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 ,公元 2 2 1年 ,关羽走麦城 ,兵败遭擒 ,拒降 ,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一日 ,马忠上表 :赤兔马绝食数日 ,不久将亡。孙权大惊 ,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 ,人言其精通马语。马忠引伯喜回府 ,至槽间 ,但见赤兔马伏于地 ,哀嘶不止。众人不解 ,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 ,抚其背叹道 :“昔日曹操做《龟虽寿》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 ,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 ,亦未见君如此相依 ,为何今日这等轻生 ,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  相似文献   

2.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陨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  相似文献   

3.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冯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作《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  相似文献   

4.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  相似文献   

5.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作文的开放 ,高考作文成功的秘诀何在呢 ?依愚之见 ,有以下几点 :一、功底深。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因为 :审美熏陶深 ,才能触类旁通 ,左右逢源 ;文化积累厚 ,才能博古通今 ,融会贯通 ;文学修养好 ,才能才华横溢 ,激活积淀。这样 ,才能成就高考佳作 ,获得作文高分。否则 ,就可能缺乏广度 ,缺少深度 ,没有蕴涵 ;弄不好还会出现差错 ,闹出笑话 ,留下笑柄。如此 ,高分尚不可得 ,还谈什么高考佳作。 2 0 0 1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 ,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 ;通过赤兔马与伯喜的对话 ,显…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夜读《三国》,听一阵钟声响,笔者猛然记起2002年乃农历壬午年,生肖马,不禁灵机一动,用这三国故事化做一束“马”谜,以博诸君一乐。1.说《三国》中的马,不能不说那著名的赤兔马。且看第一谜:“赤兔殉主”,打《三国》一人名。话说第七十七回,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数日不食草而  相似文献   

8.
伯(喜否)是春秋后期吴越争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司马迁为了突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在刻画这一人物时常弃《左传》而另采他说。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剖析了伯喜否被史家丑化的缘由,并探讨了司马迁撰述先秦人物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喜和悲是相对立的感情,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又可以相互转化。清代王夫之曾说:“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并指出以喜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的特殊艺术功能:“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对于以乐景写哀情的作品,我们要善于由喜见悲。由乐景见出所激起的愁思。美好的景色本来可以使人悦目赏心,可是在诗人心境不好的情况下,反而引起了悲怆的情绪。杜甫的一首《绝句》:  相似文献   

10.
重欲必亡     
【原文】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3-98题。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与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予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事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悦。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予,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93对下面各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  相似文献   

12.
捷辩蜀先主以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使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其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籍应声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吴主大惭,无语对。(《太平广记》)  相似文献   

13.
正赤兔马害关羽被俘"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可算是名马的"形象代言人"了,这匹三国时期第一名马和当时的一些战将、谋士一样几次易主,最终寻得武圣人关羽,然后一心一意陪伴左右,直至关羽被东吴俘获并斩首。随后它被孙权赏给了在麦城擒获关羽的东吴将领。不过赤兔马感念关羽的仁义,在其死后绝食而亡。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赤兔马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时,中了东吴的埋伏,关公  相似文献   

14.
李崇     
《阅读与鉴赏》2006,(9):40-42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既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见者莫辨。又有女巫阳氏自云见鬼,说思安被…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的《隆中对》最先提出三分天下的大势。但实际上首料天下三分应是鲁肃。鲁肃在汉末军阀混战中,与周瑜一同投奔“威震江东”的孙策后又辅佐刚即位的孙权,很受赏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一天,孙权大会群臣后,单独留下鲁肃“合榻对饮”,孙权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政。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回答说:“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  相似文献   

16.
刘金华 《语文知识》2005,(7):48-48,F003,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陆逊传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相似文献   

17.
《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一句,《教参》在译文中将“哀”对译为“哀怜”。笔者认为不妥,“哀”在这里当释为“爱”,即“疼爱”之意。理由如下:一、从触龙和赵太后对话的文意来看,他们原为争男女之爱而引出对长安君和燕后的爱的比较。触龙打开进谏大门的一段话可分为三层来理解:1.提出爱子的原则——计深远;2.从送燕后出嫁事说明太后对燕后的爱之深;3.从嫁后的祝祷赞扬太后爱燕后符合“计深远”的爱子原则。其中写送嫁时的情景很感动人。因“亦哀之矣”之前有“泣”,“悲”两  相似文献   

18.
鞭笞三马夜宿于厩,其主以其庸而笞之,三马哀嘶其重。少时,主乏而寝,三马骈于槽间,沉思前事,潸然泪下,对月怀想以为望月可消愁。谁道月光  相似文献   

19.
依据"考试说明"要求,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过、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对常见文言虚词注意归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部用做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3)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相似文献   

20.
浪淘沙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其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