》2020,(1):133-138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且稳定的双师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基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专业链、人才链与产教链"三链合一",建设校企双向交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田淑波 《教育与职业》2012,(29):118-119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只有在校企合作制订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解决高职营销学生就业问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等方面与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营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罗润来 《教育与职业》2012,(12):102-104
高职应用型会展设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当下院校展示设计专业对会展行业实践教学资源的缺失与渴求,都决定了"校企合作"是构建会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基础和主导方向。文章从"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理念出发,提出并探究院校展示设计专业主动适应区域会展行业企业需求,共同构建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团队、课程标准、实训基地"等在内的人才培养校企多维立体融合与互动模式,并针对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双向实施途径与方式,为会展设计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兴职业的有效对接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结合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特点,分析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对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全面加强校企合作和行业交流,优化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实现课程标准与行业要求的无缝对接;师资力量和专业教师素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努力打造一支懂专业、外语强、高素质"双师"型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团队是教育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探索融合式校企合作
  从专业设置之初的24名学生到如今近200人的规模,从零起步到如今脱颖而出成为河北省首批特色专业,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在美容美体专业开展的融合式校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突破。这得益于多年来学校在校企深度融合理念与实践上坚持不懈地创新,校企以共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为核心,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过去需要去上海或武汉参加两个月的岗前培训,现在都可以在学校里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全部前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校企共建培训基地,让学校吸收到高端经营管理经验,培养了“双师型”教师,克服了缺乏美容机构管理人才、成熟管理模式、前期投入资金等诸多困难,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岗位紧缺的问题;企业则收获了人才、扩大了经营、传播了口碑,进入企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与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美丽田园总部新的企业发展规划显示,未来两三年内将在全国一线城市新建至少30家美容门店。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深刻地体会到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在时空上搭建起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学生由学校人到现代职业人,由学校步入企业、走向社会的阶梯式人才培养路径,是实现校企紧密联系、全程共同育人的有效策略,并将这一理念和实践经验运用到美发与形象设计、烘焙等专业开发与建设中,与合作企业在理念、人才培养策略、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共同受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产教跨界发展、校企精准育人"视角,对标职业教育"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民办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跨界培养的"三双重"跨界对策与"六精准"跨界对接路径."三双重"跨界对策包括"双主体"跨界办学、"双场所"跨界培养、"双身份"跨界学习."六精准"跨界对接路径包括:招生招工精准对接,组建校企跨界育人的专班;教学生产精准对接,优化人才跨界培养的环境;课程岗位精准对接,体现人才跨界培养的标准;专业产业精准对接,把握人才跨界培养的方向;校企考核精准对接,确保人才跨界培养的成效;校企管理精准对接,打造校企跨界发展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大力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高职教育与现代产业链要素具有内在关联性,实现产业链、专业链和人才链的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可以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机制。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主动适应工业4.0人才能力要求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产业链、专业链与人才链内在关联性,探讨产业链与专业链对接的策略和途径,提出双链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探索已在部分高校开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也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当前以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内涵基础上,即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理解,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有益探索,即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为核心、促进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源于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践。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立足于专业,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构建"以校为主,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即:以学校为主体,由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参与专业通识延展式、主辅课程式、平行链式等形式的课程结构的构建;学校与企业一并实施"人才需求剖析—岗位能力对接—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跟踪"五个教学要素的循环。实践证明,"以校为主,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是一种符合五年制高职教育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复合型人才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多方共赢.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和潜在风险,提出了"产教融合+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企业订单与行业订单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明确了职业岗位需求,践行了校企"五对接"招生与招工方式,构建了校企二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三段推进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校企共建"双师型"协同教学团队,实践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了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代纺织业高职人才培养"三三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专业群及主干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辅助专业或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对接构建专业体系;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学历教育内容与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的融合,专业素养与创新素质的融合构建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实训实习平台和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创新现代纺织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创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一个专业的个性特征。"行业+基地+公司"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多种平台、途径和要素组成的立体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对接策略、校内教学与基地培养交替策略和项目运作与创新创业融合策略的三大策略来实施。实践证明"行业+基地+公司"人才培养模式能较好地将"做中学"教学理论落到实处,尤其适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