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价值期望已接近底限,而社会的就业供给能力受金融危机影响已经并仍然在大幅下降,根据发展型相对剥夺感"J"曲线理论构建的集体行动理论模型,这种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脱节在高校毕业生中形成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为其集体行动风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扎实,高校毕业生集体行动的组织条件并不具备,其集体行动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衡量社会治理绩效的重要维度。文章以H市T区多年来面向失独老人群体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分析失独老人绝对剥夺、横向剥夺、纵向剥夺以及多阶剥夺等多种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并进一步探究了失独老人相对剥夺感出现的原因。通过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在物质利益、精神赞悦和社会关系支持3个维度提出失独老人获得感提升的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失独老人群体社会服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群体是个体社会生存的立足点,也是个体社会认同、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根本来源。失去独生子女这一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往往给失独父母贴上了不同的角色类别甚至带有污名的社会类别标签,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位失独者与他们身边各类群体的关系,使他们永久性地处于社会结构层面不可逆转的边缘地位。失独父母在与各类群体协商互动的过程中,因群体吸纳目标与个体融入目标的不同,又分化成了社会化型、期待型、独立型、排斥型四种社会边缘状态亚型。处于决定性地位的群体吸纳目标的高低,造成了失独父母边缘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潜在风险——高群体行动能力所潜藏的集体性风险与内外群体双重边缘化所潜藏的个体性生存风险。  相似文献   

4.
以中职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上海两所中职学校,比较研究了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总结了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分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模型。研究结论: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大;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并没有显著性差别;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显著负相关,其中,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公平感;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和公平感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相似文献   

5.
失独老人问题是我国人口领域存在的严峻问题。失独老人的产生与我国长期以来严格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两个指标反映出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明显降低了个体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为失独老人群体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失独老人在养老保障和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立法,强化法律执行,建构有针对性的法律救助体系;建立失独老人养老保险;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参与失独老人养老工作,从精神和物质双向维度加大对失独老人的扶助和关爱是解决现实困境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失独群体是近年来社会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健康、心理和社交的多重难题。目前,各地非政府组织对失独群体已展开救助活动,主要通过失独群体自发形成自救组织、学界精英创设专业帮扶机构和政府购买NGO帮扶服务等三种途径展开。总体而言,目前非政府组织在救助过程中面临着政府重视不足、资金与人才匮乏、信息不通畅、组织建设低能等多重困境。因此,强化政府支持,建立与完善政府购买NGO服务机制,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是破解救助困境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女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出现,她们有大学生的学识但是在城市里和农民工享受相同的待遇,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相对剥夺感。本文对女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及相对剥夺感进行深度的研究综述,了解女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程度、影响因素及其危害,为多方面多角度探讨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外部性效应,失独家庭已经进入了公众视野。暴露在高风险社会下的核心家庭,面对政策风险、家庭风险、观念风险、生理风险等风险,成为失独家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失独父母面对投资损失、老年失保、情感断续、社会再适应困难等失独问题,其应对模式随政府职能的完善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建议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与失独家庭合力构建社会支持网,为失独家庭实现老有所依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了人口规模,促进了人口再生产转型。然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缺乏稳定性。一旦子女遭遇意外,很可能产生“失独群体”。失独群体在心理上面临那些困境?失独群体在人生态度上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如何通过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的方法促进失独群体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本文通过对失独群体面临的现状和精神上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对失独者“代孕”行为的法律保护,完善失独群体养老体系,建立失独群体心理干预救助机制,丰富失独群体的文艺生活,促进失独群体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失独家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中有关"失独家庭"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这里运用成果分类方法将成果分为期刊论文、科研项目和学术专著三大类,运用词频分析方法归纳出各年的热点关键词,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失独家庭的概念界定和规模估计,阐述失独家庭的困境主要是经济窘迫、养老危机、心理障碍和社交困境,其产生原因主要有计划生育政策、风险社会和传统养老观念,并且从宏观政府政策层面,中观社会保障层面和微观个案研究层面归纳出学术界对失独家庭的对策。