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阵地、文化传承平台,石鼓书院为湖湘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教育基础,并得以成为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湖湘文化形成以后,两者互生共长,呈现出双赢的历史格局.历经千年互动,历经千年沉淀,石鼓书院与湖湘文化表现出诸多共通的精神特质,如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传道济民的入世情怀,自由民主、融会贯通的人文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2.
王景梅 《学周刊C版》2023,(30):109-111
高中政治教学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等角度,探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并以紧跟时代要求、优化课堂模式和开展实践活动为基础,明确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以挖掘乡土资源、引进家庭资源、巧用时事政治、创建多种教学模式、开展课程主题等活动作为具体对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形成家国情怀意识和素养。  相似文献   

3.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小学语文与乡土文化实践活动相融合,其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加强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二,能够有效挖掘教育工作者的潜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作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能够将乡土文化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中,使得零散的乡土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且能够在民间传承。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历史悠久,长期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人口有八百多万,在湖南西部就生活着两百多万土家族人.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土家族民间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家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湘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中积极元素与“湖湘文化”融合形成了“湖湘留学文化”。“湖湘留学文化”以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承担精神作为文化底蕴,吸收了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践产生的与日俱增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流行文化,融合成为极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文化流派。通过湖湘学子在海外留学和归国实践的轨迹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以便运用“湖湘留学文化”指导具体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59):7-8
面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热潮,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如何把传统文化演变成富含情感和文化内蕴的深层知识构架,进而转化成根植于学生内心的民族情怀,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美术教材里的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再现,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分离的。本文旨在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湖湘语文"是指以湖湘文化为根基和底蕴的语文教育,其显著特征为典雅厚重、经世致用、朴质无华、通变求新。开发"湖湘语文"教育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故土情结、传承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独具湖湘特色的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南水系众多,三湘四水不但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形体,也培育了湖湘文化独特之根性.通过选取湖湘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文学、理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之水的关联.从中发现,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水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对宏扬与传承湖湘文化拓展了新的视野,也为开创湖湘文化的未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引领下,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文化传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历史使命感、归属感的培养以及幸福感的形成都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就文化传统与高中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从文化传承角度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进行探究,旨在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滋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丰厚的红色文化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有着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当前,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家国情怀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可以通过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湖湘诗词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刚毅的英雄气概、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丰富而深刻的主题,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和审美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启迪意义。本文探讨了以湖湘诗词为媒介开展德育教育,构建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人文素养的途径,旨在传承、弘扬湖湘诗词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民族音乐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占据的地位不可忽视。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创新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传承民族音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民族音乐进行弘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水平。同时,在民族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本文阐释了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湖南教育催促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湖湘文化的阴晴。湖南教育发达时,湖湘文化就兴旺;湖南教育疲软时,湖湘文化就低迷。可以这样说,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推广中,湖南教育当居首功,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是沟通和认同湖湘士民心理、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精神纽带,对作为社会文明载体的湖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的源头活水在于对乡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高校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应注重乡土文化的融入,以实现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但随着乡村社会变迁,村落共同体消解,乡土文化出现衰落;加之社会转型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多元;另外从制度确定到观念跟进,还存在“文化堕距”,这些都是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社会学概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理论自觉”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内涵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要素。以“社会学概论”课程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田野调查、体验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多元表征与文化渊源,将乡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增强大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对社区的主体感、对国家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地理空间的区隔和地区文化差异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新中国时期的湖湘女性教育重视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努力缩小两性教育差距,女性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代表的女子高等教育规律探索者和践行者。湖南女子学院的办学体现了湖南省妇女联合会突破边界倡导两性教育平等和女校特色办学执着的情怀和冠绝的勇气,显示了湖湘女性教育者巨大的创造力,是湖湘一脉志士仁人长期传承的一方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厚植、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师应从以往传统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家国情怀;营造教学情境,渗透家国情怀;深挖历史人物,呈现家国情怀;拓展课堂内容,内化家国情怀;开展实践活动,升华家国情怀,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他们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注入浓厚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理解并感知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引领学生在情境化、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打造德育阵地、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深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理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根植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引导他们从小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  相似文献   

19.
十年课改,我觉得自己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方法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两个"关注"上。一是关注"音乐文化",从文化中的音乐或是从音乐中的文化出发来开发课程,在音乐课堂中着重引导儿童在文化中理解和传承优秀作品的情感和思想。二是关注"音乐体验",在听觉基础上,通过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来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通论课程教学在总体思路上要突出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湖湘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和湖湘精英人物三个要点,在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坚持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报效祖国的豪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