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洁 《出版参考》2011,(9):15-15
小时候玩一种游戏,叫做“一二三,木头人”,非常怕做那个“木头人”,单单站在花园一头,背对着小朋友。唯独在喊出“一二三”时,回过头去快快看他们一次,继续转身,向着花园深浓的青涩秘密,不知所以。心里忐忑,闭上眼睛,害怕哪个调皮的小孩,突然在我还没来得及回头的瞬间,已经逼到身后,扑上来包围我。直到游戏结束,还惶惶然。后来明白,那种惶然不过是年少时对孤独的最初体悟,不愿意背对人群,于是多年后记住的也唯有孤独,而忽略了裹杂在时光中的喧哗。  相似文献   

2.
我知道这话说出来近于无知,谁不知道没有一二三的框架,也能把文章写得很好。然而,作为编辑却经常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即许多来稿的行文动辄就来个一二三,不仅如此,有的还在大一二三里套中一二三,中一二三里套小一二三。似乎离开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第一如何、第二如何、第三如何,首先、其次、再次……就不会写文章了。面对这一情况,我想任何一个对写文章还讲点技法的人,都不可能不生出一点感慨。对于文法问题先人多有著述。三国时代曹丕就说:“文本周而末异。”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  相似文献   

3.
黄梓芳 《东南传播》2022,(4):97-100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孤独”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为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媒介技术对“孤独”这一心理问题的影响,本文创新性地引入存在主义心理学对“孤独”的解构——“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孤独”,从这三个层次分别探析新媒介技术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下人的这种孤独对社会的影响,呼吁当今时代的人们不要过度依赖媒介技术,要做技术的主人,恢复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65537的问候     
买了一本保罗·乔尔达诺的书《质数的孤独》,一个不认识的意大利作家。我是个孤独爱好者,抗拒不了几乎所有以“孤独”为名的书。  相似文献   

5.
1964年的秋天,给新井一二三留下了人生最初的记忆。这一年的10月10日,新井一二三的家乡日本东京,举办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届奥运会。四十多年后,已经成为专栏作家的新井一二三回忆这段儿时岁月时说,“虽然当时我才两岁半,但是全体社会及其兴奋的气氛还是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陈昌辉  白贵 《青年记者》2008,(12):99-100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是一种独具建构性的文化消费品。在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中每个游戏者都“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既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我(客我),又不同于理想中的我(主我),他是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一种象征性的我(拟我)。这个“拟我”是在客我与主我共同作用下,在网络游戏中虚拟环境中不断互动而产生的。这个“拟我”,带着客我的影子和主我的希望,来到了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受到游戏环境的影响,与其他的“拟我”不断地互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你好,你怎么了,你认为呢……只要每天开口说话,只要和人交流,“你”这个字是必不可少要用到的。在一次饭局上,有人号召玩了这么一个游戏:谈话时不许带“你”字,违规者每次罚款5元,大家都积极响应,自觉得这是小菜一碟,有人还夸下海口:“我就不信离开‘你’我还不能活了。”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起步     
原以为当兵就能甩掉浑身的学生味,增添些阳刚之气,谁料想刚踏进军营不久,便和“爬格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在学生时代所追求的玫瑰梦的召唤下,我步入了这条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写作之路。最初,我写稿喜欢闭门造车,把其中自我感觉良好的“成品”拿给战友看,尽管他们说不出一二三,可谁读都读出一脸的遗憾,只有自己还陶醉在自我欣赏之中。白天读书,夜晚便趴在灯光下苦思冥想,我深信勤奋能感动“上帝”。就这样,在迷迷糊糊的自我欣赏和陶醉中,我的一只只“白鸽子”扑棱楼地飞向各地的电台、报社。可时过不久,这些可爱的“白鸽子…  相似文献   

9.
镜头前的谈话胡健年轻的时候,有陌生人到我所在的报社来找我。“听说你特能说,咱比比?”你对什么什么事情怎么看?——就这么开始了。那时只当是一种游戏,说话的游戏,语言的游戏,头脑反应的游戏,有少量的观众在场就很刺激,的确令人入迷。当然那时还没有电视转播的...  相似文献   

