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题目 如图 1所示 ,质量为 m的物体左边图 1连着一劲度系数为 k的轻弹簧 ,当物体和弹簧一起以初速度 v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壁运动 ,并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 ,则弹簧左端从接触墙壁到离开墙壁所用的时间 t=   .答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答案是 4 mk,而不是 π mk.说明有共同而典型的错误原因 .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解法进行调查 ,原来学生是这样解的 :错解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    12 k A2 =12 mv2 . 1因弹簧的弹力是线性变化的 ,弹力的平均值为     F=12 ( k A+ 0 ) ,2设所求时间为 t,根据动量定理 ,有    F· t2 =mv. 3联立 1…  相似文献   

2.
一、弹簧弹力特点与解题基本思路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的形变量 x成正比,因此在求解弹簧问题时要注意两点:①弹簧的弹力是变力;②弹簧弹力的变化随形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需要时间,弹簧弹力的变化也需要时间.例1.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m=2.0kg 的木块相连.若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 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0.1m,力 F 作功2.5J,此时木块再次处于平衡,力 F的大小为50N,如图1所示.则木块下移0.1m 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加  相似文献   

3.
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磁通量的变化有 2种原因 :线圈面积的变化和线圈内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称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所以计算感应电动势也有 2种方法 :①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不变 ,线圈的面积发生变化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求 :E =NΔΦΔt=NBΔSΔt =NBΔSΔt,其中ΔSΔt是线圈的面积随时间的变化率 ;②线圈的面积不变 ,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 ,此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E =NΔΦΔt=NSΔBΔt =NSΔBΔt,其中ΔBΔt是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我们经常所说…  相似文献   

4.
弹簧的弹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关于这类问题,学生都知道这样的结论:①绳形变不明显,发生形变不需要时间,其弹力随外力的变化在瞬间就能发生突变;②弹簧形变较大,发生形变需要一定时间,其弹力在瞬间不能发生突变.其实,在很多辅导书上也有类似的总结.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5.
1990年的全国物理竞赛有这样一道热学题: 有一壶水,水温是10℃,把它放到火力恒定的炉火上烧,当气压为一大气压时,经20分钟即沸腾,若继续放在火上,试估算再经过约多少分钟后,这壶水被烧干。(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即可) 综合卷面,考生有以下几种正确解法: 1.水温从10℃升高到100℃每分钟所吸收的热量: cm·Δt/20=1×m×(100-10)/20=9/2m(卡) 设t_1为水全部汽化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其冲量为F·Δt=BlI·Δt.平均电流的表达式为I=ΔQ/Δt=E/R.平均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Δ/Δt=Blv.因此,安培力的冲量的表达式为F·Δt=BlIΔt=BlΔQ(普遍适用)=BlΔ/R=B2l2Δs/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例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平行光滑长直金属导轨的上端接有一个电容为C、击穿电压为Ub的电容器,有一匀强磁场与两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ef在t=0时,以初速度v0沿导轨下滑.金属杆ef下滑多长时间时,电容器被击穿?金属杆…  相似文献   

7.
弹簧有一定的质量,其自身的重力和弹力之比较小,简单物理研究可以通过忽略弹簧的质量来研究相对应的物理知识.由于"轻弹簧"质量不计,选取任意一小段弹簧,其两端所受张力一定相等,其弹力的主要特征是:①轻弹簧能产生沿弹簧轴线伸缩方向的压力或拉力;②轻弹簧各处受力大小相等,且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③轻弹簧产生的弹力是连续变化的,不  相似文献   

8.
刘启成 《新高考》2007,(10):21-23
一、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计算公式:v(B)=(Δc)/t=((Δn)/V)/t。3.概念理解:①反应速率的数值,为正值;②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而非即时速率;  相似文献   

9.
弹簧问题是近些年来高考的热点 ,与弹簧相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变化 ,能全方位地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因而也就成为高考命题专家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分析弹簧问题应重点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①瞬态参量 .一般是将弹簧对物体与绳、杆对物体作用相比较来命题 .绳和杆对物体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但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突变 (瞬时弹簧的弹力不变 ) .②分离特性 .弹簧作用下的两物体分离时 ,加速度、速度相同 ,只是已无相互作用的弹力了 .③能量特征 .对同一弹簧 ,若两个状态弹簧的形变量相同 (…  相似文献   

10.
做酸(HmR)和碱[M(0H)n]的中和滴定实验,恰好反应时,有: nHmR+mM(OH)n=MmRn+m·nH2O 设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酸,滴定时,读取的体积为V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碱,读取的体积为V碱,则有: mC酸·V酸=nC碱·V碱. 如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则  相似文献   

