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方 《新闻世界》2012,(3):154-156
一篇不过2000多字的博客文章《杜拉拉升职记》曾引发了文化市场的沸腾:《杜拉拉》系列图书一版再版,甚至只要与"杜拉拉"搭界的书都很热销;书刊的热卖也引发了"杜拉拉"现象,话剧、电影、电视剧俱受欢迎;在网络上,杜拉拉也成为了网络红人。本文试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杜拉拉》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有着“职场小说第一书”之称的经典系列作品《杜拉拉》,历经四年终于推出收官之作——《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至此,杜拉拉事业与爱情的最终归宿都将水落石出,而作者李可则表示,她不会再续写杜拉拉,甚至不会再写职场小说。  相似文献   

3.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被冠以"职场圣经","生存手册",自2007年出版后销量就直线上升,并相继推出了<杜拉拉2华年似水>,<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由小说改编的话剧风靡全国,电视剧、电影也在近期火热上映,"杜拉拉"一时成为职场成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有着“职场小说第一书”之称的经典系列作品《杜拉拉》,历经四年终于推出收官之作——《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至此,杜拉拉事业与爱情的最终归宿都将水落石出,而作者李可则表示,她不会再续写杜拉拉,甚至不会再写职场小说。  相似文献   

5.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成为畅销书后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为其电影、电视剧的卖座打开了通路。本文从小说畅销的缘由,杜拉拉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以及带来的启示三方面分析了"杜拉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提升畅销书的策划与运作水平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表明,都市白领正以此为媒介形成群体认同.本文认为,<杜拉拉升职记>所建构的白领群体认同,不仅仅包括"我们是谁"的想象,而且还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些白领所处的微观场景--职场,因而建构了对于职场的想象与认同.具体而言,<杜拉拉升职记>呈现了三种主要的职场迷思:理性迷思、文化迷思和现代性迷思.以这些迷思为基础,杜拉拉们建构了有关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7.
胡顺越 《新闻世界》2011,(4):167-168
随着电子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图书市场日渐冷清,但是以《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图书为代表的职场类图书却日益走俏,创造了不俗的销量。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阐述职场类图书的特殊性、编辑出版程序和策划经验,并分析在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编辑策划能力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红得发紫的“杜拉拉”,现在有了英国版。陕西师范大学推出的新书《爱德华礼物》,讲的正是英国杜拉拉的故事。本书的故事情节简单得没有任何波澜,一个职场失意的年轻人麦特,在常去的星巴克咖啡店巧遇爱德华——这个神仙般的老人,他总是“凑巧”的出现在麦特有职场困惑的时候,帮助他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杜拉拉升职记>文本前期策划重在市场定位的准确预测、中期生产重在文本构建与内容深度开发、后期营销重在产业链的搭建与延伸的分析,指出<杜拉拉升职记>通过延展文化产业链条,探索出了未来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模式:以传统的纸质图书为基础,以版权内容为核心,通过内容产业的经营,打造、开发相关产品,从而使出版模式走入新的商业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07,(11S):39-39
《秀丽江山·青龙卷》,《段位——品牌在战争中崛起》,《人生经典》,《杜拉拉升职记》,《蔓蔓青萝》,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1,(1):14-15
如今的年代,一个个杜拉拉被养成了。我们不能说做杜拉拉和做全职太太哪个好哪个不好,这纯粹属于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进而发展到方法论差异的问题。只是,当女人发现赚钱越来越难,事业有成大部分时候也只是粱凤仪商战爱情小说中的桥段时,“求包养”就成了一句自嘲也自叹的流行语。所以,女人们重新回归太太帮。吃饭看书带孩子,没事开个小店做点小事赚点小钱的太太帮。  相似文献   

12.
媒介新技术对编辑角色的冲击和消解是当前发展传播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编辑把关主体角色的迷失是当下出版界亟待解决的重大出版问题,重构编辑角色对于规范编辑活动,顺利开展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杜拉拉升职记》策划团队的实践和探索,系统分析了“创作出版论”与新媒介环境下编辑角色重构的关系,认为《杜拉拉升职记》出版传播的运作流程中全程策划,尤其是前期的媒介创意策划和后期的媒介产品异型延伸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对新媒介环境下出版理论创新具有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1):88-88
徐静蕾“领型主演”时尚大片 2010年3月19目,意大利运动时尚品牌Lotto(乐途)在798举行2010 Lotto“领型主演”春夏新品发布会暨创意造型大赛启动仪式。电影才女徐静蕾出任嘉宾评委,并展示了自己在《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时尚造型。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4月20日,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协会承办的悦读好书,共享精品大众有奖推荐图书活动结果揭晓,《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毛泽东箴言》、《杜拉拉升职记》、  相似文献   

15.
从符号学的角度,植入式营销通过成为商品与消费者间的传播沟通媒介来说服受众,其说服机制服从于符号学的编码,解码规则。本文通过结合对热映影片《杜拉拉升职记》个案的研究,探讨植入式营销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  相似文献   

16.
肖潇  梁军 《新闻世界》2011,(8):212-213
近年来,在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形式,即电影中植入的明星代言式广告形式悄然出现。本文主要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非诚勿扰2》为例,对影片中出现的,这种电影植入式广告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杜拉拉系列图书通过版权交易和整合营销,将产业链由图书出版延伸到文化传媒领域,通过对内容产业的延展性经营树立了品牌,又将其拓展到商业领域,从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案例。回顾近几年的出版业,相似的案例时有出现,归纳起  相似文献   

18.
老徐升职记     
胡媛 《新闻天地》2010,(5):17-18
现在,徐静蕾带着一部和她钟爱的文艺范儿毫不相干的《杜拉拉升职记》,而让人意外的是,该片居然为老徐赢得了自拿起导演筒以来最大的商业成功。她还宣称:"这是一部不怕商业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徐慧媛 《今传媒》2010,(11):68-69
随着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为文化产业重要部分的电影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国外大片纷纷入驻内地市场的今天,国产商业片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在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为例,剖析商业电影如何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实现其经济价值,达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自从《圈子圈套》畅销以来,A+B类跨界图书一直是图书领域的明星。《杜拉拉升职记》(职场+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心理+小说)、《心灵杀毒2.0:弗洛伊德的拼图》(心理+励志)、《别告诉我你懂PPT》(PPT+职场)等,在各自的领域闪着悦人的光彩。比起《杜拉拉升职记》这些书,家教+励志的跨界书——《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的出版历程可谓坎坷离奇。一退:嚼别人嚼过的"哈佛"没味哈佛是我的梦想,但是,这本书是所有我出版的图书中,唯一一本一开始坚决不想出版的图书。尽管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份少见的辉煌履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