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学学术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视角和实践举措。探讨教学作为学术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是教学学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教学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教学世界整体把握的实践活动,具有实践之知,并蕴含学术品性。学科教学知识、反身相向和行为改进分别构成了教学学术的知识表征、思维表征与成果表征。以教学生命力提升为取向,以课程教学行为改进为核心,在多元主体的视域融合中改进大学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学术可能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了4所小学、2所初中1614名中小学生,结合对部分学生、老师和培训机构的访谈和观察,探讨了当前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的现状、特点与问题。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参与最频繁的课外活动仍为应试性学习,包括课外培训补习、家教补习和课外作业;(2)虽然多数学生参加课外应试性学习是自己的意愿,但不少学生是迫于家长要求的;(3)中小学生课外应试性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虽然对补习科目有一定帮助,但对提升总成绩效果不明显,还会影响课堂表现;(4)繁重的课外应试性培训、家教和作业加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健康;(5)课外应试性学习活动收费较高,给学生家庭带来一定经济负担;(6)补习机构良莠不齐,教师素质需要提高,教学条件有待改善。据此,呼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外应试性学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学习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的实践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远程教育理论——基于计算机辅助传播(CMC)环境下的三种存在理沧(即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该理论由加拿大的兰迪·加里森和特里·安德森共同创建,在北美拥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提高其中的教学性存在,纵向从三类教学活动,即设计和组织教学、协调会话和直接教学,横向从两个维度,即社会忭存在和认知性存在,立体交叉地呈现了教师在虚拟社区中提高教学性存在应遵守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讨论了跨文化学习的外延界定,从学习科学的相关研究出发,探索了基于新学习观的跨文化学习分析框架,而后从知识的意义支持、行动的意义理解和交流、沟通对于学习和行动系统的有效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学习者面对的挑战,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生成性目标"以及由来已久的"生成性教学思想"在网络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提倡,这也深刻影响着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生成性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强调在学习者与问题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目标,是过程取向的目标。生成性目标导向下,学习的"定向点"即为问题解决,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以问题解决活动为主线,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均服务于问题解决活动这一核心。问题解决活动设计可以分为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框架设计、问题表征设计、评价方案设计四个基本环节。与此对应,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结构化学习资源包括问题情境材料、问题、知识库、背景材料、策略库、问题解决样例、案例库;非结构化资源包括博文、帖子、评论信息、状态记录等。  相似文献   

6.
多年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需要回归真实,真实的教育是面向人的,依托真实情境的,旨在培养人的美好品德,唤醒人精神的力量。真实的教育教人怎样在真实情境中生存,引导人学会如何在现实情境中生活时向善。因此,真实性学习成为教育面向人、关注生活的现实选择。真实性学习视域下,人是在真实情境中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其以具身实践彰显自身的能动性与实践性,凸显人独有的精神力量,发现自身的个体性、关系性与精神性。真实性学习面向的人既是可感可知的实体,也是在能动实践中自证价值与意义的精神主体,“存在”内蕴三个维度:实然存在、实践存在和精神存在。为了在教育中真正实现关注生活、关照人的多样存在,在现实的真实性学习样态中应以真实情境尊重人存在的实然性,以具身行动面向人存在的实践性,以群体交互恢复人存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邓小平的学习理念始终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全党进行一次"重新学习",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怎样将全党的学习与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三大方面系统展开,这三方面构成了邓小平学习观的科学内涵。深入探讨邓小平的学习观,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技术的日益国际化,中国的学者与教育机构也在不断参与国际合作,笔者将持续为《中国远程教育》(资讯)推出“国际视角”专栏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西方网络教育提供者所面临的压力已经证实远程学习是一项高质量的选择。据笔者的报告显示其越来越与成本相关。事实上传统高校已经承认网络学习将成为他们的教学核心。所以此时我们应该关注网络学习的效率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11月22日上午,2013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的“移动学习与新产品应用高峰论坛”开始时,会场里已是座无虚席。不过比起两年前首届移动学习论坛时的热况,今年已显出回归理性的态势,与大会同时段召开的分论坛——“慕课(MOOCs)与在线学习高峰论坛”相比,移动学习“失宠之势”已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10.
