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物理教师》2000,(10):5-5
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自己多做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做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更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探究,强调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并形成能力,要求在许多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听了 ,忘记了 ;我看了 ,记住了 ;我做了 ,理解了” ,这是对实验与掌握知识关系的通俗概括。因此 ,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观察实验 ,操作 ,游戏等亲身实践体验 ,主动去探索新知识 ,获取新知识 ,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也是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多做实验 ,而且要设法让学生多做实验。1 改变传统的演示实验模式 ,让学生参与实验传统的演示实验模式一般是 :老师讲讲做做 ,学生听听看看 ,效果往往不好 ,若在教师示范的同时学生也参与实验操作 …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科学实验,小学常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强化常识实验,并通过实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验的全过程离不开学生动脑、动手操作,但绝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对一些材料漫无目的地摆弄。为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操作。小学常识教学中的实验,都是为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逐步趋向预期的结论而设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精写教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使实验操作少走弯路。否则。学生往往会随意解释教材。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物理学是一门生活气息浓厚的学科,较其他学科它与实验和生活实践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注重生活事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会碰到一些不易做的实验和学生“视而不见”的日常生活事例,需要教师搜集、编辑视频素材在课堂上让学生目睹这些情景.下面的事例是如何使用豪杰解霸从VCD上截取所需的视频素材.  相似文献   

6.
黄毅 《中国教育》2005,(2):28-28
化学实验以其自身的实践性和生动性,为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提供了可靠的源泉和推动力,是使学生的认识深化发展的最佳途径。科学态度是经过实践活动而习得和养成的,但纵观有关中学的化学教学工作,有些化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题海战役”,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死记硬背,有的不做或少做学生实验,将学生实验课改为上习题课;有的对有气味的演示不做;有的本来是动手做的实验改成放碟片,让学生看“实验”;有的干脆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教学包括教师的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两种形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和我校的具体反映。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实验教学模式也是按“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的程序教学的。然而学生实验又是按照指定的步骤、要求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大于主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是设计好的,实验时间是已定的,一切都是按老师的指令进行.学生在实验中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按照教材做演示实验,学生对照课本做学生实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均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则要求教师和学生这一对教学中的双主体充分的“动”起来,进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化学实验课堂效率.我们在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常识实验课是许多教师重视的课型之一,其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验课的具体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法往往是教师先提出问题,讲一遍实验的要求,再把实验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照着做。实验做好了教师按书上的实验结论总结一下,这实验课的任务便也完成了。这种教法虽有其长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进行实验研究.因为在教学中有些演示实验做不成功,有些学生实验误差太大,需要教师对这些实验进行研究.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有些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或容易混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设计适当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对概念理解.因此,一名物理教师的实验研究能力对搞好实验教学,乃至搞好物理教学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实验技能要求,明确具体,操作性强,便于考查,反映了社会发展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能让学生自己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相似文献   

12.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探究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两种做法,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二是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能力,或为了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把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直接给予学生,让学生照方抓药地进行有关操作.事实上,这两个比较极端的做法并非能够适用于所有课题的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13.
刘玲玲 《教师》2013,(25):79-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探究是一个让学生在探究中愉快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变幻莫测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本质.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综合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生物的课本上有许多有趣的实验,有的实验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展现出来的。但是,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一是教学条件的限制,二是人们对实验意识的淡薄,导致大部分生物教师基本不做生物实验。实际上,做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更深刻,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相对论的论证中,经常出现“让我们尝试”、“让我们设想”之类的词句,这些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思考实验”.数学尤其是数学教材,绝大部分是通过演绎而展开的,由于数学的演绎特点,在解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演绎的方法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想想”的思维过程,只重视“是什么”,而忽视“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例如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实验”,这里包括用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直觉思维,进而归纳猜想,并给出证明,是培养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题材.本文就数…  相似文献   

16.
在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常规的做法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方法,熟练使用实验仪器.按步骤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并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便达到了实验目的。较深层次的.最多不过就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或实验作业对实验过程的某些现象做些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是较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尤其是死死地盯住实验的结果,而忽略了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其所包含的科学理念.忽略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体验及对实验成败的反思、分析。实际上,不管是哪个实验,其过程本身都蕴藏着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是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部《中考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理科在试卷中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的重点已从教学生学会物理知识,向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转移.近两年来,各省市的中考实验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条件开放、形式开放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等类型题目,以此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变的能力.同时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则应主动与相邻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系.例如,利用火花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和臭氧进行消毒灭菌实验,就涉及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实验.该实验不仅可以解决生物教学中的消毒灭菌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进行探索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吴永新 《化学教学》2000,(1):21-22,23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克服困难,挖掘条件进行实验教学.一、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演示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示范操作的过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学生好模仿,因此,教师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实验课前,我总是认真做好预做工作,掌握好实验成功的条件和关键,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时间等作好精心充分的准备.每次演示实验前先向学生…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技能属于动手技能,动手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验练习才能形成,这是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而现实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在此总结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验素质的粗浅体会和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