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洋 《生物学教学》2005,30(2):42-43
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即是我们常说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肘“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开展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的学习资源.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问题,给他们提供进一步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应用旧知识.进而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求学生知道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及优生知识,且教材可读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在其中做标记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我们精心设计,也能把这节课上得生动而活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节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六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对于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的教学,可提高学生的优生意识,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婚姻法及人口政策。笔者对这一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4.
1 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学习过程,力求把“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5.
高二《生物》第六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继“遗传与变异”理论学习之后,一个令学生很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又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使学生用所学“遗传与变异”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发病原理、发病特点,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及遗传病的预防知识等;二是使学生了解人类是怎样面对遗传病的。即对《优生学》的认识及优生措施的了解。特别是激励学生对如何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预防和治疗人类遗传病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认识。为使本节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显然,人类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及其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优生)都可以用遗传学原理来说明。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人类遗传病与优生”部分的内容很少单独命题,而总是与遗传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查内容主要有: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基因型、表现型推断,遗传概率计算,优生措施、原理等。题型通常以遗传系谱题的形式出现,既有选择题,又有简答题。且简答题的难度大,所占分值高。由于这类题目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又具较高区分度,故在近年高考中比重有加大之趋势。本文结合遗传学相关知识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说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作为协作学习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和探索发现精神非常重要。本文利用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个案的设计与应用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协作学习进行了应用方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9.
操明权 《新高考》2007,(4):45-51
“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物的进化”专题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尤其是有关生物变异的原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重要知识点归类及复习策  相似文献   

10.
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通过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掌握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以及生物调查的技能和方法。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调查人类遗传病情况,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提高生物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7,32(5):31-3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  相似文献   

12.
“任务引领、活动建构”学案的程序是: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系统总结-尝试应用-诊断评价-学后反思。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各环节的灵活运用,并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张婧  时号 《生物学教学》2006,31(8):30-31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一节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该节教学内容围绕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展开。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将这节内容分为5课时。“血型鉴定与输血”安排在第5课时,教学内容有常见血型种类、ABO血型的鉴定及输血。课本上有关血型和输血的文字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和收集有关血型和输血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开展鉴定血型的活动。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本节内容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并能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王友 《生物学教学》2006,31(8):26-27
1教材分析 人教版《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是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原理的最好内容,也是面对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较好内容。教材从事实分析人手,提出问题,给出结论,但没有实验验证和分析的过程,这为实验设计和实验资料分析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一睦人类后天的疾病基本上得以控制,而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发病率则 逐渐提高,并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要想提高人口素质,就要从控制和改变遗传因素的方面做起,了解遗传病的种类,发病原理,再利用现代的各种高新技术,找到和提出治疗的方法,如产前诊断、遗传工程等,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遗传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细菌、真菌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对于微生物知识较少的初二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葡萄酒的简易制作方法,取代教材中甜酒的制作,突破了发酵作用这一教学难点,对如何进行初中生物学探究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二册“染色体变异”一节,教材中的“染色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亚显微结构,教材内容抽象,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处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广慧 《生物学教学》2006,31(10):37-38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实验教学改变过去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把“探究”列入活动建议。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5章所安排的3个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本课是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安排的一节生物学实验设计专题学习课,旨在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