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指出“大和原理”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大和原理”的运行方式是“乾坤交感”,实现“乾坤交感”的途径是“阴阳和谐”,要达到的状态(结果)是阴阳互化的“中和”状态,即达到事物的“和谐”。“大和原理”在人道方面的表现是仁智礼义,理性情命,对国家政事而言即是“天下合一”的理想。总之,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无不遵循“大和原理”而发生演化变革,从而达到事物的“大和”之境界。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与艺术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统哲学为了更好地说明现象世界而创造了一个理念的世界,认为现象世界是假,理念世界是真;人的理性是达到理念世界的途径。从这种哲学观出发,传统形而上学高扬科学而贬低艺术。但科学对事物的把握是机械的、数字化的,不能把握事物的生命感。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也并非如哲学的初衷所设想的和谐完善,相反,现代人被沦为机器的奴隶,现代人的精神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原因是传统哲学独尊科学、贬低艺术所致。因此,我们应倡导科学与艺术的和谐,既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使之能达到清晰、精确,同时也要用艺术的“眼”和“心”去把握事物,体验事物的情调和生命,用艺术去引导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老子》第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体现出了老子的自然观、演化观,认为所有事物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联系),其演化的基本过程是“冲气以为和”。张岱年对“冲气”的解释是“冲气是阴阳会合之气”,所谓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表示事物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也就是很大的差异性、个性。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潜在前提就是承认多样性的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达到“和”的状态,这就必然要使多种事物能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地相处,只有和谐才能“生物”,才能使事物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课堂亦需要和谐高效。通过合理的删减和巧妙的添加,就会让“有心者”“发明者”“引领者”“倾听者”“思想者”构建的课堂因和谐而高效,因高效而精彩。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和谐社会”作为社会整体的追求目标,只有在社会所有子系统都把其作为共同追求目标并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状态,也依赖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以及在此基础上相互协调。本文拟从社会组织系统的角度,对大学校园的和谐状况进行分析,并从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美与丑是相对存在的价值论事物.这决定了美不可能属于知识论领域的任何一种“真”。在价值论领域内,美既不属于“善”、“利”一类理性事物,亦不同于生理感觉和心理感觉的对象。它是相对独立的特殊事物,是诉诸人的精神性感觉的、属人的气质性和品格性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和谐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素有“贵和”思想,崇尚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理念表达了人们对中庸、适度、匀称、对称和协调的期盼。不同事物内在与外在关系的和谐既是系统和要素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最佳途径。和谐哲学认为,天地万物、社会人生的最佳状态就是和谐。文明不是一个无休止的征服过程,而是对和谐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实现过程。可见,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和谐是真善美的至高境界,真善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和谐之真、和谐之善与和谐之美是和谐的三种雏度;求和谐之真、倡和谐之善、达和谐之美则是弘扬和再造民族精神的永恒主题。在新世纪奏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和谐,是弘扬和再造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和谐,作为多元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臻乎完美的状态,成为人们永恒的追求目标,贯穿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所谓人和、家和、政和、天下和即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到处可以见到和谐的身影。和谐,既是事物的一种完美状态,也是一种方法论。近年来,语文教学领域引入教育生态学与和谐观念,构建了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理论。论者多从西方的生态学理论出发,少有联系我国古代“和”的思想谈及。本文拟从“和”的方法论入手,探析“和而不同”原理在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春良 《中国教师》2005,(10):57-59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与“不同”都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学者乐黛云指出:“‘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人表面…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角度讲,“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从美学范畴而言,“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完美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从新课程的要求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和谐过程。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学活动始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和谐与发展”的涵义及其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现实意义,把“和谐与发展”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人们评价或判断事物的一种价值尺度,应该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即,和谐中的发展,发展中的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发展促进和谐;和谐依赖发展,发展依赖和谐;发展为了和谐,和谐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物质”是极其广大的,理性才能把握,因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理性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范围则是较小,提感性哲学,当我们谈实践时,我们的认识范围就缩小了。缩小了的范围一般就是感性能够感觉到的。理性本体是关于事物起源解决自然和社会根本矛盾的东西,因而是更重要的本体。但感性本体作为认识的起点也是不能丢的,舍此我们对事物就会毫无认识。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也能产生效益。和谐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很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它是通过诗人描绘的事物和画面来外化的,这些描绘的事物和画面即是“境”,在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和描绘的物象——“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美与丑是人们对事物主观感受的一对不能分开的佳偶,爱美嫌丑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的弱点。人们常常发现事物“美”和赞赏事物“美”的时候,却常常忽视事物“丑”的存在价值。现实生活中正是因为以“丑”显“美”的例子随处可见,才使“美”的事物更显得自然、和谐。本文通过对美神成全他人恋情以及自身的恋情遭遇引述到绿叶衬红花,黑土衬黄金来表达世间以丑衬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强调创新的时代。我国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夔认为,科学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发现存在的和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创造不存在的和从未存在的事物,以及把存在的事物革新成为新事物。”人们普遍认为,创新与创造不同,创造是“无中生有”,而创新主要是对现有的东西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新事物,称为“有中生新”或“有中变优”。对创新这一全面、深刻而又辩证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观照新一轮语文课程教材改革中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往往把创新狭窄地理解为仅仅是“创造不存在的和从未存在的事物”,而容易对已经“存在的”和“曾经存在过的”事物,或无知,或否定。语文课程教材改革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因而出现了某些忽视传统或不要传统的“泡沫”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理解和谐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的书面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蕴涵着和睦、融洽、合作、协调等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和谐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协调、协同、适应的关系,表示事物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完善性和合乎规律性。如果我们把和谐拆分来看就是“禾与口、言与皆”,其意义就是:“人人都有饭吃,  相似文献   

19.
李国君 《教育艺术》2002,(11):36-37
今年5月 ,李瑞环同志在英中贸易协会演讲时强调了“和”的思想 ,即万事万物都由不同方面和要素构成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 ,不同的方面和要素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它们相异相合 ,相反相成。“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 ,它包含了和谐、和睦等内涵。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 ,一直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据《国语·郑语》记载 ,最先提出“和”这一概念的是史伯 ,他提出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认为“和”即是相异东西的综合统一 ,能不断产生新的事物。和谐存在于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之…  相似文献   

20.
曹欣慧  吴玲 《教育评论》2023,(10):108-115
规训自来有之,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尤其是组织管理领域。近年来“规训”问题备受关注,而对“规训”价值的认识由于社会思潮影响存在极端倾向。就教育管理领域而言,规训具有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主要作为某种教育管理手段发挥作用。“规训”不仅是学生行为发展基石和路径,还是学生认知发展实验室——“规训”是有甚于常规事物的“特殊事物”。“规训”的尴尬处境表明,社会需要呼唤辩证思维:把握本质,意识到规训的消极倾向;努力探索规训的积极价值,发挥规训的正能量;努力回归初心,体现不止于惩戒的规训新理念;实现管理超越,以和谐发展为导向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