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广泛开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文结合创新项目的选题、执行与完成到创新实践项目的持续性发展阐述了哲学思维模式下的实践意义,依据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逻辑开展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意义的发现是人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践活动专指人的主体活动,是属于目的性的、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人认识的实际出发点,也是人的一切认识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是该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学习的资源总称,包括连接校际成员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工具资源、作为协作同伴的人际网络资源、维系同伴关系和整合技术工具的学习活动及任务情境的内容资源。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是对这些资源的系统化设计,设计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包括共同性、差异性、共建性或创造性原则;设计内容包括组织层面的设计、活动层面的设计及工具层面的设计;活动层面的设计包括设计学习过程的六步骤和设计"基于差异学习策略"。根据一些学者的预测,未来的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注重组织层面的设计,即作为学习资源的人际网络的设计,目标是在连接我们的网络世界里的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新时代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最具有独创性的全面系统论述。习近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具有显著的特征,它是跨世纪的历史经验总结,鲜明彰显了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鲜明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习近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类化和内化是数学联结性学习的两种实践策略。学习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在知识联结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中的联结性学习强调将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结,让学生获得更高效的学习经历与体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其根本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文化的关系为内客,从而对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把握,借助于逻辑的力量,揭示文化与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本质联系.存在性教学是一种基于文化哲学背景的、关注教师和学生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教学,它倡导教学美学化、倡导理性批判.文化哲学主张,师生关系是一种"你"与"我"的存在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有生命的、生成的、生活的人,其根本目的是促成个体生命价值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流行的学习研究危机在于忽视了人类学习的生活处境和社会实践维度,使人的学习越加生理化、心理化和智能化,从而贫乏与简化了人真正的学习。不同于各种方法体系的运用,人的学习是目的论的活动,在于成就合格主体,使其能够作为知识、意义真确性和客观性的确保,能够自由、健全、完整地参与人的生活世界,并能作出理智与合理的回应。对合格主体的思考和建构、对真确性的确保贯穿于学习思想的演进,主体、知识、意义与学习统一且相互促成。思考人的学习,意味着更宏大的视野:批判性地审视人类学习的思想遗产,揭示其逻辑进路、重要论题及自身困境,寻求理论的超越及捍卫人的学习的立场。谈论人的学习须持有一种批判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理解,这是学习理论研究亟须承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教师学习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转向。费曼·内姆斯是教师学习研究的先锋,其研究主要围绕初任教师学习教学问题展开。根据她独特的教师学习理论,可以探析出其教师学习的思想。她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师学习的连续统一论;职前职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共享身份假设等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论。这对我国教师学习研究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范虹江 《教育探索》2003,(11):35-36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各有其独立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进行相对独立的探索、发现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接受性学习是学生通过阅读、倾听、模仿与研究获得已成定论的知识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只重认识,不重情感。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联系的。两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两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应对接受性学习全盘否定,而应“扬长避短”、“并驾齐驱”。同时要注意不要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家与专业研究人员开展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学习环境的现实与虚拟两重性基础上,通过对学习环境分类框架的研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环境分类框架,并确定了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中的定位,提出了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框架及设计策略。基于物联网技术对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进行了实现,以环境教育为主题设计学习活动进行了教学应用,并对该学习环境进行了技术接受度评测,取得了较好的学习和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学前教育普惠性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国家的相关文件、法规,还是领导讲话及会议精神都对学前教育普惠性给予高度重视。学界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学前教育普惠性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具体而言,关于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内涵、概念研究,普惠性幼儿园的定义与特征研究,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原因、措施与策略研究,发达国家普惠性学前教育及其启示研究,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普惠性幼儿园准入标准、农村留守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个案与民办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普惠性视角下财政投入模式研究,学前教育普惠性与立法研究等八个方面受到学界重视,开展了认真研究并涌现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