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节与冥想之间消解与建构的结构关系使米勒的思想在文本中得到表述,同时也反映出现代主义对以情节为主的传统叙事手段既超越又固守的内在矛盾.包括享利·米勒在内的美国先锋作家最终对情节的妥协,不仅证实故事情节在语言虚构艺术中的合法性,更表明现代主义反情节的形式探索实则是为情节叙事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2.
《五号屠场》与反战争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以反战小说著称于世。这部作品的反战性不仅在于其鲜明的反战主题,更在于冯内古特对传统战争小说的叙事模式所作的颠覆性尝试。如果我们可以把传统战争作品的叙事方式称为传统战争叙事的话,那么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采用的模式则可称为反战争叙事。《五号屠场》叙事的特点是它从"战争场面"、"英雄人物"、"敌我界限"、"情节与高潮"等战争叙事的基本要素出发,对传统战争作品进行全面的颠覆和解构,以碎片式情节、非线性叙述、跳跃剪辑、嘲弄性模仿、作者自述、虚构与历史及虚构与事实的混淆重叠等反传统手法来表现战争的荒诞与残酷。反战的主题和反战争叙事模式的匹配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反战主题的确立为反战争叙事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而这一模式的运用又反过来深化了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3.
一、病症扫描 病症一:虚构化。有些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目标,就是盼望在报刊发表教育叙事作品。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报刊的用稿特点上,只要报刊喜欢发表的,他的教育叙事统统都有,即使没有,都能够虚构出来。不但虚构事例,而且虚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姜秀芹 《文教资料》2012,(27):171-172
记录电影发展史实际上是真实与虚构之间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用真实和虚构简单地区分纪录片和故事片是肤浅的,真实与虚构不是严格的对立,虚构是接近相对真实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并非完全摒弃真实。张经纬力求真实但绝不排除虚构,而是充分利用虚构的合理成分、采用故事化的创作手法、运用情节化的叙事策略发现生活的戏剧性,对客观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和概括,运用非线性叙事进行主观创造性处理。  相似文献   

5.
电视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当于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美国情节系列剧作品在叙事上全面体现了美剧叙事艺术的精髓.对美剧叙事背景、叙事题材、叙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创新之路才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事、故事和情节 ,是叙事作品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三个互相关联又性质不同的概念。一般地说 ,本事与故事、情节较易分清 ,故事与情节常混而不分。现代文艺学为深化叙事作品的艺术分析 ,吸取现代叙事学理论成果 ,对三个概念作了明确区分。简言之 ,本事是指作品的故事情节所依据的原本的真实事迹 ;故事是指对本事艺术加工后按时间顺序存在而有待进入作品的事件 ,或可从作品本文中抽取出来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 ;情节则是在精心设计的文本结构中按艺术逻辑叙述的故事或事件过程 ,情节往往打乱事件的时间顺序 ,更强调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叙事技巧。从…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荒原意识浸润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它是在时代背景、家庭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表现为对人类文明与人性的绝望.张爱玲认为文明与人性都已走到尽头,注定毁灭,而且没有再生的希望.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苍凉"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底色,无论情节多么传奇,场面多么热闹,表现技巧多么繁复,故事的背景都是苍凉的,而这正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特异之处.  相似文献   

9.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起小说、戏剧这类带有虚构性质的叙事类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即便是那些从未动过笔墨的人也大抵知道“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道理。其实,我们只要翻开“生活”这部“原生态作品”就会发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总是层出不穷充溢于你我身边。虽说厕身教育界,校园的那道围墙多少限制了我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情节结构是叙事文学的基础,也是把握作品内容、理解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欧美文学名著情节结构的四种类型,对读者了解欧美文学名著的情节结构类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音乐叙事学逐渐从叙事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理论特征和抽象模式的音乐写作范畴。"虚构"是作品写作的陈述方式之一,与文学虚构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虚构"更加抽象化与立体化。本文把音乐叙事中的虚构写作手法与文学作品中的局部创意写作手法相结合,来阐述音乐叙事过程中的"虚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达中对作品性格确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部叙事作品,可能不止一个叙述者,这些叙述者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有上下、主次之分,但是在更多情况下,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是多层的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叙述分层。叙述的分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文本的超叙层与主叙层相互交织,须臾不能分离,共同完成文本的多层叙事。通过对文本叙事进行细致地考察,分析不同层次的叙述,来体会文本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4.
广义地讲,叙事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进行时空序列的记叙与描述。叙事存在于历史史诗、神活、小说、戏剧、电影等等一切文学艺术之中,是这些文学艺术展开的基本形式。电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叙事功能。电视技术的摄录功能就带有依次序列性,利用镜头,画面依次序列的记录方式,决定了长于叙事的特征。当然这种技术特长只有与记录内容的时空序列相统一,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叙事。电视剧,无论作为新剧种,还是作为故事类节目,都离不开时空故事、情节、人物等等叙事因素。叙事是衡量一部电视剧成败得失的非常关键的艺术要素,这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在他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  相似文献   

