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脚步哨办事处地处阳宗镇西部,这里位于高寒山区。全办事处人口近八百人。由于山区的特点,这里自然村较分散,交通不便,现在这里有一所完小(按完小的标准,实际算不上完小)两处村小,在校学生近70人,现有教师6人,中师4人,专科1人,民办1人。 由于地形限制,交通极不发达,给发展经济带来很大影响;由于气候的影响,(气温低、风大、水冷),给农作物的收成也带来一定影响,村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家庭,都是以生产农作物为主,变买的钱用来购买大米(这里生产不出大米),维持生活。所以,这里的群众,对教育的认识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只有极少数家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认真督促子女,希望子女成长。教师家访时,有些家长说,只要能识几个字,卖粮食去会算帐就行了。他们落后时代的意识,给这里的教师带来极大的不利。首先,由于家长们没有远见,对子女的最大期望就是会耕田种地,会算帐。所以造成对子女接受教育,乃至理想起了阻碍作用,从思想上给子女对自己的学习造成毫不重视,得过且过。其次,给学校的教  相似文献   

2.
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环境及家庭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他们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心理压力过大;城区人的歧视造成他们存在明显的心理不健康状况;而环境的不稳定性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城区学生。因此,应高度关注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家校共管、社会关心固然必不可少,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针对具体学情,进一步寻求到符合农民工子女需求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普通初级中学,学校学生大多是外来打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和周边农村学生,从我长期的教学中发现,这些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习氛围不同于普通城镇及城市学生,他们独特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他们特殊的学习心态,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曾经对我所教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他们对数学学习感到困惑的原因有四方面: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家庭进行的一种访问,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个学校,—个班级,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居住条件、经济状况、父母的思想状况、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所从事的职业都不尽相同,其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态度、方法、指导思想也不完全一样。这一切都决定了学生的家庭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负责学生全面发展的班主任要全面地把握学生成长的情况,必须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以及了解家庭为他们的成长所提供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面对大学生旷课较普遍的问题,文章从学生本身、教师、家庭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议:教师提高授课水平,加强课堂平时考勤;学生管理工作将监督处分制度落实到位,细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体制障碍和自身素质等原因,农民工子女教育在城市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解决对其教育的相关措施:改革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低收入家庭实行教育补贴;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农民工教育管理机构或农民工教育协会。  相似文献   

7.
略谈颜之推的“教儿婴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之推提出的“教儿婴孩”思想,是指父母要想使自己子女成为人才,必须从婴孩的教育抓起。家庭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第一任教师;父母要把“重德教”放在培养人的首位;要从严教育子女,应注意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取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8.
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必须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配合。家访是促进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的有效途径,它能把学校、班级在各种管理中的规章、制度、措施、要求,以及少年儿童在学校的近期表现传达给家长,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督促子女自觉遵守纪律、维护学校规章制度;同时,还能把教师对个别儿童的教学意图、目的、方法推荐给家长,以利于家长配合教师检查、辅导子女,促进子女不断自新进步;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家访中寻到解决班上重大棘手问题的钥匙,使学校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不少单亲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他们的心理在悄然变化着,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不久前的调查显示我校单亲家庭学生已达学生总数的17.6%,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了解他们的异常心理及行为,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附属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他们的基本特征、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对自己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看法等。从家庭的角度初步探讨体校竞技训练情况,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对我国体校竞技训练产生的影响。探讨不同阶层家庭对子女参加竞技训练的态度、投入、期望以及现阶段子女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了解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政府、学校及家庭采取合适的教育举措提供心理学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及自编人口统计学问卷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五所公立小学670个学生进行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要高于本地生源,在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两个分量表上,前者的得分更高;在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三个分量表上,流动人口女生要显著低于男生;在身体症状分量表上,生源类别与性别有交互作用。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更低,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公平对待,会对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可能会毁灭一个学生的希望,也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只有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亲情的缺失,部分留守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教育留守学生,教师要用真挚的爱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扮演好"代理家长"角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每个留守学生都成为"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公平对待,会对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可能会毁灭一个学生的希望,也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只有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功能,家庭对子女多方面的影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世界上各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水平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中日两国在社会制度、发展历程、家庭结构方面各有差异,但是都尊崇儒家教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由于两国人民思想观念、国家具体特点的差异性,使得两国在儿童教育观上呈现不同的特点。研究两国儿童教育观的差异性,借鉴他们优秀的经验,对促进中国的儿童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劳务输出成为当今广大农村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把子女扔给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子女便成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往往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生活,但缺乏来自父母呵护,过早地过上了自立、当家作主的生活。这一群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人们去关心、关爱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作为一线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学习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探讨香港低年级(小一及小二)的学生家长,他们参与子女学习中文的情况,包括他们对孩子语文表现的观察,他们参与孩子学习语文时的需要和疑难等问题,可以使教育改革制订者、老师和关心教育的人士了解家长的心声,通过疏导或协助使家长参与孩子学习中文时得到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家庭教育投入明显增强,成为家庭消费的一个主要支出方面,而在我国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社会分层、家庭经济、宗教信仰、就业形势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针对其现状,社会要为少数民族子女增加就业机会、解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学生上学难问题、同时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做好少生、优生、优育工作等,来促进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投入,使更多的孩子获得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历史地落在每一个教师身上,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该像父母爱自己的子女那样热爱自己的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爱的感情无保留地、全身心地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茁壮成长。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爱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