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火"及火意象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被赋予了种种情绪、气氛及至主人公命运的深层次内涵,本文将从愤怒之火、爱情之火、温暖之火、生命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老子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道德经》。《道德经》共81章,分为道、经两部分,约五千余字。该书虽然篇幅不大,却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之祥灾,国政之兴衰,人事之臧否,草木之荣枯,动物之寿夭,家道之福祸,以及内圣外王之道,强兵攻战之术,富国裕民之法等。因此,《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老子本人被尊为道教的开山鼻祖,更是被奉为"中国哲学之父"。可以说,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其《道德经》中"知人者智"一章更是给人留下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并践行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启发"一词的表述不仅至今仍被人们沿用,而且"启发"思想也仍被人们认同并在实践中力求实现,可见其影响之深之远。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缺乏有效的话语通融,"中国之治"的宣传话语有时还处于被曲解、被轻视,甚至被贬低的境遇。为从理论上彻底讲清楚中国制度优势,学界要推动"中国之治"宣传的理论创新。首先,构建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新闻媒体加大"中国之治"的舆论引导,打造全媒体宣传格局,推动"中国之治"的国内宣传话语创新;其次,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失语""挨骂"等问题,用"故事"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建构国际话语权;最后,批判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完善"中国之治"体系,把有益的经验系统化。  相似文献   

5.
东突厥汗国和后突厥汗国时期,反用中原王朝"以夷制夷"之策,对中原王朝推行"以汉制汉"之策,先后在隋唐交替之际和武则天废唐立周期间先后多次册封中原"可汗",如隋唐之交刘武周被东突厥始毕可汗册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武周时期阎知微被后突厥可汗默啜册封为"南面可汗"。"以汉制汉"策略的推行,表明突厥统治者已精通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之术,通过适合自己的策略操控中原王朝,从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师生之礼作为我国传统"礼"的一部分,在清末新政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进入民国时期,师生之礼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师生之间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在关系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本文从"礼"的角度,来探讨民国师生之礼的变迁历程,从孔颜师生之"博文约礼"这个层面来探讨"师生之礼"的博文之非难,约礼之为难。从而体现出师生之礼的时代色彩和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一系列"被看者"的杰出代表,王晓华是新时期文学之初"被描写"的典型人物。《祝福》中祥林嫂的最终死亡对于封建道统的否定与《伤痕》中王晓华的最终活下去对于主流活语的肯定,两者之间存在着"讽刺性差距"。在探寻这种"讽喻"的成因时,我们能够发现《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某些影子。林道静和王晓华最终都是奔向光明,与祥林嫂的"否定之死"恰成对比,充分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民族之痛与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湘行散记》混合着回忆和现实,文本中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之我",一个是"现在之我"。"过去之我"由于环境和身份的局限,其对于"爱情"和"事业"的欲望受到了压抑,而"现在之我"的还乡之行则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重新获得宣泄的出口。整部《湘行散记》通过两者的互动,使"欲望"之流汩汩而出,完成了欲望化的抒情和叙事。  相似文献   

9.
近日,某论坛里的一则网帖让围观的网友震惊,争议之声四起:一位家长给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没想到竟然被老师责令"整改",言之"丢了学校和班级脸面"。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如今竟然和"脸面"画上了等号,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该不该提倡?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是否还有必要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相似文献   

10.
葛闪 《红领巾》2013,(1):4-5
1943年,26岁的苏茉尔被关进了那个被称为"死亡工厂"的罪恶之地——奥斯维辛集中营。如果说要从极大的不幸之中找出一丝幸运的话,那就是苏茉尔没有被关进被称为"灭绝营"的2号集中营,而是和很多女人一样,被关进了3号集中营。在那里,除了女人们,还有很多很多花朵一样年华的  相似文献   

