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纵观中国诗歌的主题,却不难发现愁入人肠,愁入年章,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2.
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政治处境、物质生活、精神面貌皆处于空前惨淡状态。在此期间,苏轼主观上选择"心隐"的生存方式,冲破"隐"与"仕"的二元对立,在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的创作心态中开创了黄州诗词恬淡、清空的艺术境界,具有至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并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等思想文化内容。所谓中华人文精神是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  相似文献   

4.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博大精深.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文学创作能力.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以诗育人,诗词欣赏与写作教学应从传统的中心、主题、常识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还诗词的本色,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感悟并创作.  相似文献   

5.
<正>诗境是一个艺术空间,其中包含两种境界,一种是心境,一种是意境。古代文论家普遍认为,诗言志,但如何在诗词中寄予自己的志向,诗人们并不是通过直白的表达,而是借助一个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艺术之境,来进行内心情感和志向的抒发和外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从客观景物中感受意境,打开意境之门,而后才能够从已经中体会诗人的心境,最终破译诗人内心的神秘世界,带领学生进入一个  相似文献   

6.
诗歌鉴赏题一向是高考题目中考生得分最低的题型之一。我们一直强调高考复习要回归课本,可对诗歌鉴赏却抛开教材,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选出一些个例去操练,结果做过之后,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印象,下次换一首诗就又不会了,费时费力,显然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边无。 朝去暮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释义: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相似文献   

8.
任玲 《考试》2011,(Z4)
读历代诗词作品时,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一个诗人,都受到前代诗歌的滋养;每一个诗的时代,都是在传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这种滋养与传承,在具体的诗歌上打着鲜明烙印,有时表现在诗体的摸索、实践、定型、成熟和革新上,有时表现在诗歌流派的发萌、开创与发展上,有时表现在意  相似文献   

9.
一人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研究时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文学长河中都存在着一种相同的文学现象——移情现象。移情现象是西方美学家十九世纪下半期的重要发现,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父子、立普斯、洛慈、谷鲁斯等都为这个发现作出贡献。“移情”一词就是德文Einfunlung  相似文献   

10.
沈鲁 《教师博览》2024,(8):72-73
<正>2023年夏天上映的影片《长安三万里》引来一阵“唐诗热”,不少家长和孩子在大银幕前与片中的人物一道诵读起了那些千年不朽的传世佳句。这种银幕内外的精神互动,再次令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产生了深深的审美认同。一部动画影片,就这样集中传达出了这些生动诗文赖以生成的生命现场,也完成了一次“诗歌唐朝”的想象性满足。然而诗歌并非本片的全部,《长安三万里》实现了一次“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故事改编。因为影片本身的故事并不复杂,也不是唐诗的电影版,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阅读我国古典名著时,就会发现有很多诗、词、歌谣,或置于全篇中,或置于某一章节的开头,或附于篇末;其作用也不一而足,或用以评论人物的行为、性格,或借以表达作者的某种看法等等。只不过大多数中学生读者更为关注作品中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传神的描写;对于作品中插入的这些诗词可能“不屑一顾”。其实文学作品中引入的诗,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  相似文献   

12.
苏轼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使他在苦难中有快乐,在平凡中有诗意,其诗词深化着他对人生的热爱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诗经·鸡鸣》等篇以来,鸡频繁地出现在诗人笔下,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形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反映安宁生活。《老子》描写理想的社会生活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相似文献   

14.
对仗即是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反)的两个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使两句之间形式上互相映照,内容上互相补充.对仗形式,细分有好几种.从内容分,有工对、借对、邻对、宽对四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工对 所谓"工对",就是对偶工整的对仗.凡是同一小类事物的字词构成的对仗,都是工对.  相似文献   

15.
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这是一位朋友开的玩笑。他故意把杜甫这首《绝句》中的“两个”、“一行”、“千秋”、“万里”等数量词删去,并问我:“此诗如何?”我答道:“通是通的,对仗也工巧,但比起原作来,诗意就要淡多了。”  相似文献   

16.
一首《虞美人》,唱出了李煜的多少哀思愁绪,多少深悲剧痛。“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首句一问,问出了万千情事,千般哀怨、万种思情尽在其中,而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一答,更是充分地表达了李煜从国君降为囚徒后的深重浓烈的愁情。由此看来,这“问”的艺术在古典诗词中确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开头设“问”,制造悬念,引人深思。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一词,首句“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清郑文焯评他是以“健句入词,更是奇峰突出”,的确出语便很奇特,答语又故意含混,确能使人仿佛面对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喜欢谜语,尤其喜欢制作谜语让大家猜。他曾出谜面慢慢走,打一人名,答案是徐向前,令人叫绝!包罗万象的毛泽东诗词,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强的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18.
诗词中的人生精神文/李荣生我自小就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这不仅因为诗词语言的艺术魅力,更因为诗词中蕴含着一种人生精神。这精神引我认识生活,引我情愫共鸣。或许由于经历的缘故,我自少年时就对感伤的情愫有着不自觉的共鸣,这种感伤的诗词自然令我倾心。...  相似文献   

19.
<正>宋代严羽的《诗评》中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这是说唐朝人在作诗时,借吟咏事物而阐明某种道理,诗人借助意象,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让读者在诗的形象中感悟出某种哲理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针对所咏的事物发表议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作者身在山中不知山的原因,阐发了"当局者迷"的感慨。曹植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表现了诗人在兄长曹丕欲加害他的紧急时刻,表达了满腔怨怒之情。我们知道在那杀机四伏的宫廷里,直言怨怒会立即  相似文献   

20.
用一种本质与陈述对象不同又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称为比喻。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但这三者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比喻可以用来描绘形象、论证道理、抒发感情、说明事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