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自1941年开始,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粉碎"四人帮"之后协助邓小平做了大量工作。胡乔木对我党秘书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得益于其公文语言的准确性,正因为其公文语言的准确性而获得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赏识。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是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期。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公文处理工作制度与相关政策,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了发展依据与制度保障。这一时期的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呈现出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也存在公文质量低、滥发乱发公文严重、公文旅程长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文的语言具有"庄重、平实、准确、简明"的特点.为了达到这八字要求,在写作公文时,其语言措词有七忌: 一忌运用非大众化的方言口语.公文是代表一定的法定作者说话的,语言必须雅正不俗、郑重其事,要排斥方言口语.如,将"好"说成"优秀、优异、优良、良好",而不能说成"棒、帅、盖了、盖帽了".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在这里,<办法>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问题.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多认为公文处理只是机关办公室的一部分工作,其工作内容无非是"收收、发发",其性质是为机关工作和机关领导者服务的,一般只从秘书层面研究公文处理工作,很少从领导层面研究公文处理工作,<办法>颁布、施行5年多来,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陈述句、祈使句是构成公文的基本句类.公文一般不使用非主谓句.公文在部分以动词为中心词的句子中,有时会减省主语,形成主语省略句.公文中独立成分置于句首、用来表示信息的来源的用法比较常见.公文中介词词组充当状语经常作提前成分.公文使用总说语已经不多,使用分说语却很常见.用"为此"连接公文发文缘由和发文事项两个层次,是公文句法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公文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作用 所谓公文即"办理公务的文书",这是"公文"一词的基本含义.它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具有直接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中的谦敬词语于古代公文撰写中极为常用.公文中的谦敬用语属于公文的事务性用语,它反映着公文的行文对象和工作程序.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分析古代公文中的谦敬用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当前公文撰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文是用来颁布法令、布置任务、指导工作、请示问题、汇报情况、互通情报、交流经验的工具。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公文,公文写作是各行各业各级领导机关须臾不可无的工作。公文写作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机关工作质量举足轻重的因素。为了提高公文质量和写作水平,必须学习、掌握公文写作理论,同时也需要了解、克服公文写作中的常见病,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当前公文写作主要存在有以下常见病: 一、公文内容表达方面的一些问题 公文内容表达写作毛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内容表达繁琐冗长。作为公文本应开门见山,直述不曲要言不烦。但有的…  相似文献   

9.
机关公文文种的增删嬗变,必须遵循时代性、理事性、广域性和精准性原则.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在文种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瑕疵:"适用对象"模棱两可,"适用范围"边界不清,"适用情形"交叉重叠,"规范功能"超越本意.基于此,本着整合、规范要求,提出机关公文文种未来的改革路向为:坚持多标合一,实现法规体系、管理的一元化;坚持适度扩充,推进文种类型、数量的多样化;坚持清晰表达,强化适用对象、范围的精准化;坚持规范管理,减少实践异化、衍变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10.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条例》第一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标准,具有首创性特点;《条例》减少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简化了"会议纪要"的文种名称、精简了公文处理程序,体现出鲜明的简约性特点;《条例》对公文的格式要素进行了调整、规范公文格式要素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行文规则、强调和重视公文拟制三个环节的程序规范,体现出鲜明的规范性特点;《条例》取消了公文主题词标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公文的语言应当做到准确、鲜明、平实、严肃、简洁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准确和鲜明,因为公文是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具有统一思想、布置任务、推动工作等功效,如果达不到准确和鲜明的最基本的要求,会给公文理解和执行带来一些障碍,影响公文功效的发挥。实际行文时,有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没能达到这两项要求,其中歧义现象便是影响准确、鲜明的一个方面,如:  相似文献   

12.
一、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档案的优势1、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办公自动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电子公文传阅流程替代以往的纯手工化流程,灵活地将各类文件直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迅速而准确的传达到指定目标。这种方便快捷的"无纸化"公文处理模式向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和"无纸化"办公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档案部门通常将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衔接起来,使用接口程序将电子文件导入  相似文献   

13.
着重讨论公安机关普发性公文中"主送机关"标注的主要类型与基本方法,并讨论这类公文主送机关的数量、排列次序和使用的全称、简称与统称等三个问题,以冀这类公文主送机关的标注能够统一、准确、合法、合理。  相似文献   

14.
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选定期限内《国务院公报》刊载的国务院批复类公文进行统计,分析"批复"和"函"作为批复类公文的使用频率、文种选用、结构特点和语言要求,对"通知"能否作为批复类公文进行商榷,引导和推动对批复类公文处理规范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自《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顾布以来,本市许多单位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现刊发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胡皖苏同志的文章,该单位在电子公文归档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国家规范的操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作为本市"十一五"期间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子公文归档工作目前正在全市各机关、团体和有关企事业单位推行,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具体做法对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欢迎各位读者就电子公文归档工作这一话题,来稿进行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单位在处理公文活动中,已逐步应用计算机编制程序来完成公文制发过程,现在单位应用的OA办公程序已将公文从制发到归档形成了一整套流程,客观上已形成"文档一体化"管理.所谓"文档一体化"就是从文秘工作的全局出发,在公文生成、制发、归档、输送档案馆的全过程,使用"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一次输入,多次输出,从公文产生到形成档案到进馆的每一个环节上,既要体现公文生成的质量要求,以要体现档案保护、利用、移交的质量要求,使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保护一体化,移交一体化,实现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规范衔接.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相关公文内容的公开.而公文密级不明确加剧了公文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矛盾,从而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公文密级确定与标识存在的缺憾,对如何完善公文标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本要素分析及其格式规范构建是各类文体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工作。本文针对公文理论此方面研究滞后及其造成的公文处理、教学实践中诸多难题,紧紧抓住公文正文这个关键,在揭示公文文体的本质特性主要为意志心理的反映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以"主旨、依据、分旨"三大要素为核心概念,以"公文正文格式规范"为归宿的公文文本要素与格式理论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专业印刷排版15年,到机关做公文行文工作也已6年。在与公文打交道的6年中,我发现了公文中在标点符号方面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虽说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但从小处说是公文起草者掌握标点符号标准不准确,从大处讲是一个部门、处室工作作风不严谨。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与建设》2003,(8):16-17
《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发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今年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对《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请示》作了重要批示:“电子公文的归档与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在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和机读数据大量出现的形势下,制定这一办法,对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进行相应规范很有必要,这对于促进全国的办公自动化和档案信息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请国家档案局认真组织该办法的实施,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认真研究新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特别要针对电子公文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解决保真、保密和保存等问题,使电子公文和纸质公文一样得到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王刚同志重要批示对我们做好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刊特转发《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供我省各地有关部门组织学习和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