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着重了钢琴基础教学中音乐素质训练和音乐表现的要素。音乐素质训练是钢琴教学中薄弱的环了,进一步加强音乐素质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音乐表现要素是钢琴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必须加以研究,只有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才能使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演奏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基本功训练,还要注意对学生横向音乐知识面即音乐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文章从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听力、读谱能力、背奏能力、旋律奏法及节奏、速度稳定性的培养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钢琴演奏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梳理出具体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马晓鸣 《林区教学》2008,(4):102-103
各种技术的训练与发展是完善钢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乐感是对音乐的体味和感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又包含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等,让学生有高质量的听觉感觉能力,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学生对优质音响的听觉形象是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钢琴演奏教学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发展。然而传统的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错误认知,仅仅关注钢琴演奏能力,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以忽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要传授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创新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创造力与理解力的提高,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就对钢琴演奏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熟练的弹奏技术和个人综合素质是钢琴演奏中极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现代钢琴教育应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只重技术而忽略素质培育.应在培养基本技术的前提下,重视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者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希望能对钢琴教学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钢琴弹奏和即兴伴奏的能力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通过教师钢琴教学使没有钢琴演奏基础的高职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同时,分析了钢琴教学的现状,提出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加强对学生听觉、记忆、视谱、视奏、创造力等音乐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则担负着从根源上提高下一代综合素质的重任。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对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本文从钢琴演奏教学入手,简要论述了笔者在多年从事高师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四手联弹"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手联弹”这种钢琴演奏艺术形式,不仅能培养演奏者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能充分提高演奏者的听赏能力、合作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并广泛应用“四手联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音乐美学是钢琴演奏者必不可少的一种音乐素养,其可以从哲学的高度对钢琴作品的演奏进行指导,使钢琴演奏更符合听众审美意识。而演奏者通过运用音乐美学知识可以向听众展现出音乐作品中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从而使钢琴演奏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体现"、"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演奏者提升自身音乐美学素养的途径"三个方面对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旨在促进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钢琴演奏中蕴藏着深厚的美学内涵,有着显著的审美特性,是表达和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在音乐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宝贵的音乐价值.想要探究钢琴演奏中的审美性,就应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审美思想的内涵,并要正确把握钢琴演奏中应遵循的艺术美学原则,从中体现出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包含的时代文化、精神面貌及思想形态,进而展现钢琴演奏艺术的审美性,彰显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1.
吹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广泛分布在大江南北民间艺术活动之中或影视音乐舞台上,它承载着我国千年音乐、文化和艺术精华.树叶吹奏艺术不仅受到我国民众的喜爱,也引起美国CNN电视台和国际著名纪实电视探索与发现(Discovery)频道的关注,曾拍摄作者的吹叶专题纪录片.文章首次较详细地介绍吹叶常识和吹叶入门基本技法,以传承和普及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2.
闫昱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55-156
在葫芦丝领域,对演奏方法和演奏效果两个常见概念存在很多模糊认识。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对二者进行科学区分和严格定义,以推动葫芦丝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由于自身的弊端难以使教学与游戏走向融合,哲学解释大师迦达默尔关于游戏的阐释启发我们,只有给教学赋予游戏的精神:自成目的的精神,主动积极开放的精神,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无主体的精神,对话的精神,才能使教学与游戏从对立走向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视奏”是钢琴演奏者所必需的一项基本功,是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高师钢琴教学应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贯穿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的“视奏”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玩”中学     
本文就“如何让教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带学生‘玩’,让学生在‘玩’中学”的问题,作了三个方面的探讨:实践中“玩”,增强能力;开放中“玩”,培养思维;计算中“玩”,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6.
河南曹派筝创始人曹东扶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师,他对奠定河南筝派在全国筝界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河南筝派的一代宗师.曹东扶订谱的板头曲演奏具有流畅、细腻、缠绵、华丽且地域风格浓郁的特点.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得益于曹先生丰富的从艺经历、深厚的技艺积淀以及高远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7.
电子管风琴起源于教堂管风琴,它延续了教堂管风琴的演奏方式,并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电子乐器。电子管风琴专业在中国的教育与发展,已经逐渐转变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与世界接轨的一项重要的学科项目。本文从电子管风琴的起源、丰富多样的音色种类、特殊的演奏方式、多变的演奏效果和演奏作品的领域等方面,阐述这一新兴乐器特有的演奏形式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巴赫是德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在莱比锡时创作的一套古组曲《帕蒂塔》结构庞大,形式自由,风格独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第二首《帕蒂塔》,从演奏方面进行分析,以期给予读者演奏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要想弹好它,不但要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不同时代、不同风格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因此,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是钢琴演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来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