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2.
《爱弥儿》又称《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教育论者卢梭的代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顺着作者的论述,在自然教育氛围中长大的爱弥儿应该是卢梭思想的结晶,但是  相似文献   

3.
李芳芳 《现代教育》2012,(11):124-124
《爱弥儿》又称《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教育论者卢梭的代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顺着作者的论述,在自然教育氛围中长大的爱弥儿应该是卢梭思想的结晶,但是《爱弥儿》一书中卢梭精心培养的爱弥儿最后却以堕落结局令人颇有些费解。通过研读卢梭的《爱弥儿》以及其它相关著作,可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正>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5.
<正>《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著作,书中汇集了卢梭对教育的主要观念。在这本书中,卢梭以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家庭教师与爱弥儿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达到了启迪大众的教育作用。爱弥儿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在爱弥儿身上综合凝聚了多数儿童的影子,从爱弥儿受教育的经历可以看到儿童在经历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映射。  相似文献   

6.
魏衍科 《江苏教育》2012,(Z1):48-49
作品简介:《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我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  相似文献   

7.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一本以小说体著就的教育名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他假想抚养的男孩“爱弥儿”的美好成长图景,系统阐述了“自然教育”思想。该书1762年一经出版,便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卢梭通过《爱弥儿》一书所传达出的许多教育思考,对当下的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卢梭从自然哲学观点出发,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阐述其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在本书中,卢梭的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对现今的教育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爱弥儿》成书于1757年,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书中,卢梭通过对爱弥儿的教育,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这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具有反对封建教育的重大意义。然而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这种教育却存在一些瑕疵。尽管如此,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而言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君进 《中学教育》2019,16(3):14-24
《爱弥儿》不只是一部教育论著,更是一部政治论著。《爱弥儿》一书的最大政治性特征就在于,卢梭试图将爱弥儿培养成一位立法者。由于卢梭旨在让爱弥儿成为公民群体中那个最为特殊的立法者,这使得在爱弥儿身上发生的教育自始至终都带着强烈的政治性倾向。而这个作为立法者的爱弥儿形象,最终得以人格化和现实化,成为了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领袖罗伯斯庇尔。面对这样一种书斋之外的卢梭思想效应,除了要认清爱弥儿式教育具有极端放大教育政治功能的潜在危险,更是要看到其本质上是一种反民主性质的精英教育学。为此,现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民主情境的制度教育学,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卢梭式爱弥儿教育的内在超越,以推动现代教育的合理发展和稳健转型。  相似文献   

11.
《爱弥儿》作为时代的一种"强音",不仅给当时的法国及欧洲指明了方向,同时赋予当今时代深刻的教育意蕴。通过对卢梭《爱弥儿》原著的解析,阐释其重要地位及作用。在卢梭人性发展论下探讨教育的方向性,为当今教育理想的迷失及教师方向的迷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郑天意 《成才之路》2012,(9):99-I0016
正第一本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这是一本理论书籍,但并不枯燥。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13.
赵亚 《文教资料》2010,(13):118-119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全面、详细、深入地阐述了他对爱弥儿进行一切有关生存的教育,教人生存成为了早期教育的目的。卢梭关于生存教育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要作品。书中以虚拟的主人公爱弥儿一生的教育历程为线索,展示了卢梭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利用教材中生动、丰富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爱弥儿》的教育意图 1762年,在相继发表两篇早期论文之后,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卢梭多次强调《爱弥儿》在自己全部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在致友人马勒塞尔伯的信中,卢梭提到,"我的全部精神智慧分散于前两篇论文和《论教育》(即《爱弥儿》)中,三部著作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整体"….卢梭的这个说法一方面表明了《爱弥儿》的核心意义,同时也表明,由于注重写作技艺的卢梭有意对全部的"精神智慧"加以分别表述,那么,把握《爱弥儿》的思想意图绝非易事.努力把握两篇早期论文的思想意旨并由此溯源至卢梭的整体意图,自然构成了理解《爱弥儿》的先行要求.然而,从《论科学与艺术》最初的批评者开始,对卢梭意图的把握已经成为进入卢梭思想门径的首要难题[2].  相似文献   

16.
<正>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爱弥儿》就具有这样的作用。最近读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深为他根据爱弥儿的年龄而提出的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而受到启发。卢梭说:"只有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爱;只有宜人的性情,才能收获幸福;只有良好的品格,才能使人服从;只有自我尊重,才值得别人给的尊重。"这全然是对教师乃至人类提出的美好目标、做人的准则,它闪耀着卢梭的真知灼见之光彩。就教师这个职业来说,爱护学生,心胸开朗,品格高  相似文献   

17.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和紧张关系。《社会契约论》以"社会"为取向,否定人的"自然状态";《爱弥儿》以"个人"为取向,强调"自然教育"。然而根据卢梭本人的教育意图,二者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面上是对"自然状态"的否定,其实是对"自然状态"的模仿:以"道法自然"的方式建立公民社会。并且,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着重阐述了对一般公民的教育(大众教育)。《爱弥儿》并非《社会契约论》的对立面,它阐述的是对公民社会的立法家的教育(精英教育)。正因为立法家对于社会的作用高于一般公民,所以《爱弥儿》的重要性高于《社会契约论》。  相似文献   

18.
与《忏悔录》类似,《爱弥儿》同样是卢梭本人的一幅自画像。爱弥儿作为一个卢梭想象出来的教育样板,其并不是一个透明的灵魂意象,而是隐藏着大量不容易被发现的幽暗底层。在爱弥儿身上,卢梭有意构造出各种叙事结构,以实现一种既真实又虚构的想象性演练。无论是爱弥儿与卢梭之间表层与潜在的复调关系,亦或卢梭与爱弥儿之间真诚与反叛的变形结构,还是两人之间基于恋母情结与造父意图的政治性血缘,这些都反复提醒我们在研究《爱弥儿》的一开始,不能忽视卢梭自身的人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爱弥儿既是卢梭的学生,也是卢梭的孩子,更是卢梭本人的颠倒。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爱弥儿式卢梭与卢梭式爱弥儿的混合意象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捕捉卢梭的教育意图以及整部《爱弥儿》中各种隐遁的计划。  相似文献   

19.
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所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引发了教育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由“自然人”(自由公民)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新社会是卢梭的政治思想。在《爱弥儿》中,卢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无论对于自由公民的培养还是对于新社会的创建、存在及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爱弥儿》不仅仅是一部教育著作,更是卢梭启蒙哲学思想和民主政治理想在教育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自然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教育.但在&lt;爱弥儿&gt;中,爱弥儿并不“自由“,他处于教师的权威控制之中.这就是“卢梭悖论“.本文对卢梭悖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卢梭那里,权威和自由的悖论为正义至上所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