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桑植白族民俗活动为对象,在分析白族民俗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上,从表演层面、体验层面、展示层面和旅游六要素层面提出了桑植白族民俗活动旅游价值的实现形式,旨在为桑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明  尚晴  龚勇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7-19
桑植白族游神源于白族民间的"本主会"[1](P99),是白族衣裔为纪念本主神谷均万、钟千一、王朋凯等而创造的独特的宗教民俗文化活动。本主神由民族的祖先、英雄或民间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升格演变而成,对桑植白族社会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试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桑植白族游神仪式的活动范围、活动人群等遗存状况,请神、...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4):19-20
文章阐述了汉化效应的内涵,从语言、服饰、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桑植白族游神等侧面,指出了桑植白族文化在强势汉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逐步消亡,提出了制订桑植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规划、开展研究汉文化下桑植白族文化保护机制的基础研究、树立桑植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等建设性应对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桑植白族杖鼓舞作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桑植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殊发展历程创造的民间舞蹈.让桑植白族杖鼓舞以最好的状态传承发展下去,走进舞蹈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将从杖鼓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步伐、综合表演组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沅陵钟姓原定为汉族,但与其同源的桑植钟姓已定为白族。本文从考证两地钟姓同出一祖出发,确认沅陵钟姓亦为白族。  相似文献   

6.
“绕三灵”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以唱白族调为主的白族歌舞节,是人们理解白族文化的重要途径.“绕三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其在实现白族文化的传承、强化白族民族认同、实现白族人民审美教育和维护白族人民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欧媛  王静  尹华光 《教师》2012,(2):121-122
桑植民歌自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有关桑植民歌的旅游活动日益活跃起来。本文通过分析桑植民歌的内涵和旅游价值,提出了以民歌漫画展、民歌体验村、民歌旅游课堂等形式将桑植民歌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贯彻到旅游发展之中,从而实现桑植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原则入手,根据民俗学、经济学、旅游学等有关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且结合西部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蚂蜴(虫字旁加另)节,云南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贵州水族端节、苗族姊妹节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若干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桑植白族民间普遍存在“本主教”的宗教信仰,游神祭祀是桑植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区域与其他民族群体区分的重要标志,更是该族群不断强化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深层次说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横切面.因此,必须依靠交流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语境之中,使其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增长点,而民俗体育旅游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资源,它是指旅游者外出旅游以观赏当地的民俗体育表演、竞技比赛,参与民俗体育健身、娱乐等活动为动机的旅游形式。新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少数民族聚居,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认识新疆民俗体育旅游的特性和优势,思考发展壮大的策略,为充分开发利用新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前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体系构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模型,并针对专家、居民和游客对桑植旅游开发潜力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应用,为桑植民歌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黔玲 《教师》2013,(32):127-128
白族民间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种,最具代表性和流传最广的是“霸王鞭舞”,它不仅在“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反映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本文以白族“霸王鞭”舞蹈为例,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单一民族舞蹈的细微特点,研习白族“霸王鞭”舞蹈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仗鼓舞是桑植白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创作的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为了探究湖南桑植白族仗鼓舞,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对白族仗鼓舞特色题材内容、特有舞蹈技艺及特定社会价值功能做了研究。研究表明:仗鼓舞具有广场舞蹈、多元一体等特色的题材内容,文化生态元素的律动特征和精准严格的传统程式特点是仗鼓舞独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仗鼓舞还有鼓舞民族士气、凝聚民族民心等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4.
殷群 《课外阅读》2015,(4):247-249,263
云南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旅游体验、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以人为本、审美教育的旅游价值。通过分析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时应注意处理好白族婚俗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为发展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是第三产业的先导性产业.进入21世纪,各级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纷纷瞄准“民俗”,争相采取措施挖民俗特色,推民俗项目,打民俗品牌,做民俗文章.利用民俗开发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目前青海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有利于青海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面临生存环境改变、人才流失、场地破坏、外来体育冲击、社会风俗转变等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民俗体育旅游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良好城镇文化的塑造,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法律、政策、制度支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成立相关的民俗体育组织、扶持民俗体育传承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大对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等策略,推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桑植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植民歌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桑殖民歌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彰显出自己无穷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把它作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精品来打造。对桑植民歌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望桑植民歌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桑植民歌,使之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8.
论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桑殖民歌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彰显出自己无穷的魅力。它的艺术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了保护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把它作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精品来打造。对桑植民歌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望桑植民歌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更深入地研究和传承桑植民歌,使之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历史地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白族民俗、文物古迹频临灭绝的现状,以及抢救的紧迫性.探讨了新时期发掘、保护和传承白族文化的新举措,繁荣白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加速区域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是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将客家民俗转化为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及民俗文化相关产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集合。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可划分为物质层面的民俗消费、行为层面的民俗表达和精神层面的民俗建构三个层次。当前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业态较为单一。发展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应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资源观、跳出民俗主义的窠臼、处理好主位与客位的关系、在符合民俗文化发展规律的范围内对民俗进行"发明";针对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具体对策建议:一是提炼客家民俗符号,以民俗传播促产业发展;二是文化+科技,提升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挖客家民俗文化内涵,经营客家民俗文化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