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10,(12):41-42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何其芳  相似文献   

2.
江永女书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她的怀抱中有无数的文化宝藏.形同"蚊足"、叙述的全是妇女生活的江永女书堪称是我国文化宝藏中一颗奇特的明珠.  相似文献   

3.
梅子 《动漫界》2022,(15):60-61
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店给我们提供很多便利,常常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惊喜.如果你要问,是什么宝藏小店呢?也许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宝贝,今天你也去探寻一下,发现一间你心目中的宝藏小店吧!  相似文献   

4.
发挥生活对教育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 --何其芳 每当吟起何其芳的这首诗,心里实实在在地经历一次快乐的荡涤,我在想,如果我们在"海洋"般的生活里摄取"快乐和宝藏"滋养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话,生命发展该是多么幸福、多么美丽的啊!当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不是诗人的情怀对教育的一次浪漫,而是教育家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质询.  相似文献   

5.
周觉伟 《辅导员》2011,(13):42-43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去过极平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相似文献   

7.
感想是由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反映。感想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第一次抽象,也就是说进入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它是直观产生的理性认识,是较为纯净的认识。因此,这类的作文往往让人感受到一种无真。这节感想型作文,从内容训练上选用三组,一是生活中的感悟;一是读书的感想;一是对事物的联想。[写作技法指津]写生活中的感悟,首选要有生活。何其芳的诗中写道:生活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选自《夜歌》)我们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宝藏”。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大事或小事,都要用脑筋想一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天地,这里是心灵的美容所,是思想的游乐场,是生活的舞台,这里还蕴藏着宝藏,是想象的天堂。  相似文献   

9.
把学习当做一件有趣的事 何其芳有诗云: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当高三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学习就成了无语伦比的副歌部分。因此,要享受高三,首先就要爱学习、爱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生活在精灵部落的马格斯,经过罗格森林的时候,不小心误入了魔法之门,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了魔法的世界。在这里,马格斯发现了一张宝藏地图,为了追寻这批宝藏,机灵的马格斯开始了他在魔法世界的旅行。  相似文献   

11.
陈柱 《快乐阅读》2011,(17):84-85
"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家庭,真切地感受一切,学会为生活而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意外发现宝藏大概是所有人的梦想吧,无数文艺作品都以寻宝为题材而引人入胜。传说有很多宝藏神秘地隐藏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正等待着幸运儿的发现。每个宝藏都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从本期开始",神秘之旅"将带着你探秘世界神秘宝藏,准备好了吗?马上出发——  相似文献   

13.
多数中学生怕写作文,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贫乏,言之无物,材料虚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写作素材。素材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就有无穷的快乐和宝藏,要学会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表现生活,才能够占有素材,从而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14.
我爱读书     
《小火炬》2012,(10):F0004-F0004
书,犹如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蕴藏着无数的宝藏;书,犹如一片蔚蓝的天空,张开翅膀任我翱翔;书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们面对面地交流,鼓励着我们去发现生活的美。可以说,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卖陨石的人     
立新 《良师》2011,(9):14-15
天空里除了有空气,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星辰月一亮外,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比如价值连城的宝藏? 宝藏?怎么可能!在许多人看来,天空从古至今都是空空如也的代名词,绝不可能会有什么宝藏。于是,持这样观点的人,开始习惯性地低下头,拼命地在地上寻找自己的人生宝藏。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宝藏”,这宝藏并非来自父母亲的财产,或其他财富;而是来自个人的“学习”——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儿童节目叫“奇思妙想”,它的口号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做到做不到,一看就知道”。低年级学生的想像力犹如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培养学生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相似文献   

19.
人文性是语文课的根本属性。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容丰富而深厚,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因此,语文课程的实施必须“浅入深出”。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读了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乐观向上充满青春激情的诗,现在读来仍很精彩,孩子们表现得更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