15.
对于《史记》的文学价值,特别是其叙事艺术,学术界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研究者们又大都囿于旧有的文艺理论模式,几乎都停留在对作品的人物描写、情节组织和语言艺术的分析评价上,很少对《史记》的叙事文学特点进行新视角的探讨。而从60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方结构主义批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叙事作品,即主要是小说;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力图使小说艺术成为一门科学,他们对叙事文体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叙事学”。尽管叙事学理论还缺乏系统化、条理化,但它结合作品就叙事学中的某些问题所进行的分析研究,也还是可供借鉴的。而叙事学涉及最多也较集中的是叙述人问题和时空问题,因此本文也从这两方面入手,就《史记》的叙事文学特点和成就进行一点探索,希望能从现代小说理论出发,较深入全面地研究《史记》的叙述人问题和时空问题,以更好地认识《史记》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学观,体现了作家自身对文学认知的基本观念,深刻影响其创作审美价值的取向。由于文学观的不同,两类“右派”叙事作品在艺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类右派叙事作品文学观的比较,其实质仍然反映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虚构是建立文学与现实联系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作家从小说的虚构本质出发,在充分想象的空间里对人的存在境遇给予热切的关注,才使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真实。由虚构到真实,这是艺术文本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雌性的草地》是著名海外华文作家严歌苓的早期代表性作品。它以先锋的叙事手法、现代的写作观念迥异于作者同样描写军旅题材的前两部小说,实现了创作水准的初步成熟。即使与同时期的先锋文学创作相比,由于对人类存在的荒谬性思考暨现代性叙事手法的巧妙运用,小说理应昂然屹立于当代艺苑。第三人称叙事者"我"既自行拆解文本的虚构原委,又超越常规与人物娓娓而谈,达成真实与虚构的无缝接榫,在生成文本张力的同时,也探讨了虚构的多面样式,体现了作者精妙的叙事技艺和深厚的文学素养。编辑型全知视角不仅悉力全方位掌控故事,直接剖露叙述者的思想,而且与受述者平等对话,丰富了文本的话语空间;人物内视角以历史在场的方式弥补细节空缺,在生动还原历史图景的同时,也意欲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自由直接引语、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分别作用于叙事节奏、性格刻画、情节发展、语意密度等,体现了驳杂的叙事话语。不宁唯是,词语搭配生成的陌生化效果,反常规的标点、格式与重音、空白的互缘共生,皆增添了文本韵致。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中存在大量的窥视叙事,它在作品中有一开始就有意、从无心到有意、处于无心与有意之间和偷看者受到偷看对象反制四种类型。其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既是小说中人物视线的聚焦之处,也是构成完整故事的核心要素,同时它还调节小说的叙事节奏、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凸显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唐传奇中的窥视叙事是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传统道德观的挑战,也是佛道文化的投影,亦是当时文士追求风流的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9.
所谓情节 ,即是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演变过程。简而言之 ,就是作者精心结构起来的具有严密因果关系的故事。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一般说来 ,鉴赏小说的情节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找出线索 ,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一般而言 ,故事情节从发生到结局 ,前后是有着某种内部联系的 ,这种内部联系也是贯穿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我们在鉴赏小说情节时 ,只要找到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 ,情节的来龙去脉就容易把握了。需要注意的是 ,在小说等叙事文学作品中 ,情节线索 ,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如在赵树理《…  相似文献   

20.
福尔克纳通过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描绘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画卷。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使他的众多作品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也因此一直受到评论家的关注。本文以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为文本,根据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和频率等方面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中时间叙事技巧的应用,探讨福克纳如何通过不同的时间叙事手法控制叙事速度,使作品呈现出音乐性节奏,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