11.
一、弹性力的瞬间突变和渐变对弹簧的弹力进行瞬间状态分析时,常常涉及到弹力的瞬间突变和渐变的问题,应注意: 两端连接着物体的弹簧(弹性绳、橡皮筋), 形变量的变化需要时间,因此其弹力只能发生渐变,瞬时保持不变;而由两端连接物体变为一  相似文献   

12.
刘瑞阳 《物理教师》2003,24(4):4-34
某杂志上有这样一道例题 :如图 1所示 ,有 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和C ,分别用轻绳、轻杆和轻弹簧固定 ,且处于静止状态 .在分别剪断水平方向的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瞬间 ,A、B和C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 ?为什么 ?图 1在解析中提到 :“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轻绳、轻杆、轻弹簧中弹力的变化情况 .理想的轻绳、轻杆中的弹力可以突变 ,其弹力变化不需要时间 ,而弹簧弹力的变化需要时间 ,不能突变 .”对弹簧的这种说法 ,笔者以为不妥 .按上述说法 ,当水平弹簧的左端剪断时 ,C球应处平衡状态 ,而不应有加速度 .其实水平弹簧的左端处于…  相似文献   

13.
戚林元 《物理教师》2002,23(3):40-40
在学完了“弹力”这一节后 ,有位学生向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是物体产生弹力的充分条件 ,而不是必要条件 .亦即 :有时即使物体不直接接触 ,却也能形变而产生弹力 .”当时 ,他还准备了一道题 ,提出了发现这个“新大陆”的理由 :如图 1所示 ,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 ,一根铁质性弹簧放在其旁但不接触 ,另一端固定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弹簧受到了磁力作用而发生形变 ,从而在弹簧中产生了相应的弹力 .但是磁铁和弹簧并没有直接接触 ,所以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是物体产生弹力的充分条件 ,图 1而非必要条件 .有这…  相似文献   

14.
轻弹簧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它的变化要经历一个过程,这是由弹簧形变的改变要逐渐进行决定的.因此,要知道在某一作用瞬间(如碰撞)弹力会保持不变.弹力是变力,求弹力的冲量和弹力做的功时,不能直接用冲量和功的定义式,一般要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计算.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例变化,故它引起的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动能等变化不是简单的单调关系,往往有临界值.如果弹簧被作为系统内的一个物体时,弹簧的弹力对系统内物体做不做功都不影响系统的机械能.  相似文献   

15.
一、动量定理的应用技巧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等效代换变力的冲量I.例1物体A、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1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轻绳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u.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A)mv(B)mv-Mu(C)mv+Mu(D)mv+mu析解: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对A运用动量定理有I弹-mgt=mv-0.对B运用动量定理有-Mgt=-Mu-0.联立解得I弹=mv+mu…  相似文献   

16.
本提出引入时间能量算符,建立其对易关系的一种方案,初步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定义不确定度Δt,ΔE,证明Δt·ΔE≥h/2,最后指出本方案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和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2.通过实验感受、理解、认识到弹力有大小与方向。3.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的实验。4.正确认识弹性和弹力,并能够区分外力和弹力,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5.了解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6.愿意去研究并科学地应用弹性、弹力现象。7.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标准弹簧、钩码若干;有关弹力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弹性物体,如弹簧、海绵、气球、橡皮;非弹性物体,如石块、钮扣、橡皮泥等。《月上半月教学过程一、认识弹性和弹力1.引出弹性和弹力。①提问:每个同学在…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在研究高中物理力学时,经常会遇到跟弹簧有关的问题,弹簧上的弹力和轻绳、轻杆上的弹力是有区别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由弹簧的形变而决定,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解此类问题时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的三个位置:即原长位置、形变位置、平衡位置;再找出弹簧形变量与物体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应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最后结合物体受其他外力的情况来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的,可以先求平均作用力,再用做功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依据功能关系和动能定理求解.现列举几例,以加深同学们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物理中有一些与弹簧有关的物理问题 ,由于弹簧变形发生变化时弹力会发生变化 ,使得与弹簧连接的物体受力发生变化 ,从而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复杂 ;但只要我们弄清其变化的临界状态 ,再通过分析受力情况便可求得结果 ;常见的与弹簧连接的物体的临界状态有以下几种 .1 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时的连接体临界问题弹簧由于自身特殊结构 ,使得其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时 ,弹力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零 ,或由零突变为某一值 .例 1.如图 1所示 ,三个相同的小球彼此用轻弹簧a和 b相连 ,球 A上端用细线系住挂起来 .求 :( 1)悬线被切断的瞬间每个球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20.
对高中物理教材"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灏 《物理教师》2004,25(2):6-7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中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作了如下叙述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 ,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 .放开被压缩的弹簧 ,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 ,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 ,如果只有弹力做功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即机械能守恒 .可能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机械能守恒的概念 ,且学生的接受能力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