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燃尽后,被鲜绿的阳光举着 红烛的墓地,开满黎明 凝着朝霞的红:红烛的火从灵魂亮起 燃烧黑夜,抵达崇高── 滚滚的霓红 你怎能把燃成火炬的烛光淹没! 圣洁的红烛,正在浩瀚的星空微笑 向着你,渴望春天的人 注:戴俊秀,河北省青县回民中学教师,16次获县市模范教师,3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 1996年1月5 日,积劳成疾,不幸病逝。4000多人自发为她送葬,场面感人。其事迹曾在《河北教育》做过专题报导。红烛──献给戴俊秀老师@吕宏友  相似文献   

2.
阅读优秀作品,从品味语言文字的表达情意的魅力中,增长见识,了解世界,体悟人生,吮吸精神养料,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事。从小培训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佳作名著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3.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红烛,您的身躯用慈爱的乳汁凝成,您的红心用期盼的热线贯通,您昂首挺立,义无反顾,点燃火种,播洒光明,以自己日益消融的躯体迎来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茁壮成长,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营造了与时常新奋发向上的精神文明。您,是无私奉献的化身,是鞠躬尽瘁的象征。人们把静静燃烧、坦然献身的您,  相似文献   

5.
感受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写于于漪老师从教五十年@程红兵  相似文献   

6.
《教育情报参考》2010,(2):28-28
教师的质量左右着学校的质量 教师需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教师的质量左右着学校教育的质量。……教师即课程,他的重要性在于他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转化者,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转化者,每名教师毫无例外的要用自己的行动践履这一角色。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相似文献   

7.
于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我请大家预习了。现在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学生(异口同声):我们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教师一听很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8.
《红烛》是著名的民主战士、诗人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诗歌意象成为闻一多诗歌独具价值的审美元素,由此也使闻一多诗歌中的意象具有启蒙诗歌的新意象特质。  相似文献   

9.
甘作红烛照人寰──记全国优秀教师黄敏梨麦元全国优秀教师黄敏梨,并非是师范专业出身。1975年,她这位长沙铁道学院运输系毕业的本科生,为了支援“枝柳”新线建设,怀着对人民教育的热切向往,毅然放弃原来在齐齐哈尔铁路局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投入到条件艰苦偏僻...  相似文献   

10.
燃烧的红烛──记全国优秀教师孙桂华诗孝,百川,少飞北方仲秋,天高阔,云轻柔,融融阳光洒落在轻轻摇曳的谷穗上,万物生机盎然。一座低矮小房的烟囱冒着白烟。屋内,前来探望病人的学生家长坐在病人身旁,望着厚厚棉被裹着的老师,学生家长明白了,嘎咽了。满腹的安慰...  相似文献   

11.
今年开学初,有机会去上海听于漪老师的课,并和她交谈一些有关语文教改情况,获益匪浅。 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三方面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一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二是学生发言自由,不必先举手,征得老师允许;三是老师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例如:于老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上《挥手之间》一课时,先提问同学:“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哪些地方有疑问?”话音刚落,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作者的败笔,写得不好。因为前面四段和后面几段都是写人们期待的心情,表现群众对主席的热爱、关心和崇敬。从文章的结构上来看,插上了这么一段,写  相似文献   

12.
可以用“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来描绘于漪老师结束报告时礼堂内的情景。这些原来带着书籍报刊来准备度过这个“难熬”下午的高年级大学生,现在却不愿离开礼堂,他们围着于漪老师争先恐后地和她握手,要求她签名。这个场面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1981年于老师第一次应邀来我们学校作报告时,那种热烈的场面至今令人难忘。是什么吸引这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31日,“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卫党委、教委、杨浦区委、区政府,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等主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杨浦区教育局等承办。  相似文献   

14.
于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从教生涯中,从最基层的班主任、年级组长做起,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思想工作方法,将最差的班、最乱的年级带成了上海市的先进集体。作为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她提出的两代师表一起抓,一个心眼为学生,与师生共成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她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精心培养优秀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涌现出一批像程红兵、陈军、谭秩斌、陈爱平、兰保民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5.
于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语文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诗歌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从诗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表现力,在领会诗歌内容和情趣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诗歌的教学要因诗异,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最近和于漪老师有过一次交流,她对笔者说起一位家长找到她,说自己的孩子在语文考试中碰到一道题目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求解释"白丁"一词。孩子的答案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标准答案却是"没有学问的人",教师因此判定孩子回答错误。家长就此请教于老师。于老师并不认为孩子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江西教育》2006,(3):11
在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她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把爱的种子无私地撒向学生的心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就是乐平市五小的胡志红老师!“一个也不能少”“师者父母心,决不能让一个学生在我任教期间辍学”是胡志红的内心独白;“要  相似文献   

18.
《江西教育》2006,(2):11-11
在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活土上,她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把爱的种子无私地撒向学生的心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就是乐平市五小的胡志红老师。  相似文献   

19.
山乡红烛──记海原县史店乡沙河村回族女教师陈富莲陈晓东在我区南部贫困山区海原县史店乡沙河村,生活着一位普普通通的回族女教师。10多年来,她将村里的小学办在自家的炕头上、小院里,并把自己每月几十元的薪水全都贴在了孩子们身上。她和她的小学校清贫如洗,她和...  相似文献   

20.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