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者讲成文学课。这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这是因为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抓住或者不够重视语文科是工具学科的性质,没有或者很少注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没有或者很少引导学生从事读写作业,往往离开课文,大讲其思想政治,或者好高骛远,大讲其文学分析,讲的似乎不是语文课,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者讲成文学课了。例如,教一年级学生认“首都北京”几个字,教师大讲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九四九年成立的,在这以前,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这样一开头,就找事例,编故事,讲今昔对比,讲今天的幸福从何而来……这些话讲多了,临到学生认这几个字,写这几个字,时间就被挤得所剩无几了。  相似文献   

2.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多向迷失。 我国古代有“歧路亡羊”之说。也许就是由于“歧路”太多的缘故吧。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走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有时语文课被讲成了“政治课”,为了配合形势,抓住课文中的某一点,生硬地联系实际,随意地发挥、说教;有时被讲成了“文学课”,大谈其文学史、形象思维、典型创造;一时被讲成了“工具课”,只讲文章表情达意之法,不管其思想教育因素。到了“文化大革命”,“工具课”遭到了严厉批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批判的结果,语文课走到了另一极端,又变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成了“政治工具课”。近年来受高考强劲有力的影响:又出现一个新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纲》告诉我们,不能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分割开,既不能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能讲成纯知识课,要根据语文科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上下功夫。一、通过阅读的形式,用自然渗透的方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统编课本中,有一些利于对学生的爱农思想教育,但这几篇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知识中心说”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训练课、政治课、美育课,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位—语惑的培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轨,才能走出历史的迷雾,走向柳暗花明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崔应虎 《学语文》2009,(4):19-19,36
中学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是很美的,可是教学中却往往不能很好地展现它的美:有时讲成“政治课”,将生动形象的课文贴上政治标签,王婆卖瓜似的拍卖抽象的政治概念;有时讲成“文学课”,进行空泛的文学分析,庖丁解牛般地肢解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讲好语文分析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会因忽视政治内容,一味追求艺术形式而讲成艺术欣赏课;有时会因离开语言环境,单纯咬文嚼字而讲成文字课,有时则因不注意分析艺术形式,只注意分析政治观点而讲成政治课。这些都是语文分析课之大忌。讲好语文分析课,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分析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出思想内容。尽管文章的内容不同,体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它的基本目的和要求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掌握祖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在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下,在一段时期内,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甚至于取消语文课,把语文课和政治课合并起来,致使有的教师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读“微言大义”,任意发挥,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达到语文课作为一本基础工具课的目的和任务,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粉碎“四人帮”以后,语文教学出现了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学习各门知识的基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和进行革命斗争的武器。进一步教好语文课,以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省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关心和研究怎样进一步教好语文课的问题,以便不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文学课,这是十分及时而必要的。这里,根据了解的一些情况,对怎样进一步教好语文课谈点个人意见,期与同志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9.
搞好讲读教学是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来信来稿就讲读教学问题发表了意见,介绍了经验,现择要综述如下。一、正确处理讲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思想教育与“双基”教学的关系。语文课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工具课。而语言文字总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同时也能逐步领会其思想内容。根据语文学习的这个特点和规律,我们既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政文课”,也不要忽视思想教育,而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双基”教学。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一条很有权威的禁律:“语文课不能讲成文学课”。在讨论到语文课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时,除了别的种种原因之外,其中还有赫然的一条,就是语文课讲成了文学课。因此不少语文教员,都在引以为戒。在讲解课文时,即使他所讲的是文学作品,也都尽量避免涉及文学因素,以免有把语文课讲成了文学课的嫌疑。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就会发现,“语文课不能讲成文学课”这个提法使丰富的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单调和僵化,这个提法是不够全面的,也是不够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在一度忽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大气候条件下,语文教学中也有人以突出语文课的工具作用为口实,反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诚然,语文课不同于政治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但语文课、政治课,除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教学任务之外,它们还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准的共同任务。德育应渗透到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指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在于得到阅读和写作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中心说”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训练课、政治课、美育课,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位——语感的培养。当前语文教改的主要理论阻力是20世纪初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知识中心说”。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轨,才能走出历史的迷雾,走向柳暗花明之所在。“语感中心说是语文教学的新路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是教化的工具.是灌输特定的政治目标的工具,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道德课。有的课,如鲁迅的小说《药》,虽然名日文学课,实则除了外加的、并不准确的写作技巧的罗列外,仍然是政治课;《药》的所有人物都被牵强附会地纳入阶级分析、政治分析和道德分析的“理论”框架.哪里还是鲁迅的《药》?当然,责任不在语文教师,甚至也不在语文教参,因为在那个阶级斗争必须天天讲、  相似文献   

14.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本应找到更准确的定位。可时下有的语文课上又出现了“假主体行为”,造成了课堂表面的热闹,偏离文本,架空分析,忽视“双基”,课堂环节求新求异,却失去了语文课应有本色的不良倾向。语文教学的归属到底是什么?杨再隋教授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文教学通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实践和总结,语文课堂冲破了传统观念的囚笼,出现了许多新的认知和理念,这些新思想、新角度和新手段,高扬着现代语文教学的旗帜,撼倒了语文课是“工具课”、“语法课”甚至是“政治课”的陋论,打破了“满堂灌”、“封闭式”、“操作式”甚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式”等老师作为倒知识的口袋,学生成为嚼知识的机器的死寂课堂。新的理论虽如同春花万放,但就本质来说,都注重语文的情感美育、多边互动,关注学生的人格个性、创新意识。虽然什么是语文新课堂,大家已不陌生,但如何建设新课堂却各有高着。我通过近些年的…  相似文献   

16.
黄飙 《课外阅读》2010,(7):130-13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说美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可是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和写作上的特点,强调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而往往忽视了语文课对学生美育的培养,削弱了语文课美育的功能。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如何让语文课堂“浸润”德育“甘露”呢?我尝试着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自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经过60多年的时间,经过许多曲折,经过许多实践者和理论家的论证,才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确实是来之不易。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种理论匡正了曾经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或“政治课”的错误倾向,成为20世纪后半期语文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中学的一门主课 ,也是美育的载体 ,语文教材中储存着许多审美信息 ,蕴藏着强大的审美潜能 ,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然而 ,在某大学调查高中课程时 ,大多数学生把语文课列入仅次于政治的第二门最不感兴趣的课程 ,甚至社会舆论也把语文课说成是“误尽天下苍生”。据权威人士了解 ,语文教学处于如此难堪的境地 ,原因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 ,语文教学陷入了机械的合理化的所谓“标准化”的怪圈 ,因而忽视了它在陶冶情操 ,增强美感方面的作用。因此 ,要改变语文教学如此严峻的局面 ,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