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写实影像中阐发东方式的情思感想是中国电影独特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形式.它会通了传统绘画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以及用笔虽简但意境深邃的表现能力,营造了中国影片的"象外之象"、"境外之旨"和"神似"之美.  相似文献   

2.
余秀才 《现代传播》2007,(2):145-146
一、对DV"影像革命"的一些误解 基于DV携带操作的便利性及"草根性"特点,DV影像突破了传统影像贵族式与权威性垄断,使得一部分人也能够涉足DV影像领域.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文化产业产出多以可视化的图片、影像进行传播,影像以其丰富的色彩成像、直观的时空记录以及独有的文化形态为介质,打破了传统媒介下文本客体与解读主体之间的"符码"鸿沟,实现了影像客体与鉴赏主体之间的意识认同,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阵地,在新的媒介形势下开始向视觉化延伸.文章从融合媒介时代下的传播形态、"可视的文化"的社会治理果效与出版产业跨文化延伸三个维度进行论述,试图阐明,正是影像作品的视觉化表达才促使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宽阔与明晰,但是这种跨界延伸却非常可能超出出版产业自身的范畴,给出版产业带来新交.  相似文献   

4.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构电影美学需要确保切中"电影"本身.回归电影本身,我们看到:电影实现之际,表现着一种动人的"氛围".营造这种"氛围"者,是作为"心智材料"的影像或影像系统.反过来,"氛围"则氤氲着作为影像的"心智材料";两者构成一个圆融的自有"心智"的"活"性审美"像境"."心智"分为两个同时存在且互动的层面:心理机能和精神机能;它的运作表现为可见的"影像的运动性"和可读的"神韵的时间性".于是,像境的审美性、影像的运动性和神韵的时间性,界定着电影的本然面貌,也构成了电影美学的三个源初视野.  相似文献   

6.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7.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奇观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平凡的事物通过影像的形式呈现,继而变得瑰丽多彩,富有层次感.视觉与听觉两大基本元素成为影像与观众之间交流的桥梁,而"渲染"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用于视听语言,使电影更加具有奇观性,从而加深了观众对艺术形象的直观感知.文章从电影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出发,论述"渲染"的...  相似文献   

8.
郭立 《今传媒》2016,(12):98-99
2016年初,豆瓣网(以下简称豆瓣)发布了一部品牌电影——《我们的精神角落》.电影制作方表示,"多年来,豆瓣对受众的理解,亦或自我解读,都将通过这幕主观视觉化的影像纪录得以告白释意,并还原为别具意义的画面与声音,袒露在你的面前.文章运用"电影大组合段"及"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豆瓣是怎样运用影像诗理解、阐释受众与自我的.  相似文献   

9.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电影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幻灯片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在艺术档案中,声像档案占有很大的比重和数量,是艺术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声像档案形成的机密性、封闭性以及在利用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重藏轻用"的管理现象.如何让声像档案藏以致用,更好地为文化艺术建设服务,是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口述史的西方发展脉落与中国实践轨迹,廓清了口述史最核心的两层范式意义,即它所揭示的是被传统史现所遮蔽的历史;倡导"自下而上看历史",或者至少是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内的多重现察角度的有机整合.同时,借用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架构,对中国具有规模意义的影像口述史实践进行梳理,认为这些探索为今后中国影像口述史的发展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最后,从五个方面阐释了推动中国影像口述史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徐帆 《现代传播》2007,(4):136-138
"探索节目命运2007"科影影像研讨会于2007年6月11日至6月1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联合举办.在近一周的时间里,与会的主创人员与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师生就科教电影行业的若干议题进行了交流,深入探讨了科教电影这一片种及行业在当前中国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其中的重点为科教电影的历史、叙事、选题、国际化以及职业素养等五单元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CCTV<见证·影像志>栏目七年的影像试验为由头,回溯新兴史学分支"影视史学"诞生的曲折过程,着重论述影像在表现和阐释历史方面的潜能,及其介入历史将给史学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基于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本文提出影视史学在其学科成长过程中亟待进行的工作.本文认为,如果能通过影视史学所带来的多学科间交融合作,使积累更为深厚的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的思维、观念和方法有效地引入影像媒介的日常操作,将有助于影像媒介更全面、科学和均衡地记录现实社会,为后辈留下一笔厚实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3.
影像阅读因其直观生动、亲近读者的特点越来越被高校图书馆重视,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之一.针对我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通过调研其影像阅读推广的发展历程、品牌建设、资源类型、设施保障,梳理了影像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开展模式及其特征,并尝试对如何进一步改进活动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主旋律剧中的"浙江影像",回望历史,探寻"红色根脉"的政治文化底色;聚焦改革主题,呈现个体成长的精神迭代;把握新时代主题,紧贴平民视角的火热生活.围绕"为什么是浙江""浙江怎么做"建构与塑造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同时也拓展了主旋律创作的叙事维度.  相似文献   

15.
一场发布会过后,脑机接口技术再次站上风口浪尖,而其与虚拟现实结合的应用模式,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可能.通过对表现脑机接口的科幻影片的文本细读,并结合帕特丽夏·皮斯特斯的"神经-影像"理论,笔者认为,虚拟现实作为与"神经-影像"不断交互的自由场域,意识处于其间看似自由实则陷入一种自反的控制之中,表现为虚拟与现实的镜像悖论;在超现代电影时代,随着数字电影不断趋近"真实世界',人类意识在与电影放映的同构关系中演化为一种"去肉体化的生命状态";而这些影片对脑机接口等科学幻想的表现还与长期以来的工具理性批判形成文本上的互文关照.  相似文献   

16.
人类记录方式的变革导致社会记忆形态的变化。影像技术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了"纪录片的时代",社会记忆也呈现立体式、多层次的动态趋势。作为"记忆宫殿"的档案部门理应树立新的档案记忆观——影像档案记忆观,以全新的视角应对影像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18日,"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森后的福州和闽江"在福州古街三坊七巷拉开帷幕.据不完全统计,在12天展出期间,这个没有开幕式的展览吸引了三万多人参观.18万美元的摄影画册和遗失的影像.2006年,一本<福州和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摄影集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8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引起了中国摄影界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于涛 《采.写.编》2022,(3):177-179
影像是记录真实事件的重要载体,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越来越多的影像记录者为了追求利益而选择刻意美化照片,甚至出现了很多造假影片.本文以方苏雅与程新皓二者跨越百年影像对比研究,一方面探究云南少数民族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探究影像于历史之中的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8日至10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专题研讨班.研讨班结合<金华日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影像·寻访>等具体案例指出了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认为<影像·寻访>的成功就是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充分体现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20.
"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时代新人"是指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从传播角度来讲,"时代新人"是富有传播价值和意义的内容单元.通过影像的塑造,结合传播的手段与方法,将时代新人的故事传播出去,起到启迪人、感动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