11.
丁丁  葛闪 《初中生》2011,(Z4):54-55
1943年,26岁的苏茉尔被关进了那个被誉为"死亡工厂"的罪恶之地——奥斯威辛集中营。如果要从极大的不幸之中找出一丝幸运的话,那就是苏茉尔没有被关进被称为"灭绝营"的2号集中营,而是和很多女人一样,被关进了3号集中营。那里,除了和她一样的女人之外,还有很多很多花朵一样年华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王朔 《上海教育科研》2012,(3):31-34,15
国内学者围绕"钱学森之问"进行了大量讨论。首先,是关于命题本身真伪性之讨论,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实际是"钱学森之陈"的变相表达,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被彻底虚构的伪命题,大多数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此外,众多学者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际上,"钱学森之问"之内涵已远超出"钱学森之陈"之本意,其涉及整个复杂的教育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需重新唤起教育育人之本意,同时需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始见于金文的"NP之NP"结构可以被分析为"NP+[之NP]",也可以为"NP+之+NP"。该结构的歧义性促使孩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通过溯因推理,重新设置"Poss-to-Dtop移位"的参数值,把该结构重新分析为定中结构。文章证实了定中标记"之"源于指示词"之"。  相似文献   

14.
"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虚词的用法,但是它的这个用法并不是造字之初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被"的主要用法是做名词和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被"虽然保留了名词、动词的词性,但它的主要用法是做介词,表示被动之意。在"被"字语法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被字式。可以说,被字式的发展与"被"字的语法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先生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对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深怀忧虑。他的话被11位教授解读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成为"钱学森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并非由钱先生提出,而是媒体根据钱学森之忧和教授之问进行的似是而非的理解,把不能产生杰出人才的原因单一化地归因于学校的结果。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把钱先生对杰出人才不能产生的思考狭隘化了。  相似文献   

16.
介之推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后又与寒食节、清明节的祭祀合一,介之推也被逐渐神化。历史的传说与传说的历史应分别对待。历史上的介之推,曾追随晋文公长期流亡,忠心耿耿。晋文公即位后,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早期较可信的文献显示,由于介之推的性格及自身的特长,使其在谋略、谏言、武力等方面贡献较小,但他在流亡期间也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绵上"与"绵山"范围不应等同。介之推隐居的"绵上",结合文献与地貌考察,应在现今的翼城县境内。介之推被后世不断追思和推崇的原因,在于其身上高度体现出对"士"身份的自我价值认同。这种士的节气和情操,既营造了士人的梦想,也满足了君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日偶读语文版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发现平素熟知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句中的"乞之"竟然被改为"丐之"。这使笔者大惑不解。究竟是"乞之"还是"丐之"?  相似文献   

18.
王奉兰 《师道》2013,(6):52-53
因山东省开展"1751"项目,2011年我有机会认识了名校长李升勇。那年暑假,我被李校长推荐参加"现代学校教育发展联合会"的活动,并且是见习会员。见习一年后,2012年暑假我被批准为正式会员。自从走进了"现代学校教育发展联合会",我的成长之快、变化之大让  相似文献   

19.
芥川龙之介后期反战系列小说之首篇的<将军>,着力描写了日军敢死队精神上的盲目、无奈和疯狂,对照表现出中国抗日志士的镇定从容、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辛辣讽刺了侵华日军"持枪盗贼"的本质,矛头直刺日军偶像乃木希典,而这一切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方兴未艾之时发出,是在日本本土中心发出,是由身为日本作家的芥川龙之介发出.其中的反战意识与被称为日本"近代思想之父"福泽谕吉之颂战思想针锋相对.仅此一篇足以评断,芥川龙之介可谓敏锐、真诚、勇于抗争军国主义的作家.他之被奉为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偶像,从中国读者的立场观之也值得欣慰.  相似文献   

20.
文学述"道"、表"意",但必须经过"象"的中介。作为文学特质的"象"与图像之"像"之间同中有异。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学中的"像"元素与日俱增。文学的无形之"象"被大量改编成了有形之"像"。从无形之象到有形之像、再到符号之像,精神的因素逐渐减弱,主体重建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