10.
我住六楼。当时买房时,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年轻腿健,爬楼梯算是锻炼,二是楼层高清静。天津这个地方有一种胡同文化,住附近的老人们爱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而且她们还都起得很早。我最怕起得早的人。 最让我满意的是楼上还有一片平台,这是我计划中的楼顶花园。砌一花池,推开书房的门就是梅兰竹菊,再邀一二好友啜茗闲谈,真正的乡绅般的“诗意的栖居”。当时就是这么打算的,但后来的变化却让我始料不及。楼顶花园计划受阻  相似文献   

11.
黄裳谈巴金     
一九五六年我到四川去旅行.过成都时曾去访问李家(巴金老家)的旧宅。不记得那地方已经改为一个什么机关了.只在大门口张望了一下.远远地看了可能曾经是巴金的卧室和书房的屋子.就走开了。我没有走进去.没有去看花园.没有去凭吊鸣凤自沉的湖边“遗址”。这就证明我的“历史癖”并不太深.头脑也还比较清醒。不过我当时确是有着一种小小的计划。我想.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的人生在我们今天看来称得上是辉煌的,但他却是孤独的,他一辈子生活在深深的孤独感中。他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相似文献   

13.
换房如换妻     
“我最近在玩一种换妻的游戏。”一个美国朋友对我说。“什么?”我吓了一跳。他大笑起来:“我在换房子啦,只是把它比喻成换妻。”“换房子怎能跟换妻比呢?”我问。  相似文献   

14.
从去年四月份以来,我一共写过三篇批评性稿件:“中共盖平县花园坨乡总支委员会拒绝老人入党是不对的”,“盖平县部分农业社秋收作业质量粗糙,损失粮棉现象惊人”,“新华社记者评述盖平县秋收作业质量粗糙的原因”。另外还给当地报纸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要强迫社员过度劳动”。现在谈谈采写以上几篇批评性稿件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采写的消息《“高山花园”成为台湾农民的创业乐园》一文,不仅获得了第十二届福建新闻奖二等奖,还得到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德章同志的表扬,他在2006年下半年到闽西调研时高兴地说:“我在你们的《闽西日报》看到了台湾农民到永福创业的消息,省政府及时派人调研后确定永福为全省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这篇报道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我的体会是,作为一名记者,要深入下去,善于在新闻“富矿”中提炼出闪光的“金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0,(39):49-49
“别说那些关于孤独的陈词滥调,之于我这种人,孤独是一种胜利,这是场人生战役。像我一样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必须独处,让自己重新充电。整日生活在聚光灯前面,是无法创作的,所以我赞成每个人都该有独立生活。将别人当成依靠,对像我这种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Valentino Garavani  相似文献   

17.
唐丹 《新闻传播》2009,(8):126-126
“电视机前虽然有着庞大的观众群在关注我的节目,但我却只能独自面对镜头,看不到任何一个人,这使我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是的,孤独,是我主持电视新闻时最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8.
在历经了诸多坎坷与曲折后.我们终于在游戏的指导思想上回归了原道,提出了“健康游戏”的观点,这无疑是指导游戏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重大突破。此次征文的主题是“我是一个健康的玩家,我健康的玩着游戏”,道出了游戏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玩家源自Player一词,自此词被引进以来,某某玩家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某一行业或业余爱好高手的代名字。  相似文献   

19.
在去年5月14日揭晓的2005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作品评比中,我有3篇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一些同行和基层通讯员不无羡慕地说:“你真幸运,一人包揽了通讯、消息类三个奖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尽管认为网络经济是一种泡沫经济,但还是想方设法操作网络股。他们称之为“比傻”游戏,“比傻”游戏的规则很简单:“我很傻,花了这么高的价格买下这只网络股,但我相信总会有更傻的人,花更高的价格,从我手里买走这只股票。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