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意趣,让文人雅士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19,(1):72-79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纯洁纯粹的,这在他们的相遇、翠翠的梦以及傩送对碾坊的拒绝等事情上表现了出来。它的不确定的结局既是命中注定的悲剧,又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普通人的生命韧性与强度。  相似文献   

3.
值此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向大家推荐由我省师范院校的四位青年学生写的三篇短篇小说,从这儿我们不仅可以闻到正在来到的文艺园地百花盛开的春天气息,而且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在新长征路上坚定的脚步。写这组评介文章的作者也都是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这是一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教议论,而是通过择取客观物象,寄托主观意蕴,将人生价值的思考如盐溶于水般潜隐在客观物象之中,比直接说理更为出色地完成了诗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五下第9课《儿童诗两首》中之一为高洪波的《我想》。解读这首诗,首先要问:《我想》中的"我"是谁?从而找到解读的"秘密通道"。这首诗十分贴近儿童的想象和思维。第1节中,"牵着万缕阳光",阳光无形,如何能被牵住呢?其实这有内在的逻辑。阳光如缕,一道道光芒不就像线吗?而线是可以牵的,因此,"牵着万缕阳光"不仅说得通,还颇具孩  相似文献   

6.
张雷 《文教资料》2010,(16):75-76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有关意识形态概念,对阿瑟.米勒的早期独幕剧《回忆两个星期一》中的悲剧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指出构成该剧中的悲剧成分的,已经不是传统的死亡,而是剧中主人公对于意识形态的个人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作者是想通过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人与动物之间:无情与有情的二元对立,描写人性的颠覆,从而让我们看到当今社会人性的堕落。  相似文献   

9.
秦雪 《文学教育(上)》2009,(20):156-157
“温情”是公认的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总体风格,她用作为一个女作家所特有的细腻敏感的笔调“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清新恬淡、空旷悠远、单纯肃穆的美好故事,仿佛一曲曲娓娓道来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性灵牧歌。  相似文献   

10.
邻里,即街坊邻居,四邻八舍。邻里间不免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与交往,邻里关系便应运而生。从极端意义或便于说明问题上讲,理智和可行的邻里关系包含两个层面,即普通邻居与友好邻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的归属转变,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1.
一度畅销于西方世界的长篇小说《马语者》,并未引起我国文学评论界的强烈反响。人们着眼于安妮与汤姆的婚外恋情而将其视同于早已议论纷纷的《廊桥遗梦》等作品。本文以小说的扉页题词为切入点,认为作品全面揭示了人类世界的基本关系,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传递出"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意念。  相似文献   

12.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坛最具哲学素养的作家之一,残疾限制了他的视野,却把他的眼光引向心灵深处。通过哲思,他感到人类有三种根本的困境,即孤独、痛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从认知提升角度分类,可分为感知、理解、评价和创获。如从解读性质层面分类,可分为认同性解读、个性化解读、探究性解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徐晓霞 《华章》2007,3(11):208
《白鹿原》作为一部具有着史诗品格的当代文学作品,本文试从个人的心灵史、家族史的叙事意义、民族的文化精神嬗变史三个角度来解读《白鹿原》,分析其中不同层面历史的所指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与地坛》是一篇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生动深邃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所思。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表现了一个有着独特生活经历的人对生命的深邃独到的思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首深沉、凝重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6.
莫怀成的《散步》是一篇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特美散文。以“我”为支点的祖孙三代四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多么惬意的家庭生活!八百字短章,浑然天全,笔调冲淡,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其思想内涵的三个层面清晰可辨,耐人寻味;与此相关的教学问题也很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17.
孙豪杰  霍蒙 《时代教育》2009,(8):269-269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是比较文艺的说法,若放在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意象的范畴中来讲,则是指在包含了中国意味内涵,包括国人的思想、审美、传统道德、行为习惯等的中国特色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君 《语文天地》2013,(5):28-29
古今诗词文学凡成功之作无不在"意象"上做足文章。"意象"囊括了象和意两个部分,象指的是作为创作主题的主观物象,而意是指创作主题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主观物象与思想感情的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境,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意象经创造性的组合所形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纵观《沁园春·长沙》全文,这首词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画面上也是意境高远,在气势上更是大气磅礴、意象壮美。如果能够从意象  相似文献   

19.
《我与地坛》一文,作者用恳切优美的语言,将自己过去十五年生活中的那些最复杂最难言的感受和自己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传达给了读者。文中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但它又不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中作者写作的重点不是地坛中的景物描写,而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但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活的意义的感受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古园博大精深、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历史和现状感悟的过程,所以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文中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独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通篇不见思字,却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呢?这应是我们教学这首诗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