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其特定的内涵界定及研究模式。教师研究的实践性特征要求以教师研 究进行合理的定位,实现研究的目的同归,从而更有效地作成教师专业潜能的最大化发展。教师成为研 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成为研究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对信息技术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人手,提出信息技术教师要成为反思型实践研究者,并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与研究者之间的距离,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现象学意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师成为研究者体现着教育自身意义的丰富和对教育意义和生活世界的关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鲜活的 ,富有生命意义的 ,是一切教育的生存所必需的 ,同时它又是生动的、丰富的、充盈的 ,为经验所直观而尚未被抽象的概念所规定 ,是原发的、原生态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教师的使命 ,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 ,并不是要教师去做另一件事情 ,他所要研究的是怎样使教育的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是每日每时在教育的生活世界里所经历的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4.
邹福明 《考试周刊》2012,(87):175-177
“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是当今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单位实施的“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从实施背景、教师自身努力、学校采取措施等角度来进行全面阐述,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是照亮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盏明灯,而研究是照亮教师职业生涯的另一盏明灯。要成为研究者就要依靠端正思想、提高素质、专业支持、合作研究、务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观念的理解,分析了当前教师学术地位不高的原因,揭示出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的内外条件,并且对教师这一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定位,即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同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研究的立足点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沟通教育科学与实践的联系;教师研究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览》2018,(5):19-20
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让一个地区的大多数教师成为研究者,不能等待教师自动自发行动,而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去组织、去引领。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要连续地、面对面地、手把手地引领,从选题确定到设计方案,再到调查研究,到最后的实践、反思、提炼以及撰写研究报告都需要跟进。只有通过这样的引领,教师才能成长为专业型教育教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也可以划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种类型。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实践研究、微观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表现为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探索者和实践教育家3个层次。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初要求,教育实践中的思考主要有设计与反思两种形式。实践教育家不仅仅有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大量实证性材料,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的理性认识和哲学思考.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提出标志着教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生产教育知识,解决教育实践情景中的实践问题;将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主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解读"教师成为研究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论述,使人们从真正意义上认识教师的研究者身份。  相似文献   

11.
让儿童成为研究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命本质属性,是人之生命由适应到超越的不屈前行的源泉、机制和旅程。传统教育误解了儿童作为研究者的价值与内涵,使儿童成为研究的仆人而非主体。让儿童成为研究者意味着教育应是人的教育、自主的教育与社会化的教育。与此同时,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和对话者,才能应对这一儿童观与教育观转变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即研究者"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与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有三方面的內涵:反思是其起点,问题的求证是其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其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终身学习与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小学教师走向研究者逐渐形成共识,但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走向研究者还存在多重障碍,追根溯源,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包括职前与职后)是教师走向研究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幼儿园进行等级评估是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进行业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很多省市相继出台或修订了幼儿园评估标准。竖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状况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各地确实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地区性的标准,但逐步实现省域范围内标准的统一还是比较适宜的,这不仅便于分级管理,而且利于横向比较,也是符合国内外评估体系建构与使用趋势的。评估标准应始终体现当前幼儿教育的主流价值观,以消除幼儿教育市场化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如可对办园规模、所用教材、课程等进行明确规定与限制,以消除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及其商业化行为。评估标准应主要围绕教师、设施、课程、儿童四个教育基本要素,建构能够真实反映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各结构性指标与过程性指标,并科学考虑各指标的权重。在此,要特别强调设施设备等物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有关办学条件和设施的指标所占分量应恰当,以避免幼儿园之间在环境创设上的无意义攀比。同时,还应考虑哪些指标是在短暂的评价期间就能观察和了解到的,特别应将幼儿园在幼儿发展评价方面所做的工作列为评价内容,将对班级教育工作的评价作为重点,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列入评价指标。在最终的评价结果上,宜采取先...  相似文献   

15.
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情绪是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却又颇受忽视的议题,这一悖论现象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根源.目前的教师情绪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取向,即以教师压力与关注为代表的心理-控制取向和19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建构-诠释取向.要理解教师赋予课程改革的意义,就要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情绪进行概念重建,增加改革的情绪维度,并且恢复教师情绪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6.
高师教育实习工作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支柱。加强与改革教育实习工作,是提高跨世纪新型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高师毕业生在市场经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以教育超前性的观点,重点审视教育实习的意义。加强教育实习的研究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常学习新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社会道德、文化道德和职业道德,这些学习本身就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因素.对于合格的研究型数学教师的界定,应满足:(1)具有较高的道德约束;(2)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3)对数学学科内容应有不同的、发展性的认识;(4)能够与专家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疲惫与疲惫的教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疲惫是今日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感受。社会期待的叠加、工作负荷的失据、管理思维的线性及教师心态的失衡导致了教师的疲惫,而疲惫的教师则以“做假帐”或负担转嫁作为回应,并在这样的回应中丢失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分离期待”并“注释期待”、“有组织地舍弃”过度负荷、树立科学的成本观和辩证的闲暇观作为应对教师疲惫的管理策略。同时,也有赖于教师自身心态的调适。  相似文献   

19.
Since PreK–12 student achievement is the primary focus of schools, all teachers are called to serve as teachers leaders and improve learning on their campuses. Rather than waiting until they have gained experience, teachers can begin acquiring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of teacher leaders during their preservice programs. Drawing upon published literature, this synthesis paper recommends reflection, service learning, and involvement in university-level student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s ways to prepare preservice teachers to become teacher lea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