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部队委托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士官国防生,对提高部队士官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军地人才战略合作的新尝试.军事体育是高职院校士官生面向军工职业教育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军事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重视士官学员意志品质、观察力和自我锻炼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生是部队遴选高素质士官人才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士官作为当前我军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部队兵员的主体,推进士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对充分发挥士官在部队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针对现役士官的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体制机制落后与士官提升能力素质迫切需求的矛盾问题,通过研究现役士官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现状,分析了现役士官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  相似文献   

3.
定向培养士官是部队依托地方院校的优势专业资源,军地双方共同为部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士官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定向士官人才培养质量,应以士官能力要求为牵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建立健全培养机制为抓手,提升融合质量水平;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士官培养效益的最大化;以岗位需求为核心,努力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士官是连接军官和义务兵的桥梁,而士官生是士官的预备生,是在国家培养政策下新兴的部队紧缺力量。士官生进入部队后,主要从事部队武器装备的操纵、维护、管理和维修以及基层战斗指挥等工作;了解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构建高质量、高素养部队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定向士官院校培育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一环,从而提供更为有效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士官岗位升级训练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根据总装部队建设需要和士官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分析了总装部队士官岗位升级训练的基本内涵及意义,梳理了当前总装部队士官岗位升级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了适应总装部队建设需求的士官岗位升级训练路子,旨在为加强部队建设和提高战斗力,培养一大批满足岗位任职要求的新型士官人才。  相似文献   

6.
士官能力论     
士官是我军编制体制改革后出现的一个新层次,是部队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如何依据士官岗位特点,着眼部队任职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基层舰连“信得过、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管理型骨干人才,这是士官培训必须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纵观我校10年来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士官培训必须贴近部队需要、贴近训练实际、贴近未来实战,在注重提高士官以下七种能力上狠下功夫.一、思想教育能力是士官搞好管理的根本保证在部队管理中,注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寓教育于管理之中,把管理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项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好多事故都是因为不会管理,不会做工作,不会做人的工作,不会做思想工作,使矛盾激化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士官人才,是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在部队从事一线操作和维护现代武器装备,进行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部队需求数量多、职位广、役期长的专业技术士官人才.从高技能士官人才的内涵分析,其具有军事性、职业性、专业性和技能性四大特征.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军事、教育、禀赋、动机四大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办学模式、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质量评价等方面探讨军地联合培养高技能士官人才的人才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8.
土官素质关系未来战争成败 记者:请介绍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人才建设特别是士官教育培训的概况和特点. 白路:士官作为与指挥人才、参谋人才、科研人才、技术人才并称的五大人才之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在我军"五支队伍"中,士官是直接操作武器装备和管理指挥部队的,士官的素质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直招士官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结合潜艇部队实际,提出直招士官的培养应该加强国防观念教育,给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打牢献身潜艇部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部队报务工作是国家通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部队通信保障工作,为部队建设贡献力量,要注重加强初级预选士官的报务训练,提高初级预选士官的技能水平。然而,因受初级预选士官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初级预选士官报务训练质量受到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分析初级预选士官报务训练的心理因素,并探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当前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根据船艇部队对技术士官的需求,建立军校、地方院校、企业和部队之间军民融合培养舰艇装备技术类士官的立体格局,并从法律政策、人才选拔和建立反馈机制等方面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专业士官是部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军队院校要重视专业士官任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士官任职培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了专业士官任职培训课程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专业士官任职培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逐步紧贴实战要求,满足专业士官任职培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Z1):106-108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是新形势下为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部队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而采取的部队依托高职院校进行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创建科学的军民融合、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为试点,大力改革实践教学课堂内容形式,融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提高了直招士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后续在部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深入,部队院校大多面临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学院从搞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各类培训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模型.跟踪新军事变革实际,紧贴部队人才需求,突出任职能力培养.按照按需教学的培训思路,制定士官学历教育,士官应急补训和晋升中职培训的各专业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胡程 《华章》2007,(12):119-119
军队干部、士官转业是军队建设的一项正常工作,关于转业费的计算问题直接关系到部队稳定以及所有面临转业的干部和士官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转业费计算方法,对分段计算转业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士官远程教育是提高士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较好的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士官远程教育的建设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士官能力素质的快速提升。论文分析了部队目前在开展士官远程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完善士官远程教育机制、重构课程建设体系、加快推进网络支撑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士官远程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综合培养、提高文化工作能力是我军在推进信息化条件下人才队伍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士官文化工作骨干必须具备多样化的文化工作能力,才能有效加强所在部队的文化氛围建设,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因此,选择文化素质较高、具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士官骨干,围绕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士官文化人才队伍,以士官文化工作骨干能力为核心,搭建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学员队日常落实、《士官文化工作》课程专业授课指导的培养体系,对积极发挥文化软实力,推动部队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士官岗位能力的重要性士官制度改革后,我军的士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不单纯是量的扩大,而是技术力量的保留和增值,是以人为本的科技含量的扩容,是战斗力重心的重新定位。士官是生成、储备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群体,是实现“打赢”的一支重要力量。未来高技术战争是现代化的人与现代化的装备有机结合的军事斗争实践。士官是班长骨干和技术骨干的集合体。他们直接参与组织部队的训练和管理,操纵使用复杂的技术装备,是人与武器结合的最直接体现者。这支队伍岗位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部队的保障能力和战斗力,直接关系着未来战争的胜败。世界发达国家军队,都把士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法国、英国军队实行士官制度已有百年的历史,美军的士官占到其总兵力的60%。士官在这些国家军队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士官是士兵队伍的骨干,是战斗力的基础,甚至把士官誉为“军队的脊梁”,把未来战争说成是“士官的战争”。所以,部队应把提高士官岗位能力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且常抓不懈。二、士官岗位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课题研究中,走访了济南、南京、广州等几个军区的十几个单位,对士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部队普...  相似文献   

19.
我军实施士官院校教育,已有十余年的历程,一大批经过院校培养的士官已成为部队基层建设的骨干.根据江主席军队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科技强军,人才为本”的要求,随着兵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士官将成为士兵的主体,并逐步向全同制、职业化过渡.士官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培养适应军队建设和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既是实现军委质量建军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士官学校及培训机构实施士官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士官作为我军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巨大,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状态,也是决定"打赢"的关键。在信息化条件下,改革创新士官教育模式,广泛开展士官现代远程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士官现代远程教育的组织实施方法及建设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