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流行的网络词语"给力"主要用作形容词,有其特定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与词组"给力"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日益普及,讯息传播迅猛加速,网络新词新语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词语,如:艳照门、郭跳跳、打酱油、食草男、洗面帝,追客、裸官、山寨、雷、囧、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海豚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等,先由某些网民在网络论坛或博客上使用,然后一下子在网络上蹿红,又从网络新闻渗透到其它媒体之中,网络新词"给力"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从"给力"偶尔现身,到成为网络明星,再到大众追捧,然后隆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人们记取,步伐之坚定,力量之强大,效应之轰动可谓"非常给力"!  相似文献   

3.
"给力"一词成为2010年网络热词,以其多重内涵走红网络,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因而有必要从它的来源、含义、用法、传播方式以及与其他同义词的区别几个方面,分析"给力"一词.  相似文献   

4.
近年,词语"给力"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同时也已扩展到平面媒体和日常口语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给力"的语义语法特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出其词汇化过程及其词汇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很多词语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对一些词语进行创新使用是网络用语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给力"在网络语言中就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给力"新用,不仅受网络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同时与其内部语义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6.
说"给力"     
网络新词"给力"成为了流行词,它适用范围极广,使用频率极高.本文基于语料的研究,对"给力"的语义内涵、句法位置作了详尽的分析,探讨了"给力"一词产生并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经济适用男"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词语,它是仿造"经济适用房"得来的.随后,与它类似的一些词语也纷纷被创造并流行开来.这些词语的流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8.
近来,由于网络的强大号召力,"给力"已成为当下网络上的流行语,并不知不觉地从网络走入了社会。拟从"给力"产生的语言现象出发,分析其词性,并通过与之相似词的比较分析,探讨"给力"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网络词语"给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入选了"2010年最流行词语",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标题。打开电视,很多节目更是以"给力"命名,湖南卫视就有"给力星期天""神马都给力"这样的栏目和板块。究竟何谓"给力"?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事情做得很到位,或者形容某人或某现象使人为之振奋。人们经常用这个词  相似文献   

10.
新词语"X客"     
"X客"作为目前一种流行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形式上迎合了现代人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本丈通过论述汉语词的词缀化倾向在词素"客"上的表现,分别从语言自身条件和社会语用条件两个角度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从而试图说明"X客"成为一种高产的构词模式,实现了汉语中潜性词语向显性词语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读者:"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红最火的热词.自从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问世,我们几乎天天可以在各类报刊上见到"给力"、"不给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翻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见到如"IP卡"、"OPEC"、"WTO"等源语词语直接被拿来用在汉语语言当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给译者提出了一定挑战,另一方面又给翻译研究人员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云X"词语首先出现在科技领域里,逐渐扩大到日常生活领域".云X"结构中"云"的语义为网络",云X"的语义有四种类型,该结构在语法和语音上也有自身特点".云计算"收录进了词典,还有部分"云X"词语也可收录进词典".云X"词族的形成机制主要有模因的影响,网络时代迅猛发展带来词汇需要,认知上突显作用及词语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社会语言生活中, "XX门"不管是在网络还是报刊杂志中,出现频率都相当高. "门"字在这些词语中的意义已经虚化,位置也已固定,具有标示词性的作用,能产性非常强.这是现代汉语在与不同文化交流中产生的一个新词缀,同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网络"恶搞"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现象,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它的产生缓解了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压力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因而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由于没有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伦理问题也随着网络恶搞作品的不断出现而出现.因此,对于恶搞,我们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在伦理规范的约束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网络这把双锋的利刃,在给现代社会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特别是对上网的最大群体--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本文从网络技术的特征分析,阐述了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网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中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其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在于三重社会网络的"推-拉"效应.其中,市民社会网络资源优势对农民社会网络的歧视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对新读书无用论产生推力;生活在城市空间场域的农民特殊网络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又对新读书无用论产生拉力,这也是"推-拉"效应的第三力;第二力拉力则来自农民想进入城市的生存渴望.  相似文献   

18.
悖谬性结构词语,其语义认知基础是词的"不可能特征",具有合语法而悖于认知原型的语义结构特点.悖谬性结构的词语能表达诸如荒谬、奇异等多种社会认知意义,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词语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貌合神离"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春 《现代语文》2006,(2):65-67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群体,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词新语大量涌现和新词义迅速产生的同时,一些词语出现了一种"貌合神离"的现象,也称为词语移用.本文具体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途径,并进一步探求了这一现象带来的结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教研到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它给教研带来的不仅是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和高效率,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新型教研文化.借助网络优势"造力",为农村教师送去了"及时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