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典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达  张觅 《大学时代》2006,(3):19-2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君之故,沉吟至今。《诗经》中飘忽瑰艳的诗句,汉乐府中哀婉凄绝的传说以及唐诗中共话巴山夜雨的温馨,宋词中人比黄花瘦的相思,这些一唱三叹的文字,这些荡气回肠的意境,总能使我们掬起一捧冰肌玉骨的情怀,总能把我们带回那个古老的时代。那个时代,古典爱情遗世而独立,一笑而倾城。  相似文献   

2.
流逝的古典     
古典有一种很纯粹的精神和自然的生命,古典的文字是一部有关心灵的历史.当我们为追名逐利而拼命奔波的时候.是否还会为那些古典的文字动心?回归古典就是找回我们丢失的那些淳朴、单纯和善良。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引人共鸣。  相似文献   

3.
流逝的古典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相似文献   

4.
由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进入文明的途径不同,造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形态的各异。中原地区低下的劳动生产力和封闭的农业经济,孕育着古典现实主义——《诗经》的诞生。由于宗法社会秩序和宗法思想的约束,使《诗经》表现出强烈的实用功利性和政治功利性,成为宗法观念有力的载体和礼治统治的辅助工具,也成为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相似文献   

6.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被誉为"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它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8.
9.
《蒹葭》一诗向我们提供的是诸多的朦胧,构成的是一幅长长的朦胧画卷,贯穿于全诗三章的“从”,使我们清晰地感知到作者是在讴歌追求及其异乎寻常的执着精神。该诗产生了作为朦胧诗所最为重要的多义项性。特别是“伊人”的虚幻,为我们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其神韵飘逸,寓意深远。《蒹葭》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朦胧诗,它为后世朦胧诗创作提供了最佳范本。  相似文献   

10.
《蒹葭》诗中“苍苍”一词,众多选本皆注为“茂盛的样子”或释为“青色”,但笔者认为“苍苍”一词作“灰白”讲,更符合植物生长的特性和时令特点,更有利于诗歌意境的创造,也能使诗歌的內涵得到拓展,比作“茂盛”讲更为妥贴恰当。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简洁、含蓄、形象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谈谈诗歌欣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古典诗词一般具有微言大义的美学特征。《蒹葭》的表层意境具有个性化、稳定性特征,其深层意境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诗经·蒹葭>一诗的主题辨析为出发点,对古典诗词比兴寄托的传统和一些诗词中存在的主题多义的现象及造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诗经·国风》中占最多数的是属于恋爱和婚姻的诗歌,而《蒹葭》更是写尽相思之苦。文章以《诗经》中的爱情诗为切入点,以详实文献为依据,首先对《蒹葭》进行了文本分析,进而重点讨论了抒情主人公苦苦追寻的"伊人"形象和那个可望难即的"在水一方"的含蓄朦胧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古典爱情是中国古代大量文学作品建构起来的一种叙事模式,有自身固定的叙事套路和结局指向。但是余华以《古典爱情》为名的小说文本,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大众化经验中的古典爱情进行了双重颠覆和解构,并在解构中建构了其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16.
《蒹葭》作为《诗经》中的名篇被选入初中教材,很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课本及教师用书有三处解释值得商榷。现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以求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诗经.秦风.蒹葭》从西汉以来,在不同的诠释中,其主题由"刺襄公诗",一变成为"怀人诗",再变而为"爱情诗",其魅力之处正在于它创造了"求而不得"的企慕情境。诗中关键字句的训诂,如"伊人"、"溯洄"、"溯游"、"宛在水中央"等也因之而发生相应变化。可见,《诗经》作品意义的生成有赖于具体的诠释,而《诗经》本意的研究过程正是一种"去障化"的过程;《诗经》诠释学有其独立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文〕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墨蓝色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60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  相似文献   

19.
佘振玲 《学语文》2004,(9):33-34
《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2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风士之音;雅,朝廷之音;颂,宗庙之音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中“桃花”意象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花原生长于我国北部与中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已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桃花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由于桃花娇媚动人,大方烂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