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的耶鲁演讲,被视为“回答了中国的性质、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以及中国在全球关系中的定位等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9月20日晚,备受关注的2007版《中国外交》白皮书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首发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判断大国外交的一个标志就是,外交是谈别人的事,谈世界的事,而不是谈自己的事。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在很长时期里,并没有大国外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长期国力弱小,缺乏大国外交的资源和支撑手段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意志。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中国应该通过建立智库活跃经济外交,通过更积极的经济外交增加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3月,习近平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开始首次出访以来,迄今21个月间,已完成11次出访,到访国家31个。其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州和五大洋洲这五大洲,意味着中国新的外交布局已经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具有35项世界遗产的"世界遗产大国"。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的讲演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追求"和谐世界"的外交方针。为了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政府对内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对外大力开展文化外交,进而在其世界遗产政策中也注入了"和谐"理念。在中国,文化及文化行政往往是作为政治的一个方面发挥功能的。近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条约的前提下,中国出现了自上而下的将各种文化重新定义和建构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动向。中国作为2007-2009年度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国,正在推动其具有"和谐"理念的世界遗产政策,探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和谐世界"中的地位,因此,非常重视国际协作。但中国主张的"和谐世界"理论对其他国家而言,未必就是构筑均衡世界的灵丹妙药,这一口号对其他国家的意义也未必相同。  相似文献   

7.
谭中 《兰台内外》2006,(5):63-63,58
最近,北京举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三个坚持:一是走和平发展道路;二是自力更生,对外开放,互利共赢;三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说明中国外交决策更加融入新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郭玲 《大观周刊》2011,(15):26-27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开始担忧我国的发展对其自身发展的限制与影响,“中国威胁论”迅速蔓延。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与形势,我国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确立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与战略。  相似文献   

9.
孙娟  吕薇 《兰台世界》2006,(10S):54-5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睹神会的目标。强调创造性和稳定性协调统一的和谐社会,在当前我围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理念的提出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陈健 《青年记者》2007,(16):22-22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是中国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在中俄"国家年"框架内开展的各项活动之所以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中俄双方媒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尹妍 《新闻前哨》2014,(3):50-51
(一)概述。2013年11月2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第二次访华前夕.一个实名认证为“英国首相”的新浪微博账号诞生,为首相访华预热。当天下午五点,第一条微博发布:“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在卡梅伦正式访华前的三天内的三条微博内容皆为首相与“中国元素”的互动。该号开通一周时,微博粉丝数为386072人,微博11条.单条微博平均转发量9769条,平均评论量为7685条。  相似文献   

12.
引言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是中国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其内容涵盖了两国政治、经贸、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传媒、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在中俄"国家年"框架内开展的各项活动之所以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中俄双方媒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戎彦 《东南传播》2011,(7):117-119
文章对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进行了广告学视野的解读,从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发布时机入手,分析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化解危机的方式以及"人物篇"抓住机遇的有效策略,提出了未来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应该有清晰的定位,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进行全球化思考和本土化执行。  相似文献   

14.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试图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图书馆管理理念、“礼之用,和为贵”与图书馆制度建设、“天人合一”与图书馆环境规划、“以人为本”与图书馆人本取向等四个方面,以宏观的视角,探求内涵丰富的古代“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中国怎样“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中国历史多年的思索,我终于认识到,以“阶级斗争”观点来认识中国社会的贫富,无论站在哪一边,恐怕都是不正确的,并理解到传统政治观念中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跨国企业和他们的品牌凭借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母国文化,并通过丰富多样的营销活动和广告传播,与目标公众展开多维度的情感说服沟通,通过蕴含其内的企业文化基因输出母国的文化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外交。"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除了需要重视传统的官方渠道还需要重视本土企业的文化传播价值和文化外交潜力,为开拓中国优秀文化传播渠道贡献力量。同时在政策上给予外围支持,而不是直接介入企业营销传播活动。培养具有世界格局眼光的跨国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利用"和"字的变化精彩演绎了中国的"和"文化,本文从文化外交的视角对这一现象予以解读,分析其传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不管是中国与东盟的交往,还是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战略互信”对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钱贝贝 《大观周刊》2011,(52):7-7,84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在国际政治思想领域的反映,“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思想,对软实力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但“和谐世界”本身是理想的,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在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现实环境中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冲击下,中国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将如何发展,“和谐世界”将是否转型?  相似文献   

20.
2013年3月22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首访,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次挽手走下飞机舷梯,许多媒体人和观察家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外交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习式外交”时代。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未像现在一样,烙印着领导人鲜明的个性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