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势",是中国古代书论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论书以势为先。通过对历代书论中"势"的梳理可以看出"势"主要是指法度、力度、速度、趋向。"势"在中国古代书法中不仅表现在用笔中、结字中,也表现在书法审美欣赏之中。考察"书势"、"笔势"、"形势""体势"在书法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研究、探索中国书法文化。书法家要创作出得"势"的作品,必须要理解和掌握"势"的概念,书写者要注重字形之外的神韵、骨力等笔势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小学书法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书法教学中要讲究"法度",对儿童教学书法就要着重基本功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点一画学起,即从读帖、临帖、了解字体结构,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儿童对书法的兴趣,为书法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书法创作作为近现代书法理论中出现的概念,从字面含义来看,它由"创"与"作"两个方面构成。所谓"创",有"首创""独创"之义;所谓"作"则有"操作""书写"等解释。因此,笼统地讲,书法创作是指书法创作者生产、制造独特书法作品的活动过程。而在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并没有"创作"这一概念,古人更多的使用"书""写"或"作字"来指称今人所谓的"书法创作"行为。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昭示着古今不同的书法立场与追求。传统书法理论更多使用"书写"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法的本义"从水",表示法度公平如水.现代概念则认为,法是国家意志和社会公意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正>谈起学习书法,我们都知道必须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但究竟该如何向古人学习?如何看待经典?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对于这个问题,明末清初冯班(1602-1671)在其《钝吟书要》中讲过一段话,"学前人书从后人人手,便得他门户;学后人书从前人落下,便有拏把"。也就是说,如果想学习魏晋书法而从唐人书法入手,你学得的其实只是唐代人的那一套;如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守望中国书法》一书对"书以载道"这一问题的论述相当深刻,不但论及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而且提出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意志。本文表示赞成,并且认为无论是书法的"道",还是文章的"道",指的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所谓"书以载道"、"文以载道",简言之,就是中国古人以庄重的书法和典雅的古文来表现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画创作,其实质就是画万象之质,表灵府之旨,是意象创造和笔墨神化的过程。要实现这个创造,画家必须融入自然,热爱生活,通晓物理、画理,精研法度,融情化古,裁出新象。古人把天、地、人的总体关系,归结为"道",建立了强大的意象思维体系和审美体系,确立了"技""道"合一的创作原则和以笔墨结构为核心的意象造型法则。  相似文献   

8.
自由心证在中国古代断案中被广泛运用,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的轻人权的法制环境、对理想断案主体的高度确信,以及古人对于人性及其认知途径的理解等使然."五听"断案就是中国古代"自由心证"的典型应用,这一传统对于今天我们借鉴"自由心证"的积极作用仍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而要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必须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对每个人来说,提高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首先,必须开阔视野,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其次,要广泛阅读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鲁迅曾这样说:"只看  相似文献   

10.
对于节选课文来说,"原文"的运用必须更好地服务于"教材",推进学习持续深入;必须遵循阅读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必须从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出发,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果一味地强调"原文"而不顾其他,必然会让教学陷入一种虚无境地。  相似文献   

11.
张雪莉 《考试周刊》2013,(27):58-59
初中几何入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初中几何入门有三点诀窍:一是对概念用形象识别,二是灵活地把定理的"文字语言"翻译成"几何符号语言",三是初学者掌握证明题的格式尤为重要。把握这三点诀窍,学生就能感到几何易记易懂易学易证明,真正体会到成功地进行几何推理论证的乐趣,从而发现几何很容易学。  相似文献   

12.
<正>书法艺术是讲究创造的。从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标风格,形成一人、一时代的特殊流派,在不违悖书法的规矩法度之中,取精用宏,批判接受地来继承和发扬先民遗留下来的宝贵基业。经过这样的过程,有了新的成就,而不同于印版文章的陈陈相因,这才是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在学习书法的开始,临摹碑帖是为了接受优良传统。从临摹当中去专研各种用笔、结构的技巧,探讨古人成功的经验。所以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13.
安慧 《作文与考试》2022,(36):52-53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古人认为书法临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就是将字帖摆在眼前,照着帖上的运笔和结构写,追求形似;背临意谓脱离碑帖而临,是靠记忆来书写,力求与原作形神兼似;而意临指在继承古人用笔与精神上能有所取舍,自发创造,加之自己的理解和风格特点。“临书画固贵逼真,尤贵能避其熟。”临摹书画的过程中做到对临,追求逼真形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在背临的基础上走向意临,在学习古人法度的过程中不被习惯和法度束缚。  相似文献   

14.
如何临帖,是诸多书法追求者面临的最现实也是最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浅谈选帖、临帖中对用笔、结构及章法的一些体会,与朋友们共勉. 一、选帖是书法入门的关键 临帖要会选帖,这一步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书的走向及深度,甚至成败,不可随便处之.首先,要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经典法帖,人帖相融,才能较快地掌握范帖.其次,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规律性强的范帖,以后再逐渐选其他字体和风格的字帖,一般先楷、隶等正书,然后行、草.  相似文献   

15.
生日,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人生的开端,古人美其曰"华诞",对自己则谦称"贱降"。无论是"华诞",还是"贱降",都说明是很重要的,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甚至有报道说,只要怀有对生日的期盼,人就能战胜疾病,健康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书法中的结构、笔法、章法等形成的"美的规律""法度"以及独一无二的表意功能与人的成长规律暗合,蕴含着大量的人生哲理。专科类师范院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己任,开展书法教育是由其性质和要求所决定的。书法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专科类师范院校书法教育面临认识不到位、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资金和设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书法教育的效果和质量。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不断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书画同源"在中国古代书画史中就早已对此有过论述。张彦远就曾提出"书画异名而同体",这一论点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的绘画史中,绘画用笔具有其特有的章法与技巧。绘画用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借鉴了书法"行笔走线"之精髓。写意花鸟画教学在当代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不断发生着演变与拓展,书法用笔在写意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研读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时,往往会被理论中诸多比拟现象所困惑,难以理解古人对所比拟事物具体、真实、客观的含义,从而就不能正确理解古人的理论思想和对书写技能的继承。比拟现象的产生是与历史上书写的实用性和书写过程中艺术审美不断发展的阐释有关。在众多的比拟现象中,都是对大自然的描述,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在应用比拟时的方式、思想、情感等诸方面独特的文化特点。对古人书法理论中比拟现象的深层思考与阐释,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解读古人的思想、认知、施技诸方面提供研究的方向与理论的支持,同时对当代书法的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书与审美能力●黎旭坚李来兴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奇葩。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书法艺术有着一种形象美和意境美。每个学者必须学会审美,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要学会审美,必须从研究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开始,合法度,守规矩,我们必...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75):141-142
"正能量"一词原本来源于物理学名词,现如今流行于网络用语中常常用来表示正面的、予人积极向上的、鼓舞人不断追求的动力和情感,简单地说就是积极的情感。八年级物理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入门学科,事先孩子们从各种渠道多少都能了解到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神奇而有趣,难学又重要。对于该入门学科的科任老师来说,本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打消孩子们的学习顾虑,借力"正能量"助力教学不失为一项好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