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语境下,拓展,是一种基于发展的语词,涵盖了视野的延伸、文化的熏陶、能力的举一反三.让学生能自造学识,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终极关怀. 拓展的目的是扩大同类学习的视野,让学生由此及彼,形成累积、获得新知、达成素养.所以,拓展是"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的具体化,是处理教材的一种教学再创造,将有利于形成学生素养的东西通过多元的资源整合,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目标下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其实践性、任务性,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终极关怀,让课堂充满生机,教学拓展与延伸成为一门必修技,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课程语境下,拓展,是一种基于发展的语词,涵盖了视野的延伸、文化的熏陶、能力的举一反三。让学生能自造学识,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舞蹈作为文化的承载方式之一,是理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切入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音乐鉴赏》模块关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要求中,提出了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通过学习外国民族舞蹈,可以使学生在喜爱某一地区舞蹈的基础上,萌生对该地区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兴趣,扩充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学生通过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舞蹈文化,真正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文化价值,增强民族宽容精神,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南疆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生源民族构成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价值观及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势必会引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与摩擦。因此,南疆各高校应创造良好的理解、沟通环境,倡导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本文旨在针对南疆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探讨促进南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与和谐发展的途径,从而为南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和谐南疆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网络化激发了民族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及价值的竞争。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继承与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7.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8.
《课标》基本理念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 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同时 要求理解多元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 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 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初中历史是一门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让他们了解历史,认同民族传统文化,增加爱国情感,从而逐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仅仅依靠历史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讲授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历史.  相似文献   

10.
田翠英 《考试周刊》2008,(53):24-25
语文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来进一步拓展延伸语文知识。本文试对新课程下的语文拓展延伸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有益于丰富学生的人文观,提高学生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提出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具有构建价值意识的功能。在多元文化交融和冲突并存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小学阶段是个人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意识形态和文化素养逐步形成的关键期[1]。为此,在学生心中扎下“中国之根”,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为学生塑造“中国价值观”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归旨。  相似文献   

12.
甘泉外国语中学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其校本德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实施"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国际理解教育上.所谓"民族情怀",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爱国爱民,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国际视野"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全球的眼光看世界,关注全球性问题,善于理解和吸取各国文化的精华,能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进行基本的国际交流,具有国际意识."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中国人和国际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本主义角度提出给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由对话与拓展延伸,从而利于其在主动融入语篇阅读中获得深层理解。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引领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多元表达中强化识记运用,能唤醒学生的积极探知意识,切实增强其文化素养与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开设了校本课程——多元文化欣赏,并对此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学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致力于传播文化并整合多门学科知识,让学生终生受益,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 多元文化欣赏课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个体的差异和多元,以不同的文化为内容,以多媒体传播为介体,立足欣赏,试图通过对话和沟通,引导学生在当今社会多元发展的背景中体会"差异的美丽"和"多元的丰富",从而理解和包容异种文化.同时,试图通过课程内容的丰富选择,让学生在文化比较中学会理解、尊重、包容,体现不同而和,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喜好选择影响自己后续学习、生活、工作的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里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文化意识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识、态度和行为取向。高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文化意识的提升又能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高中英语教学可从挖掘语言文化意涵、拓展教材文化资源、开设选修课、创设多元课外活动四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师生不同文化主体在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文化冲突成为可能.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文化冲突,对话沟通建构起来的价值观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促进理解与创新;构建理想的课堂文化,需构筑师生相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树立文化的对话意识,在多元文化互动与冲突中理解与建构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新疆多元文化在其历史行程及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特征。为了维持不同文化、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和谐共存局面,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新疆高校通过创造良好的理解、沟通环境,倡导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促进各文化群体间的相互学习、理解、尊重与包容,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为新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推进新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杨学刚 《考试周刊》2014,(7):182-182
<正>班级是学校基本单位、初始化的社会群体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管理属一门管理科学,在发挥班主任管理作用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1.班级管理要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正处于独生子女、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交织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英语既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和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识、合作精神)。"然而,英语教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尝试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从而拓展文化视野,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教师如果要发展高中学生的文化能力,就要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感受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和理解能力,进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