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甘生统的专著《皎然诗学渊源考论》是皎然诗学研究中的一部力作.该著最突出的特点是:文献详实,论析深入;不拘陈说,努力创新;视野开阔,纵横勾连.  相似文献   

2.
张驰  王萌 《考试周刊》2013,(8):16-17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文化作为一种信息在各种领域进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佛教文化,自然也不例外。佛教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在与佛教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分析新媒体视阈下佛教文化传播的现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新媒体视阈下佛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研究》是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泽环教授的新作。2004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2万字。该书立足于我国当代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在掌握大量德语文献的基础上,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及其伦理观展开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并联系当代世界和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围绕经济伦理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展开相应的发挥。它既为我国学术界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又是作者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代德国经济伦理的兴起;当  相似文献   

4.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化的产物,随着佛教化传入中国,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学观念及其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学理论批评,至今尚未见之,此将印度梵语诗学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炎生是治中国现代学的知名学,他写的《中国现代学论争史》是中国现当代学研究颇有影响的专。他又是知名的人物评传作,其为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梁启超等中国近现代名人写的传记也已有口皆碑。其中《林语堂评传》还获得了1995年广东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人社科优秀成果奖的三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他不仅具有学的渊博学识、穿透历史的目光,而且满怀感人的才情。经他笔下还原出来的坛风云人物,无不有一种令人感到摩挲肌肤、深入血脉的熨贴,可谓既得入木三分的理解,又有惺惺相惜的同情。今年,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潇洒才子梁实秋》(以下简称《梁实秋》)一书,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学写传记的风采,凸现了鲜明的学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他敢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被尘封已久的现当代学批评大家、散大家梁实秋,着实慧眼独具、勇气可嘉,陈寅恪说的“理解之同情”,在此书中获得了最好的体现。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优秀人物传记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化与诗学丛书》之一种,李春青先生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一书,通过一个典型的学术个案,在文艺学学科近年来力倡的“文化诗学”,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演示。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一、充分发掘、整理传统诗学材料,十分重视诗学史的研究;二、在专书专家的研究上进一步取得进展;三、致力于从大文化的历史人文背景来观照和阐释中国古典诗学;四、注重对古典诗学范畴的梳理、阐释。上述研究取向,展示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多维视野。  相似文献   

8.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跨越了当代文学的17年、"文革"和新时期,历经不同文学样态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研究视阈下的浩然分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大体经历了政治批评、回归历史、主体审美和多元走向四个阶段,折射出整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文艺学的内部问题,但它所带来的关于文艺学的讨论却涉及文艺学的一些本质问题,尤其是文艺学的边界问题和文艺学的文化转向问题。文艺学只能以文学作为自己的边界,把审美泛化这一原本属于美学、社会学的现象纳入文艺学的学科视野只会导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紊乱,而以属于广义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文化研究取代文艺学更是无稽之谈。文化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学研究,带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文艺学的文化转向只是以文化研究为工具,探究文学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索引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因子,二者是不能混淆的。而文化诗学的出现,则是对这一论争的最佳回应。  相似文献   

10.
要了解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以及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了解宗教人类学是相当重要的。而宗教人类学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视阈发生的嬗变,更是研究宗教人类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其独特的叙事技巧,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认知诗学视阈.论文结合作品的不同叙事视角与读者认知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海明威是如何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创造文本世界而进一步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认知诗学视阈.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心理诗学是心理学、语言学与文艺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诗歌的心理语言学特点,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中国学者所研究的心理诗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考察与追踪诗歌的生成过程,旨在建立新的诗歌体系。为了论述中俄心理诗学的研究内容,将其进行简要对比,挖掘其中的异同,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中国诗学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即世纪初至1949年为第一期;1949年至世纪末为第二期。前一时期可以1930年以前为一段,1930年以后为一段;后一时期可以1978年以前为一段,1978年以后为一段。前半世纪是诗学新局面开启时期;后半世纪是经历曲折,研究多方面推进时期。20世纪的中国诗学研究走的是一条朝现代化方向推进的道路,在传统与近现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上,几代学人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21世纪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前,文学理论的主流是形象论文论;20世纪以后,形象论文论的主导地位逐渐由语言论文论所取代。语言论文论认为“文学是语言的建构,文学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是语言”,语言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语言论文论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赵炎秋教授仍然坚持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形象,这是需要勇气和创见的,尤其是在形象论文论已被认为落伍淘汰的情况下,他认真钻研文学形象的有关问题,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结合文学实践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传统,吸取语言论文论的长处,贯以自己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探索,十年磨一剑,写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文学形象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但在不同视野下对中国诗学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和延展考察,似乎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下去,如中国诗学概念的历史还原和深入阐发、中国古典哲学的寓言内涵和思维方式与后期诗学批评的深度关联,都是可以长期研究的课题;还有,诗史与诗论的结合研究更像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话题,诗学向曲学的延伸拓展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诸多可以开掘的地方,亦可藉以反观诗学发展的脉络。本栏目的四篇文章由长江大学文学院四位对中国诗学研究有素的中青年教师撰写,他们的文章都非常关注细节,立论坚实,不乏新的思路和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兴的、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文学研究范式,认知诗学的研究目前大多带有实证主义的特点,缺少审美阐释的关注。通过对诗性隐喻的认知解读和语境的认知构建的探讨,可以看出:"体验"是认知诗学独特的阐释机制,在坚持意义是读者在阅读体验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也坚持文本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性。这种对语言形式和读者认知过程的倚重,使认知诗学具有"形式主义美学"和"过程美学"的特点。在对不确定性的解读中,认知诗学消解了深度美学所追求的终极意义,达到一种平面美学的效果,显示出一种解构主义的理论气质,与苏珊.桑塔格的"反阐释"的艺术观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卓舞是藏区独树一帜的民间歌舞艺术,本文通过佛教文化在卓舞歌词、队形中的体现和佛教文化与藏区农牧文化结合后对卓舞艺术的影响三方面阐述藏族卓舞艺术中的佛教影响因素,说明藏族卓舞在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文学批评和研究的理论归宿都必然是要走向诗学,建构包括女性主义文学基本原理、范畴和标准在内的性别诗学及坚守本土化的研究,这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者对杜威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自1919年杜威访华,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以来,杜威就从未走出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杜威研究高潮。杜威研究的领域明显拓展,研究的成果明显增多,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探索情商功能结构、大学生情商开发与培育的途径.情商研究的实质是在探讨人生的成功,情商培育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自信、有自知、有自律、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工作、学习、生活积极主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