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念丽 《动漫界》2022,(12):25-28
一、"亲爱自然力"的定义 英国教育家约翰·亚当斯提出,"自然"一般包含以下三种:一是指人的个别天性;二是指与"艺术"和"人为"对立的自然;三是指自然界.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人,他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性和理想人格;对自然,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和归顺自然.  相似文献   

2.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3.
"妙造自然"是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与自然审美关系的一个传统命题。"妙造自然"说以"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独特视野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内在的生动气韵与自然万物的内在生气的同一性,以及艺术家独立而超越的主观创造精神。"妙造自然"说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具有普遍的艺术创造原理的意义,堪称中国艺术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喝茶与Jia Te均系饮茶的称谓。不同的区域,饮茶不仅有不同的叫法,而且富有各自的特色文化意境。杭州饮茶称喝茶,其内含的茶文化之道,重在"敬"礼"两字。"敬"指敬意,"礼"指礼仪。潮州饮茶称Jia Te,其内含的茶文化之道,重在"情"理"两字。"情"突出泡茶与品茗之时的情谊传达",理"突出泡茶与品茗中的原理。杭州喝茶的茶道意境,追求自然景观之"天人合一";而潮州Jia Te的茶道意境,则追求自然本质之"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
"象外"的哲学渊源可以上溯到老、庄、《易传》,但是上述文献尚未提出"象外"概念。直到六朝,"象外"才进入哲学、佛学的理论视野,进而影响到文艺美学。魏晋玄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意";佛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谈"(象外的佛理),实际依然是"象外之意"。故而六朝玄佛均重"象外之意",而非后世司空图提出并以之知名的"象外之象"。六朝画论"象外"说的审美指向是"象外之精灵",意近于玄佛语境中的"象外之意"。直到唐代,"象外"才正式进入文论之中,这又反证六朝画论"象外"说具有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7,(5):81-85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从历史的眼光看,任何作品或著作所反映的认识和内容,都会打上其形成时代哲学观念的烙印,《黄帝内经》亦不例外.在《黄帝内经》时代,哲学整体观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一级整体观表现为"气一元论",它解答世界的本源问题.二级整体观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派生出的"五行理论"、"天人合一"及"形神合一"等理论."五行理论"是解答世界的联系图景问题,"天人合一"是解答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形神合一"是解答物质与运动、物质与精神等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姐"是一个由来已久、内涵极丰富的称谓。"姐"是由"且"孳生出来的一个形声兼会意字,"且"是雄性动物的外生殖器之形,后用来表示男性之意,再加上"女"构成"姐",表示"母"之意,正反映古人对生殖的崇拜,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后来这个意义被别的词语挤占后,主要用来指"女兄",除此之外,"姐"还衍生出多个含义。  相似文献   

8.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为天人合一,忠实于自然,并师法于自然,表现方法臻于成熟,"融金碧与水墨于一炉”,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多样,在构图上出现"一角半边”的形式.宋代山水画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是和当时的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吕国康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4):13-14,33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首篇,先是概括了"始得"前为排解忧愤徒步浏览永州山水的游历与心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宴游西山做铺垫.文中的西山应是今日之珍珠岭,"西山之怪特"主要是指西山之巅所见景象及感受,"心疑形释,与万化冥合"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可见,西山宴游是作者永州十年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0.
"中庸"可以作为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阴阳学说"则可用于具体教学操作的指导."道法自然"的理念告诉我们要遵循数学教育的自然本性."天人合一"的系统论要求我们关注和整合复杂的教育教学系统的方方面面,促进数学教学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灵魂,而老子的天道观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之源头.在具体阐释天道观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思想蕴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传统山水画艺术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自然观充分体现了艺术自然与山水自然的和谐妙契的关系,反映出传统山水画家肉体与精神上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类得到发展的同时却破坏了自身的栖息之所,也破坏了传统山水画所折射出的艺术自然与山水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轩玉琴 《出国与就业》2011,(17):121-122
淮扬"泥泥狗",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艺术瑰宝,彰显着一种生命力,既具有奇特、怪异、神秘的造型,又具有现代艺术旨趣.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绘画创作的思维方式、艺术作品样式和风格特征.总之,"泥泥狗"是一种具有原始艺术特征的浪漫之作与现实之作的结合体.本文就淮扬"泥泥狗"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现代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4.
回望中国环境史,自然环境呈不断恶化之趋势。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根本就不足以解决中国古代的环境问题,遑论解决今日之环境危机,而且,中国哲学或文化亦非"天人合一"四字所能概括。文明之起源,既仰赖于征服自然,也仰赖于师法自然。将征服自然这一面划给西方,而将师法自然这一面划给中国,以"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一对概念来概括中西文化,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找民族认同感的产物,是在"发明传统"。在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危机的今天,借生态美学之名来弘扬中国文化,只会使得我国的生态美学研究成为民族主义之张本。  相似文献   

15.
语文既是课程名称也是教材的名称,语文有"一语四文"之说,"文"指文学、文字、文化、文章。叶圣陶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语文"就是指语言,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章。改革开放以来国人重视外来语种,忽略国语之精髓。如今重振国语之声再次激起对语文的热爱。如何培养语文能力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语文能力的培养决非一蹴而就的事,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影响,张炜小说所展示出的畏天与崇尚自然的倾向、和合的文化精神和当代的生态意识就是得自于"天人合一"的启示和领悟。  相似文献   

17.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关于"和"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是中华民族所信奉的生命哲学与艺术哲学的核心所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达到的境界也不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一文从本体论、二元论和自然论上提出了与传统所论之"和"截然不同的关于音乐的本质--"和"的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创新和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的势,在中国古代的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它包蕴着极为丰厚的意蕴,我们以西晋时的书法理论著作<四体书势>为切入点,通过对"势"这一范畴基本属性的分析来探求这一美学范畴的产生根源.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势"之所以受到各种艺术的钟爱,就在于它根植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生命哲学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生命之美的最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经过董仲舒改造、揉入各家思想的儒学是汉代的主流思想,它强调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观念直接影响到汉代的艺术创作——追求与"天"的统一;注重时空意识的扩展,自觉将时空意识渗透在创作过程及画面之中;追求艺术与自然相容混。汉代艺术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对后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对"人与自然契合"的湘西世界的自然美、风物美和人性美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极力追求一种古朴宁静的乡村文化景观.他在作品中构筑的那个的"湘西世界",触及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的原型,满足了时代补偿性调节的需要,因此震撼了人们的灵魂,使其作品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