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与情感     
诗歌与情感紧密相关,没有情感便没有诗歌.诗歌抒情的方式,因诗人的气质、风格和诗歌的内容、题材的不同而不同.诗歌抒情大体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借咏史、咏物而抒怀等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因此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备考中要科学研究抒情方式的内涵、手法与答题方法,并辅以必要的一定量的训练,才有可能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获得好的成绩。一、古典诗歌抒-隋手法例析诗歌抒情方式研究的是诗歌如何抒情。古典诗歌的抒情手法从大类来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即事抒怀、借古讽今、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抒情、运用修辞强化抒情等。下面举例阐述一下,让大家对抒情方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笔者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后发现,表达技巧主要考查的还是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赏析表达技巧首先就是抒情方式。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隋语。”写景抒情又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方式,因此,要答好表达技巧题,关键是要扣住景与情来赏析。  相似文献   

5.
王学东 《教学随笔》2013,(Z1):11-14
<正>诗歌的艺术手法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打通这一关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就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谈一点浅见。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典诗歌中,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手法也丰富多彩。(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一种凝结心灵情感的艺术,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清闲恬淡。读诗时要把握诗情,直逼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态度观点。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因此就需…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结晶,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就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而言,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歌贵在含蓄,直接抒情往往因感情无所附丽而显得生硬,因而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或写景,  相似文献   

8.
周代民歌创作,虽古朴却情务真率,其所创造的多种抒情方式于诗歌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作用甚大,为我国诗歌传统抒情方式的确立起了奠基作用。本文从鸟瞰《诗经》“风”诗全貌的角度,概括列举出直抒、曲抒、曲直兼抒三大类抒情方式,并结合具体诗作,微观剖析,进一步阐述论及了各种不同抒情方式与其所产生的不同抒情效果及审美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诗者,吟咏性情也。"抒情是古典诗歌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也是高考古典诗歌最青睐的内容之一。因此,古典诗歌的复习备考就不能不关注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方式。下边举例介绍8种古诗词中常见常用的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  相似文献   

10.
《长城与运河》最大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这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形成了四大板块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第一板块研究本诗描写意象与蕴含情感,主要研究诗歌表层描写意象与深层情感,以及情感提炼方式,这是研究诗歌“说什么”以及解读方式;第二板块研究本诗意象抒情建构技巧,主要研究本诗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以及这一抒情技巧的抒情效果、运用写作注意事项,这是研究诗歌“怎么说”以及解读方式;第三板块是拓展阅读,是运用第一、二板块文本深层意蕴解读方式与文本建构技巧解读鉴赏同类文本,既是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阅读文本,也是在同类文本阅读鉴赏中巩固知识;第四板块是迁移写作,是将第二板块中的文本建构技巧迁移运用于同类文本写作,它既是这一技巧的写作运用,同样也是在写作运用中巩固、深化这一技巧知识.  相似文献   

11.
正自"第三代诗"以来,在诗歌中进行"反抒情"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以抒情的方式来建构诗歌则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过时的行为。然而抒情这一文学表现方式,作为最初的诗歌诞生方式之一种,其流脉却永远都没有中断过。陈世骧先生甚至断言:"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尽管陈先生当时发言的语境可能并未囊括中国新诗的历史在内,但纵观中国新诗的百年历程,抒情的传统仍然此起彼伏。一如  相似文献   

12.
聚焦诗歌创作中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可以进入诗歌内部,从内质上来审视理解诗歌.本文基于此作为落脚点,一一透视了当前诗歌创作中意象组合以及抒情方式的样式和探索方向.对提高诗歌欣赏争创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的抒情是通过意象来实现的,而意象的独创性,是诗歌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鉴赏的重点。熟悉常见的抒情内容和抒情方式,把握情与景的关系,是准确鉴赏诗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理解抒情诗直接抒情特别是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2.指导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如了解写作背景、抓住表现特征、分析描述的形象、理解关键词句及反复诵读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考点 1.重点:理解《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的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叙事写人抒情,《就是那一只蟋蟀》、《致橡树》和《啊,船长,我的船长》的借物抒情,《致恰达耶夫》的直接抒情等不同抒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人们借以抒情的最古老而又最常见的文学体裁,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抒情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歌的艺术生命。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叙事诗,固然需要叙事,但也必须用抒情的方式、抒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借叙事以抒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我们”,即包括诗人在内的亿万人民。“我们”以炽热的感情反复向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急切地寻找周总理,抒发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依恋、思念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借助叙事来抒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是在客观叙事中加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情感抒发炽热、直率,这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抒情方式呈现出相异的状态,惠特曼自由激情的抒情方式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诗坛以艾青为代表的“七月派”诸多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九叶诗人穆旦的诗歌采用理性、间离的人生态度和关照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客观化抒情模式。从文本层面上说这正是由于采用了戏剧化的抒情手法。穆旦诗歌实践的成功证明了戏剧化抒情是新诗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