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学体育课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的最佳期在初二至初三年级。一、分班的解剖、生理、心理学依据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生长和各器官机能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女生发育较早,12—14岁身高、体重等指标往往超过尚未发育的同年龄男生。14岁以后,男生开始发育,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开始迅速赶上并超过同年龄女生。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是个好方法,但是农村中学一般班级少,体育教师也少。如只有六至八个班,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克服困难,让只有一名体育教师的乡村学校也能男女分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 通过实践,我们把体育课与劳动课、美术课或音乐课等组合起来,合理编排。较好地解决了只有一名体育教师,无法分班教学的困难。部颁教学计划规定初、高中每周都有一节劳动课、一节美术课。初中每周还有一节音乐课(乡中学一般只有初中班)。学期初,编排课表时,教导处把准备并班后男女分班教学的两个班级的体育课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2008年9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就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出意见,其中第6条规定:"初中学段要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确保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栏目在2008年11期开辟了关于"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的专题讨论,刊登了《推行男女生分班教学,确保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实效》、《对中学体育课男女生分班上课的探讨》、《初中生男女分班上课好处多》等文章,学者、教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男女生分班上课的看法,文章普遍持肯定态度,主张推行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模式。其实,男女生分班、分校上课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中学相继试行了男女生分班上课的举措,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包括媒体等众说纷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广大读者开展讨论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所在学校体育课一直实行男女分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感受颇多。但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中体育课的男女分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体育科技》2000,(2):44-47
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 ,带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如何根据这些特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调整教学形式 ,进行有组织的、有效果的教学活动 ,对部分地市中学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研究 ,得出对第一线教师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按原教学班上课,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本人认为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采取男女生分班更加有利。一、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之一是自尊心的发展。自尊心是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个性品质,是个人在班级或其他社会群体中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并取得合格成员资格的一种意识表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期望自己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获得较高的评价,得到同学的重视。体育课是体现这种意识的恰当场所。加之高中年龄阶段的男女生彼此之间有一种朦胧的情感,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在男女生合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顾欣 《精武》2012,(35):43-44
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自推行以来学较体育界褒贬不一,但都是观点讨论文章居多并无说服力。为了给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我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学产出、教学投入为比较点深入研究,采用教学实验的方珐对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畦教学提高体育成绩的有效性进行为期近两年多的研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通过对实验前后的遮标测试得出复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男女分班体育教学有效性较高的结论,以期给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中小学体育课根据什么分班和怎样分班的问题,也是需要研究和进行探讨的问题之一。下面介绍一些情况,作为研究这个问题的参考材料。匈牙利:将几个平行班级的男生和女生分开上课。只有一个班时,就原班上课。芬兰:小学一、二年级男女生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分班上课。法国:14岁以上的中学生,男女分班上课。美国: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但只限于某些无对抗、无身体接触的项目(如网球、乒乓球等)、篮球、橄槛球等则分班上课。苏联:一般采用男女生分组练习的组织形式。日本:①按原班人员上课;②混合两个平行  相似文献   

9.
一、利之所求1.教师体会一是师生关系密切了。因为分班更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统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始成倍增加,氛围更加融洽;二是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多了。教学对象的统一,使教师的精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教师专长的充分发挥;三  相似文献   

10.
一、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符合初中生生理发育规律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此前女生的身高体重发育普遍超过同龄男生。而进入初中学段的男生各项形态、功能指标发展迅速,并很快超过同龄女生,在这一阶段发育的时间和速度也因人而异、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初中生男女个体差异使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成为必要初中男女生的生理机能有许多差异。一般来说,男生心脏体积大于女生10%~15%,脉搏频率比女生慢2~3次/分,血压比女生高0.67~1.33千帕(5~10毫米汞柱),每搏输出量比女生多10~15毫升,每分输出量多0.3~0.5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学项目选择、器械的大小与重量都应男女生有所区别。男生选择竞技性强,有一定强度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等,女生则选择韵律性强、节  相似文献   

12.
小学1~3年级不宜男女分班上课。众所周知,小学生上体育课兴奋性强,积极性高,性别的概念对他们无明显影响,男女同学亲密无间,在运动能力方面没有差异,男女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模仿性强,喜欢游戏,天真可爱等特点。男女学生在10岁前的生理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心率)等等差别不大,男女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如在游戏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上海市卢湾区的体质调查,女生在11岁至13岁,男生在13岁至15岁进入了生长发育高峰期。小学五、六年级的女生逐步进入了青春期,由于月经的出现,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男女生合班教学时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从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安排,造成部分女生对体育活动兴趣降低,锻炼效果较差的现象。为此,我们进行了小学五年级男女学生分班进行体育教学的试验,探索其可行性。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4.
顾欣 《体育教学》2011,31(3):41-41
男女分班教学是近几年来学校体育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国内外,有专家认为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与沟通,而同时男女分班教学的良好效果也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实践验证。通过搜索中国知网近30年的文献,共有“男女分班教学”相关的文章26篇。表示支持态度的16篇,持质疑态度的2篇,持中立态度的8篇。笔者自2008年9月起亲身实践初中的男女分班教学,在分班教学中既感受到了其弊端,也体会到了诸多优点,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感受和业界的讨论,谈谈初中男女分班教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基本都是以原有的教学行政班为基本教学单位来开展。对于在初中学段实行男女分班教学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合班教学和分班教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1 把握女生性格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女生的性格特点除上述的差异以外,也有其共性之处,即自尊心强但自信心不够。她们不甘落后,但又处处小心谨慎,怕在众人面前丢面子;做练习时,对自己估计不足,怯懦、迟疑,缺乏主动性。针对女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在体育课的教法上需选用一些简易的、女学生力所能及的辅助练习或诱导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初中学段男女分班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教学目标制定要细化男女分班后,同性学生素质水平差异变小,这就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要进一步具体化和量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为确保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008年初,许多中学相继试行了男女生分班上课的举措,专家、教师、家长、学生,包括媒体等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男女生分班上课的看法。其实男女学生分班、分校上课的讨论由来已久,早在几年前上海八中和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就在高中一年级进行男女生分班教学。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考核如何能够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许多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因为它关涉到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体育素质的真正提高。文章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根据体育考核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体育课考核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主体论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已深人人心,过去那种单纯的讲义式“教案”已逐渐减少。在进行实施素质教育中,总体趋势决定了必须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因此,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教学设计工作,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于是“学案”设计自然成为当前各学科教师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笔就“体育学案”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