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从文在滇八年,家国和个人巨大的变动使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充满对生命的思考,这些抽象又具象的存在,成为他40年代小说、散文创作的"新变",本文立足沈从文在昆明八年的写作,并以未完成的中篇《断虹》为例,探讨小说中的云南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对沈从文创作风格的影响,而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留下的独特样式。  相似文献   

2.
胡婷 《考试周刊》2014,(6):16-17
短篇小说家华盛顿·欧文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他是第一个赢得了世界认可的美国作家.其小说主要涉及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文字优美.充满了奇幻色彩.具有散文的特点和哥特式的情结。本文以欧文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传说》为例,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欧文小说的特点.以期更好地认识了解欧文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李渔耙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提名为《无声戏》,可以看出他的戏曲创作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他有卓富的戏曲理论和实践,他把创作戏曲的经验运用于小说的创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世耳目。为我一新”。形成了独特的李渔式风格。但是。这种程序化的创作思想和手法。也给他的小说创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其前两章采用成人俯视叙事,具有"散文小说化写作"的特点;后五章及尾声则采用儿童仰视、平视叙事,体现了"小说散文化"的特色。文本前后两部分在视角转换及内容叙述上,一方面彰显出较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因其紧扣情感基调叙事而凸显了内在的互补性,较好展示了作者不拘既定小说模式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对散文的"真"、散文的结构及散文的语言有独特的见解。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真"就是要写真事、诉真情,而且真情还必须是使自己感动的真情。他认为散文的结构"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季羡林在散文写作中追求饱含"真情"的"淳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自五四以来,一批作家独辟蹊径创作了散文化小说。萧红接过散文化小说的旗帜,并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写作风格,创造性地完成了多部优秀的散文化小说。《呼兰河传》突破了以叙事为主的小说结构模式,以浓郁的情感代替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群像展览式的人物描写代替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刻画,以自由化的诗歌语言唱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寂寞。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才华横溢、著作颇丰。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短篇小说、散文、小说等。在他众多作品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他的兔子三部曲。《兔子,跑吧》作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在出版后广受好评,评论界认为小说思想深刻、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其语言风格尤其为人称道,本文拟通过细读的方法,剖析小说精准而又独具抒情意味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深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小说新样式———"自我小说"。鲁迅是最早创作"自我小说"的作家。他的《一件小事》,不仅符合小说的基本要求,是小说而不是散文,而且与日本"自我小说"的理论和创作实际相符,是一篇典型的"自我小说"。同时,《一件小事》发表的时间又最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自我小说"。  相似文献   

9.
作为乔伊斯小说的开篇之作,《姐妹们》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语言风格和叙事风格两个方面对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们》中所体现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反映了乔伊斯在小说创作初期,其写作风格已初显现代主义特征和意识流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之作,同时它也是一部具有鲜明的文学宣言性质的小说,这部小说让村上春树表露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即"心怀释然"的写作动机,以及对性和死亡的超然的胸怀和态度,《且听风吟》在语言风格以及写作技巧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着鲜明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氛围和特点,作家没有受平庸拖沓的日本文学理念的牵绊,在在此基础上借鉴了美国的现代小说的写作风格,他的《且听风吟》这部小说完成了革命性的变革,具有很高的文本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影响广泛又有着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初期以小说为主,进入三十年代逐渐转入以散文写作为主,并在散文创作中逐渐成熟并形成自己自然畅达.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在散文创作中郁达夫善于运于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有小品、书简、游记.杂文、日记体、传记体等等,形式虽然多样,风格却很统一,《故都的秋》即是作者小品创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熊育群从八十年代便开始诗歌、散文的创作,几十年的积累沉淀,为其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奠定了熊育群小说语言、结构等方面的风格。《连尔居》是熊育群初涉小说的第一部作品,讲述遗世独立的连尔居.那里有荒沼地上的村庄,人们自由率性地生活。他着力从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方面.突出其小说创作的个人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写作有关植物的散文多如牛毛,大多模块式写作,只是做了一个文字的搬运工,在组合拼接,缺少独特的风格。在大量的同类体载中,作家衣水的《醒着的植物》,特点鲜明,彰显自己的个性。作为一个八〇后的作家,创作过诗歌、剧本和小说,多维写作构成他的文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审视人性的美与丑,更重要的是打磨出先锋的思想。衣水的作品陌生化突现,对于日常的小事情,不会白开水似的记录,积大堆的文字,垒成垃圾样的长篇大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杰克·伦敦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分析他的写作风格和性格特点、人生观及所创作的小说《马丁·伊登》,从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  相似文献   

15.
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他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变。他把主要精力从诗歌的创作转向散文的创作。他认为发展中篇和长篇小说是俄罗斯文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认为中篇和长篇小说是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是一种民主文学的形式。1824年,普希金在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三章中就曾提到,他想写一部现实主义的散文作品。1826年,他在写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六章时,又提到要写散文作品: “年岁渐渐爱好严肃的散文, 年岁渐渐排除调皮的韵脚,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大量恬淡自然的田园诗和被人称颂的散文,他似乎在于小说创作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篇什,“陶渊明与小说”这个课题极少有人涉足,事实上,陶渊明对古代小说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肖红散文与《商市街》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园地里,肖红是位辛勤的耕耘者。她早年在哈尔滨开始文学创作生活,散文的写作比小说还多。一九三六年在上海,她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商市街》与《桥》(《桥》中也有短篇小说,正象她的小说集《牛车上》收有散文一样,说明肖红对于小说与散文的分界不甚在意)。  相似文献   

18.
《灵异推拿师》是奈保尔首部公开出版的小说,突出体现了他早期小说"讽刺性幽默"的风格。分别从人性弱点和殖民历史两个方面对小说作文本细读,赏析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并挖掘作品中喜剧因素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从周作人的散文观出发,探讨周作人散文理论及创作对台湾现代散文理论和创作的影响。指出台湾现代散文理论是对周作人"美文"传统的承续;在台湾散文创作中,无论是题材、语言,还是风格等方面,也都明显地借鉴了周作人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奥兰多》"双性同体"现象以及苏珊·桑塔格小说《恩主》的"坎普"风格的源起、发展的回顾,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小说人物在性别方面所体现出的互文现象,揭示作为后现代文学批评关键词的"互文性"对于创作主体建构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