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在心理建议专业性缺乏,失独群体互助的关注程度低以及帮扶主体多限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工的帮扶研究较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需要在失独家庭的研究领域中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范畴,促成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失独家庭群体建设和互助的理论研究,并且能够开拓出除了问卷、访谈和个案研究之外更新的研究方法,希望为后续研究者研究失独家庭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类学与类型学是事物分类研究的两条基本路径。基于类型学的研究路径,以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对剥夺感为理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社区居民的心理感知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由双重相对剥夺者、横向相对剥夺者、纵向相对剥夺者、双重相对满足者四类群体构成的旅游社区居民类型二维模型。再以此对贵州西江苗寨景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四种理论类型均存在对应的居民群体。结合贵州西江景区的发展,分析了旅游社区居民类型分化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社区居民的相对剥夺心理感知具有多重影响,地方政府在目的地治理中应尤其重视对双重相对剥夺者和横向相对剥夺者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民众相对剥夺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快速的变迁,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和问题,它们不仅存在于制度层面,也存在于群体心理层面,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就是其中一例.分析相对剥夺感的含义以及造成民众相对剥夺感的原因,旨在探讨减弱与消除民众相对剥夺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失独"群体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近年来,随着"失独"家庭不断增多,保障"失独"群体合法权利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失独"群体可分为"暂时性失独"和"永久性失独",应将关注重点聚焦在"永久性失独"群体上。针对目前"失独"群体权利保障存在的种种不足,应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完善立法,提高法律的可实施性。二是提高立法等级,规范立法工作。三是完善收养制度,给"失独"群体收养提供物质帮助。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给"失独"群体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失独家庭已过百万,失独群体在承受失子之痛的同时,对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焦虑、担忧和恐惧。以意识能动性作用原理及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为理论依据,对失独群体进行情感、认知和环境等方面的疏导,既是目前解决失独问题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学生相对剥夺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人际敏感性问卷,探究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剥夺感、人际敏感性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相对剥夺感对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人际敏感性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积极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给我国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不足,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后导致失独群体的产生。失独群体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法规政策的不完善,导致失他们面临着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很困难。但是通过建立公共的交流平台让失独者相互慰问和帮助,再通过政府机构等的帮助让失独者再次重新融入到社会中去,从而再次获得正常的社会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家庭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承担了子女成长的高额风险,意外或疾病等必然导致失独家庭的出现,失独群体的日渐扩大已成不争的事实。失独群体面临着精神孤寂、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等一系列老年困境。在基层社区工作中,如何对待这一群体,尤其是关于这一群体情感归属的心理救助机制的建立,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失独群体现有的社会支持进行实地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现代社会治理思想及三社联动思想,构建社会支持网,结合多地对失独群体的帮扶照顾与精神慰藉,探索如何真正建构并完善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失独组织是独生子女死亡后,失独父母自发交往产生的"精神共同体",失独父母的组织参与,一方面使原本零星分布在不同社区中的失独父母能够聚集起来,另一方面使失独父母思维更加偏激,行为更加极端,更加难以参与其他社会组织,这就形成了一个"二元困境"。其原因主要是失独组织的内卷化,这种趋势使得失独父母沉浸在失独的痛苦中,无意或无力和外界进行交往,从而使得失独组织成为失独父母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天然屏障,这种"问题化"的趋势,使得失独父母越来越难以管理,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然而就目前的状态而言,失独组织对失独父母的精神慰藉效果最好,失独组织的功能仍然不可或缺,因此在鼓励失独父母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必须从身份认同转向、激发失独父母自我实现能力、加速失独组织制度完善等方面打破失独组织内卷化对失独父母组织参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失独家庭和失独群体的规模较大,其身心健康状况在失独创伤中受到影响,其中PTSD、抑郁症、偏差认知、社交回避等心理问题在该群体中极为普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失独者的身心健康:(1)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护航失独者身体健康与平安晚年;(2)提供系统、专业、持续的专业服务,保障失独者心理健康;(3)提升社区整体服务层次,满足失独者的精神需要;(4)完善政府和社会合作共治,满足失独者的社交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