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暇之余整理旧藏,从一藏品册中翻出了几枚面额壹钱至半两的粮票,这些粮票均发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别是:南京市粮食局流动购粮凭证壹钱、贰钱,上海市粮票五钱、半市两,乌鲁木齐市粮票25克,武汉市食品饮食专用粮票半两,浙江省粮票半市两(图1-7)。这些面额如此之小的粮票,按计量称大米,1钱只有10粒左右,半市两、25克、半两换成计量均为五钱,也只有大米50粒左右,如此小面额的粮票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既不理解,也不会明白它的用途,而它们却将我带回到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中。时光定格在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任何生活物资都  相似文献   

2.
邵春华 《收藏》2006,(9):104-104
云南省1967年版六枚一套的地方粮票(壹市两、贰市两、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不仅是我国最早发行的“语录”粮票,而且其中的“半市斤”是迄今所知所有粮票图案中唯一表现红卫兵串联的一枚。  相似文献   

3.
贵刊2001年第六期发表了林强的《各具特色的语录粮票》一文,文中所提到的最早语录粮票与最晚语录粮票的时间有不妥之处。最早语录粮票不是1966年“西藏军区粮票”,大概是1960年“太原市兑粮证”粮票。最晚  相似文献   

4.
刘庆海 《收藏》2006,(3):123-123
最近从一朋友处发现一种农场粮票,为牛皮纸印制,但比较薄,有“伍拾公分”和“三百公分”两种数量。该粮票长8.5厘米,宽5厘米;有维汉两种文字。粮票正面有“国营博孜达克农场职工供应粮票”“仅限本场,对外无效”及大小写数量等文字;时间为“1960.3.1”:钤“国营博孜达克农场供销股”公章,背面无文字。另有一枚背面盖有椭圆章,章内文字为“奖励粮票0.500k”,即0.5公斤,左右有两枚对称的五角星,下为日期“1962.3”;该椭圆章右边有两枚方形私章。  相似文献   

5.
保价信函是我国的邮政业务之一,主要用于直接寄递各种票证,如钞票、粮票、布票、证件等。邮寄保价信函须用特制的专用信封,交寄时寄件人须填写清单装入信封,收寄人(邮局工作人员)应验视所寄物品与清单无误,会同寄件人在清单上签名、盖章,  相似文献   

6.
行军粮票,是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后为粮食部)专门为保障人民解放军行军部队的粮食供应、简化拨领手续而颁发的粮票,是军用粮票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共计有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四种版别。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的公社粮票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笔者的票证藏品中,有几套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粮票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产物,自1955年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各省、市相继发行了"地方通用粮票"或"购粮券"等。随着1985年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1993年停止使用。粮票使用时间之长,文化内涵丰富,在全世界称得上是一花独秀,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  相似文献   

9.
水陆 《集邮博览》2001,(11):37-37
新中国粮票是一种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是空前绝后的历史物,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二货币”。  相似文献   

10.
花花绿绿的粮票,记录着中国经济的百年风云,展现着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它曾经是计划经济政策的产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的稳定,粮食的供应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之后,粮票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被称为“中国第一票”的粮票,已成为继邮票、钱币、磁卡之后的第四个大众收藏热点。  相似文献   

11.
李军 《集邮博览》2001,(10):36-36
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是解放战争中人民支援前线,群众踊跃参战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明国昌 《收藏》2001,(7):72-72
粮票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逐渐成为藏友手中的集藏品。鉴于当年流通期间有大量的伪票出现,为使藏友正确辨别粮票的真伪,本文以1966年发行的5市斤全国粮票为检验对象,从文检学的角度对真票和伪票进行分别检验和比较检验,特提请藏友注意:一、版面特征不同1.真伪票面内容的色泽、清晰度、图案、线条、文字均有差异。在自然光线下,总体观察伪票的色泽较真票色泽鲜艳,但无明快感,其清晰程度也较真票差。如伪票的中心图案,稻捆图案的中心花纹及票背的文字与真票比较,清晰度远不及真票。伪票中心图案的纹线合并,少而不清,一些细线条变成了点,并有  相似文献   

13.
小屋 《集邮博览》2001,(11):38-3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批早期粮票,现介绍其中的一枚。  相似文献   

14.
左鹏 《集邮博览》2014,(7):90-92
正我国不少粮票图案以铁路为题材,比如粮票上的火车站,就一直深受铁路迷和收藏迷的追捧。这些火车站很多藏友都是百闻不如一见。笔者现结合部分藏品,将这些粮票上的火车站展示给大家,与广大藏友共赏。上海火车站(图1):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秣陵路,始建于1908年,1909年落成。现上海站建于1987年,由原上海东站改建而成。在京沪线上距离北京站1463公里、距离南京西站309公里。  相似文献   

15.
刘彦卿 《收藏》2001,(6):27-28
自1993年以来,集粮界讨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争论最大的就是粮票的定义问题。但至今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16.
赛事     
广东为庆祝“广东中华文化流动杯”十周年,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广东省老年人体协主办的第十届“广东中华文化流动杯”老年人门球百队大赛于2004年11月20日至23日在肇庆市体育中心草地运动场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乡、镇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96支老年人门球队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及工作人员1200多人参加了盛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现状调查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我国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相关问题,对我国9个省、直辖市田径项目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相关人士访问。分析总结目前我国田径运动员流动的现状,认为主要存在水平流动以有偿交流为主、区域的协作交流为辅,流动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政府对流量的控制缺乏力度,流动障碍较多,渠道不畅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运动员合理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济成 《新体育》2013,(7):104-104
新中国成立64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行了35年,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全运会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征和基因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化,还停留在需要粮票、油票、布票和工业券的年代。  相似文献   

19.
同为可以记载历史的纸质品,粮票和邮票各有特点,这里展示一下粮票与邮票上的同图爱晚亭、豫园、黄鹤楼、滕王阁。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也称爱枫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岳麓书院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四周皆枫林,春时青翠,夏日阴凉,深秋则枫叶红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有过按人头定量发粮票,凭粮票和人民币购买粮食的人不少,但用粮食当作货币发放,却很少有人晓得。笔者的藏品中有一张作为货币使用的"领粮书——乡邮粮"票据,是1949年10月31日,由晋冀鲁豫边区冀南行政公署大名县(建国后大名县划入河北省邯郸市行政区)发放的。这张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邮粮"票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