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日益成为所有教育者的共识。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一、阅读教学中的有意渗透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方向和主流。语文作为主要学科有必要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换而言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把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作为环节之一的文学作品鉴赏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审美理想的任务。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的审美理想,便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更新,素质教育被提到教育任务中去。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有效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大纲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挖掘并优化创新因素,会更有利于学生写作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常晓红 《孩子天地》2016,(5):292-29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形式得到创新,全面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成为我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心。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主体进步的灵魂,是文明发展的阶梯。创新教育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必须从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明确学生创新意识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切实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善于把创新思维运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等五个方面着手,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以完成培养创新型学生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门热点,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四个现代化更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核心的核心,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理所应当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着重突出创新思维特点和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创新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语文的知识性与积累性、思想品德的熏陶、学生个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应努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着眼点,已逐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作文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中心。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既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所在,也是适应高考考知识、更重考素质、考能力的改革要求的教改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开拓性实用型人才的社会呼唤。  相似文献   

15.
林健美 《陕西教育》2001,(11):36-36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一)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弥儿》)有个性才会产生教育的艺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已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就语文学科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而德育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值得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点。这一切需要教育的创新.而语文教育的创新也成了教育创新核心之一。同时,其创新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提高学生语文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就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那么,对课堂语文教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教育是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技巧和手段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管理之下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具体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落实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培养作为当前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已经成为成人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如何在成人语文教育中科学的实施创造性思维培养,对深入实践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有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事实求是的了解当前语文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有目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有机放矢,实现当前成人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追求成功。教育也在呼唤着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指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为目的的教育。它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决定了语文教学具有诸多教育功能,其中包括当今竞争社会所需要的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的培养,包括努力争取成功、善于获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自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