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农业这个具有"弱质性"特点的产业所面对来自市场和大自然的风险,借鉴美国与日本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特点,探讨了国家与地方两个统筹、多渠道经营原保险与再保险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2.
胡军辉 《今日科苑》2007,(22):25-26
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从各国理论和实践来看,农业保险本质上是一种政策保险。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以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数理方法证明了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集合来承保农业风险,同时指出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险业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即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农业保险模式需要政府在政策与财力上予以支持,并对政府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央财政将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我国《农业保险条例》也将会在今年内出台。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农业保险的改革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介绍了国外现行的几种农业保险模式,最后借鉴这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宏观金融经济环境的变化,立足于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现实,从长期性,稳健性视角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监管模式,提出了中国长期的保险监管模式应逐步实现从目前的市场行为与偿付能力并重向偿付能力为主的监管制度,从现行静态监管模式向动态监管模式,从目前的分业监管制度逐步向统一监管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保险理论中市场失灵问题的中外文献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基础。认为以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并不严密。本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与准公共产品特性,并且提出,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保险所需政策性补贴的额度取决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相关支农政策相比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之一,是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武汉城市圈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圈两型农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来支撑。通过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比较和国内试点模式对照分析,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农业保险创新改革模式及其建议:第一,政府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第二,尽快出台地方农业保险规章条例;第三,吸收社会资本创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第四,构建特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第五,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温岭市和桐乡市两个典型试点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地政策性农险的实施状况,分析两者差异较大的内在原因,挖掘我省在推广农险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对全省的实施情况做出评价.本研究认为,我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状况总体良好,但还存在政策灵活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强、长期效应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方案的修改和实施方式的创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指出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是农业综合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主张应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经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应适时建立农业基金和再保险运作的机制等支持性政策措施;应实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元化,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鑫驰 《科技风》2013,(21):247
融合了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保险模式的农业保险,对新型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且为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较好的助推作用。本文提出问题,并加以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与农业政策保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及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加入WTO后,农产品价格与出口补贴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当尽快确立农业灾害政策保险制度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昆 《中国软科学》2002,(3):125-12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优劣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又是一个经济收益低、社会收益巨大的典型的风险性行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补偿制度,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了配合农村深化改革和星火计划的实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1982年起首先从…  相似文献   

14.
侯磊 《华夏星火》2010,(11):44-46
应该说,从2007年开始,由于中央财政补贴的大力投入,农业保险开始步入良好发展轨道。但是,这就能说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春天来了吗?  相似文献   

15.
苗艳芳 《大众科技》2011,(9):184-184,19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保险一线专业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要求脱节,导致保险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文章旨在研究广西保险人才需求的现状,对高职高专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胡莉铭 《科协论坛》2007,(7):104-105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农业保险多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并形成了高保费率和高赔付率并存的现状。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投保人的逆选择和保险人的管理低效。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选择适宜的农业保险模式,引进充分竞争,打破垄断经营。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政策性保险理应将广大小规模生产的农户纳入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但由于农业和农业风险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农业保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使得广大散户在事实上被排除在农保体系之外,这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是相悖的。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这种悖论的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将不同农户在农保体系内进行分类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业保险现状和体制改革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界定了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考察了农业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对几个传统的风险管理措施对农业保险替代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农业保险需求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熊鹰 《未来与发展》1999,20(1):41-44
每一次重大灾害的发生,都会给人们的保险意识带来一次新的飞跃。 去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危难之际,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得以体现。据报道,截止1998年8月,占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份额五分之四的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就为这次水灾支付损失赔款24.5亿元,据业内人士估计,全国水灾赔款最终可能突破50亿元。但真正属于农业损失的赔款仅占全部赔款的10%左右,也就是说99%以上的农业损失因无法得到保险补偿只能由农民自己承担。这不仅为灾区重建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