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简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留学教育是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留日,制定奖励约束留学章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留学体制,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继强 《文教资料》2009,(32):127-129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代表和洋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清朝政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清末教育改革中一个突出的贡献是极力主张留学,留学的国家首选日本,留学的专业注重实用。同时对留学生要加强管理。他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体现着强烈的卫道精神,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试论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实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强调重视培养实业人才,在实业教育中采用教学与实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聘请洋教员来华讲学,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等,对当今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仍不失借鉴之外。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他在教育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中国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本文从务实、与时俱进、封建性等几个方面对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认为国学教育包括经学教育、史学教育、子学教育和文学教育.国学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是德育的重要方面.国学教育可以弥补西学教育的不足.把国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是要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二是要建立国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储备国学师资.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是提倡实业教育的先驱之一,他把“兴办实业、培育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决策,为发展中国近代实业教育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不仅兴办了实业学堂,规定了实业学堂的分类分级,而且提出了实业教育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培养途径,形成了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作为清季杰出的教育活动家和思想家,在长期的兴学育才实践中,形成了其丰富且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如经世致用,学用结合;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育并举,以德为主。这些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煦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1):93-94,97
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取其精华,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颜元,河北博野县人,是清初启蒙教育思想家;张之洞,河北南皮县人,是清末洋务教育理论的集大成。比较而言,作为相隔两个世纪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不论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育内容上都有其相同之处,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认为,实业是富强之本,一个国家只有在先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才可能强盛;而实业教育是根本的根本,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大量自己的实业科技人才之后,才能不依赖于外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富强之路。因此,大力兴办近代实业和实业教育,应是晚清“自强求富”的根本大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张之洞领导了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军事、民用工业建设,创办了大量的实业学堂,确立了实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为中国社会经济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的教师教育思想源于其创办新学的实践和向外国学习。他将教师教育当作是兴学育才的第一要务,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效性,既注重对教师的职前教育,也重视对教师的职后管理。受其教师教育思想影响的《奏定学堂章程》奠定了中国近代教师教育的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是我国近代大力倡导农业教育的重要人士之一,他提出了系统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学堂,成为近代农业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高度重识农业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大力倡导近代农学教育和培养农业人才,他重视西方农业科学的引进与成果运用,重视农业教育、推广和农务管理的协调统一,推动了农政改革.张之洞作为晚清农业教育思想家的典型代表,首次把农业教育纳入近代教育体制中,为近代农业教育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孟旭 《教育史研究》2002,(1):54-56,66
张之洞早期所奉行的爱经致用的教育观。中期即戊戌变法期间则强调培养“习知西事,通体达用”即洋务事业需要的人才,晚期即戊戌变法以后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思想基础,晚年则转向守旧和卫道。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品格和学识两个方面,品格教育包括德化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品质教育、人格教育、作风教育等范畴,反映中国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层面;学识教育涵盖实学教育、全面教育、学习方法、游学教育等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的展现。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转型教育的基本内涵,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和福泽谕吉分别是近代中日两国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两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都分别影响了中日早期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两人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表现在都重视教育,重视以实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重视学习西方。但两人的教育思想的差异则是影响两国教育近代化历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研究两人教育思想的不同,对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爱国主义思想和“兴学育才”,“求才治国”的近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张之洞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并展开实践活动,创办新式学堂,推进留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创立近代教育行政机构,制订新学制等,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会和,而且使中国近代系统教育制度得以形成,有力地推动教育近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普及教育和女子教育地位一定程度的认识,在一些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下,张之洞的女子教育思想得以形成。他重视女子道德教育和女子特色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女子教育地位的合法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在晚清教育领域地位重要,学界对其教育思想及活动的研究主要在中体西用和经世致用的教育观、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家进行比较、教育改革、师范教育及留学教育等方面。对其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说利于对张之洞教育思想及活动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陈炽认为教育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中国传统教育存在很大缺陷,他从拯救民族危机的高度,主张发展留学教育,完善留学方式,培养实用人才,变通科举制度,发挥留学人才的积极作用。以留学教育为参照,他主张改革洋务教育和书院教育,加强实用技术教育;主张利用驻外使署机构,译介传播西学;发展海外华人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张之洞是从传统派转化而来的洋务派,其人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思想方面,表现为由"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实践方面,则从创办传统书院到传统书院、新式学堂并举。其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传统派时并不排斥西学;以"致用"作为有用之学的标准;抚晋期间的实践;中法战争中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