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所培养听障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聋校,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我校办学与普通学校相比,更具特殊性。因此,在我校进行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研究,有助于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性质、听障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从而确保听障学生获得更适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种是供普通地身体健康的学生就读的学校,另一种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就读的学校。身体有残疾(比如有听障问题)的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与同学们无法沟通等。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已经逐渐有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是一种进步,但近年来又出现"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南京聋人学校在一年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活教育"作为理论指导源泉,依据听障儿童的言语能力确立课程框架,根据听障儿童的生活经验设计课程内容,参照听障儿童的认知特点选择文体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专门成立的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根据残疾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而展开。《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如何根据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是特校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学段听障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舞台,以活动为平台,尽量让语文学科教学走进生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语文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吕健 《甘肃教育》2023,(16):28-31
低年段听障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在新时代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殊教育学校紧跟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努力转变育人观念,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把培养听障学生成为合格公民作为特殊教育的首要目标。语言康复课程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特色课程,更要走在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改革的最前沿,通过课程的结构创新,特殊教育学校在语言康复课程授课过程中有效融合思政元素,把听障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6.
在义务教育阶段听障学生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特殊教育学校引进校外资源,创编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施选课走班,进行家校互动,开展课题研究,实现辐射带动,为全自治区听障学生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阿林 《教师》2014,(35):42-42
形成和发展听障学生的语言,是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也是听障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必备交际工具。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本文根据听障学生"依文学语、以语导文"学习语言的特点,谈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特殊教育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在听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听障学生"四自"能力对于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听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在学校环境和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环境、倡导新型师生关系、优化教育目标、完善教育评价等运作机制,培养听障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能力("四自"),为他们走向主流社会后,自食其力,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是聋校对听障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聋校思品课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创新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聋校的德育工作并不使人乐观,聋校思想品德课程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那么聋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可以依托杭州市黄湖镇农业与文化遗产资源,为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听障学生分别设计以“扎染”“茶文化”“竹编”为主题的“非遗”研学旅行课程。课程教学目标包括:感知“非遗”文化,培养职业目标;提升自我认同,促进社会参与;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强化语言能力等。课程筹备需确保研学课程的适配度,设计适合听障学生学习的专属研学教具,提升特殊研学服务专业度,了解听障学生的具体学情。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坚持信息传递以画面为主、文字为辅,以活动式教学为主、讲解为辅,根据学情制定灵活的学习目标,设置开放性活动结尾,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与包容。课程设计要聚焦听障学生安全,最大限度地满足听障学生的需求,鼓励听障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的时代,在听障全纳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是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听障全纳学生中的课堂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引入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后,提高了听障全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密度,使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英语成绩显著提高,四六级通过率也大幅上升。在线开放课程在听障全纳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突出了课程学生生活的基础。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追求中,如何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正确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发挥思想品德课程育人的积极作用?凭着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著,笔者从热度、厚度、准度和效度四个方面探寻思想品德教学的真谛,得到了"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新课改的实施,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及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转变自身角色,调整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对366名听障学生采用"情感平衡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以探讨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状况。结果表明,听障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家庭和友谊满意度,最低的是自由和环境满意度;听障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听障初中生和高中生;在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上,听障学生均表现出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伍亮发 《考试周刊》2014,(97):144-144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那么在中学学习思想品德就非常重要了,传统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并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所以需要在其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文章详述了"三步问题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是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以智育为主的知识课堂,学生的德性养成、生命发展被严重忽视,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  相似文献   

17.
残疾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枝杈横生,如果班主任不讲究方法,那管理效果一定不理想。本研究主要针对特殊学校听障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而摸索出"凝"、"调"、"化"、"推"的练气之法,抓住班级"核心之气"的实践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及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根本依据。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思想品德教师应在不放松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通过强化对学生的行为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谈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  相似文献   

20.
残余听力检测是听障学生听力语言康复的基础工作。随着我国听障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语训才能早康复的理念已成为共识。本文就笔者学校听障学生听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对听障学生进行听力检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